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
“蓝黑”还是“白金”?如果把这一席卷全球的逗B话题丢给艺术家迈克尔·克雷格-马丁(Michael Craig-Martin),想必他能给出不同凡响的答案。他的绘画作品色彩绝妙,红色的牛奶盒、绿色的安全套、蓝色的篮球、粉色的厕纸……还有那些同样有着鲜亮色彩的可乐罐、高跟鞋、耳机、iPhone,不由得令人思考色彩所具有的更多意义。
克雷格-马丁中国巡展“此时”首站正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举行。展览展出了近50件克雷格-马丁2014年创作的作品,这些绘画作品通过对生活中日常物件的演绎,讲述关于当代生活的故事。观看这位“寻常事物的大师”(英国《每日电讯报》语)的作品,很容易进入一个与其他当代艺术展截然相反的场域——那里没有奇观。
1941年出生于都柏林的克雷格-马丁,成长并求学于美国,自耶鲁大学艺术系毕业后,他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回到欧洲,成为第一代英国观念艺术家中的领军人物。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克雷格-马丁以尽可能简洁的方式将日常物品转化为素描、绘画和钢雕塑等形式的作品。
此次是克雷格-马丁第一次在中国举办展览,他相信看过展览的观众能够完全融入作品,不会遭遇理解困难。“每位观众都可以将这些图像与自己的联想、记忆和价值观联系起来。”
日用品的线条与色彩
在克雷格-马丁看来,如果线条构成物品的“真相”,那么色彩则赋予物品以感官性,凸显人们对它们的感觉,包括情绪、欲望和幻想。“我以最自由、最生动的方法来使用色彩,让每一幅绘画都如其所描绘的物品那般独特而直观。”
克雷格-马丁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在创作中,要把日用品从平常看起来的样子予以升华,“最终试着使它成为我所能完成的最美丽、最引人入胜的作品,让它足以吸引眼球,刺激人们的记忆与想象。”在他看来,“绘画是关于我们知道的事情,色彩则是关于我们的感受。”
1978年,克雷格-马丁开始以物品为主体创作线条画。“它们对于我们来说如此熟悉,我们视为理所当然,很少停下来审视它们。它们不只是商品,而是构成了我们为自己创造的世界——它们是我们自身的反映,有时是可靠的,有时则是困扰的。”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邮件专访时,克雷格-马丁强调日常事物与人的精神世界的关系。
对于自己与同样曾以可乐罐作为创作对象的安迪·沃霍尔的区别,克雷格-马丁说,“他关注的是商标,而我关注物品本身。”他把可乐罐画成红色,是因为“知道大家都会理解成可口可乐”。
在他看来,日用品“生动地体现了当代生活的复杂性,成为一种既不受语言、文化差异所限制,又不为其所湮没的沟通方式”。他试图突破对于大规模生产产品的普遍看法——如波普艺术家的惯常视角——即将其视为消费主义象征或设计符号,抑或是高雅/低俗品位的表达。“希望能够更深入地捕捉到它们的本质”。
概念与历史
克雷格-马丁的作品会让人联想到意大利画家乔治·莫兰迪。他毫不掩饰对莫兰迪的推崇,“我喜爱莫兰迪的作品。他敏锐地呈现形体、颜色、空间、光线的细微差别,通过描绘最为简单的物体,使得小幅画作也拥有通常在宏大结构下才会有的壮观。他的作品完美地徘徊在具象与抽象的边界上。”
不仅创作内容与莫兰迪对日常物品的迷恋有相近之处,而且克雷格-马丁也执着地使用传统手法创作,如绘画。但他说,自己强调的是概念,而不是历史。
克雷格-马丁同时也是一位极有影响力的艺术教育导师。他两度任教于伦敦金匠学院(Goldsmith),对达明安·赫斯特、翠西·艾敏、加里·休姆、莎拉·卢卡斯等“青年英国艺术家”(YBA)代表性人物有深远影响。他说:“我教了很多年书,在伦敦金匠学院,我也是这样教育英国年轻的艺术家——我相信人人都有成为艺术家的天性,而我作为老师,就是要让大家做回自己、相信自己。”
与许多年轻艺术家一样,克雷格-马丁习惯使用电脑和新媒介技术创作。他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新媒介与传统媒介一样,都是供我们使用的工具。今天可以迅速而便利地使用新媒介创作一些‘看起来像艺术’的东西,但是媒介不能创作艺术。真正的艺术创作仍然保留着它一直以来的本质——表现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