坐在对面的方一泓,吸着一根烟,与收藏周刊记者约定的见面时间是早上10点,才躺下三个小时的他,双眼白晶处明显布满了因熬夜而成的血丝。原来由于前一天晚上心血来潮,他一拿起笔便创作到了清晨6点。说着,他还拿出手机上的照片给记者看:“看看,不错吧!这感觉忒好!”虽然生于1970年的他已过不惑之年,但方一泓仍然保留了一份憨厚的天真。他喜欢无事哼两句摇滚歌曲,他总是给人一种大情大性的豪迈感觉,他认为,“绘画只是雕虫小技,修养才是最重要!”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林若熹不停地寄作品照片供他观摩
生于揭阳惠来的方一泓,自幼喜爱绘画。他十四岁便跟从广州美院国画系学生林若熹(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正式学习绘画。“在我的求学生涯中,他是我的启蒙老师,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老师。”方一泓说,有着亲戚关系的他们,虽然年龄相差8岁,却情同手足。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通讯落后,他们只能通过书信来往,而为了让方一泓更好地学习绘画,哪怕在那样一个物质尚处匮乏的年代,林若熹也尽可能把自己的作品或者所看到的一些前辈作品拍成照片,寄给方一泓观摩学习。
“我当年考广州美院是高分录取的,三个小时的素描考试,我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便交卷了。所有的监考老师都感觉意外。我能有这样的造型功底,跟当时林若熹不停地寄作品照片让我临摹学习有很大的关系。”方一泓想起那段经历,总有一种难以言状的感激。
同时,在这些监考老师中,也有另一位对方一泓日后影响较大的老师,他就是“卡通一代”的代表人物黄一瀚。“我读本科的时候,黄一瀚是我的任课老师。他也是一位让我很崇敬的老师。他的思想、他的观念,我认为是伟大的!他在这样的年代,开创了卡通一代,创造了另一种绘画审美。这种思维对我后来的创作也有很大的影响。”
黄一瀚“卡通一代”
为其带来新的感悟
在方一泓看来,林若熹的言传身教对他影响很大,以致后来在他选择攻读研究生的时候,毅然选择了林若熹作为导师。在研究生生涯中,作为导师的林若熹引导他阅读了不少书籍,除了中国传统的经典哲学老庄道学以及禅学中的六祖《坛经》之外,还读完了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与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等文学巨著。
“我始终认为,绘画只是雕虫小技,修养才是最重要的。”方一泓说。
而黄一瀚造就的“卡通一代”的出现,让他对艺术的认识有了另一种感悟,“卡通一代”的创立,为他提供了另一种艺术创作的方法论,“以前思考问题过于依赖惯性逻辑,他告诉我,有些问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甚至是完全对立的角度。”方一泓最后强调:“我这辈子就两位老师,一位是林若熹,另一位就是黄一瀚!”
“知白守黑”成为其作品的最大特点
也许是与从美院毕业后多年从事平面设计有关,现在方一泓的水墨作品画面总有几分设计的构成感。“知白守黑”也成为了他作品最大的特点,布局疏朗,意境空旷。看似点缀的几处墨迹,却让人感觉具有无限张力。其画面描摹的对象不多,每一幅却具有空灵的禅意。
“我对禅宗和老庄之道都有所研究,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追求艺术中的道,很多技法的干扰是需要摒弃的。”在方一泓的艺术观念里,“顿悟”成为其主要的指导思想。“顿悟就是一下子到了彼岸,这里并非说明不需要任何努力,而是考验一个人的悟性,而且是无时无刻的,所以,只要有感觉,就马上动笔,持续不断,因为感觉这东西很难预料。”
而在他的艺术追求里,明宗室后裔八大山人朱耷的绘画对其影响至深。“八大是感性、理性均达到极致的一个人,他的笔墨浑厚、飘洒,非常灵动。我想我很难超越他,但石涛有言,笔墨当随时代,我也没必要执着于他那个时代的笔墨,我应该创造具有当代性的属于自己的笔墨。”
对题词的书法,方一泓取法于汉简与曹全碑相结合的方正字体,在他看来,书法犹如做人,需行事方正。
【简介】
方一泓,70年代生,广东惠来县人。199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2007年研究生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美术学院教师。
【对话】
为什么要这么愤世嫉俗呢?
艺术一定要让观者感到快乐
收藏周刊:您说对六祖的禅宗有所研究,在您看来,绘画有顿悟吗?
方一泓:有,顿悟就是开窍。任何事情都有顿悟。有的人画画很好,但不一定“开窍”,但有的人悟性高,很快就“开窍”了。当然,“顿悟”以后不代表什么都可以不干了,我认为,“顿悟”与“渐修”应该要结合,“开窍”以后就应该“渐修”了。
收藏周刊:您说八大山人是您最喜欢的画家?
方一泓:是的!他的笔墨是最好的!还有他画面的那种禅意,明心见性、知白守黑把握得非常到位。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八大山人笔下的雀鸟头部是往上的,并且白眼向人,那是因为他是明宗室后裔,明灭亡后,他心情悲愤,对世事愤愤不平。我觉得做人为什么老是要跟自己过不去呢?为什么要这么愤世嫉俗呢,做人应该低调一点。所以,我画的鸟,都是低头的。我认为艺术一定要赏心悦目,让观者看起来快乐。
收藏周刊:您怎么看广东的水墨画创作?
方一泓:广东目前的状态过于商业化。不少画家追求的不是画画,而是画“钱”。有些画家一个样式卖得好,就老是画同样的画面,完全没有了艺术的追求。但有一位,我特别欣赏,就是尚涛,我认为他的大写意是当代水墨画得最好的。
【记者手记】
每天坚持12小时以上创作的人
在与方一泓的交谈中,除了画画,他提及最多的是家庭和儿子,他认为无论画家有多大的名气,最大责任还是在于家庭,他曾因母亲的身体情况连续一年多没有在美院带课,每个月至少两次奔走于广州与揭阳,终因亲人的失去,让他重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现在,他每天必须要做的除了画画之外,就是电话跟儿子聊天。
多年来,方一泓一直“隐居”于广州水乡——小洲,平日几乎足不出户,有与他相熟的友人告诉收藏周刊记者,“你任何时候过去他的工作室,几乎都能碰见他。”每天坚持12小时以上的创作时间,这一点让方一泓跟其他画家有所不同,他笑称这是要比“广东最勤奋的画家林若熹”更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