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臧志建:书法有势方成经典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臧志建:书法有势方成经典

臧志建:书法有势方成经典

作者:佚名      藏界人物编辑:admin     
臧志建书法作品 臧志建书法作品

  魏碑见棱见角之方笔,是刀工任意为之还是按原墨迹所刻,一直被称为书法界的“哥德巴赫猜想”,历来争论不休,也是津门书法家臧志建近几年来主要的研究方向。臧志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多篇论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不但证明通过毛笔的自身功能完全可以实现方笔的书写,而且希望将方笔的书写方法变成铅字流传下去。

  方笔的确是写出来的

  “写手刻手论”是近300年来书法家们争论的焦点,书法界普遍的观点认为方笔棱角是刻工任意凿刻所致,非本来面目,且其中不乏重量级人物之结论。常年跟随津门书法界代表人物之一余明善学艺的臧志建对此观点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臧志建提出异议的原因有二:一是2010年夏天,他去敦煌进行文化考察,在藏经洞展览室看到了《论语卷二·郑玄注》墨迹,许多字笔画的起笔和收笔多呈方棱和锐角,转折处用斜方角顿折,这是纯粹的魏碑方笔,说明写出见棱见角的字是毛笔本身的功能,是书家通过一定的技法写出了犹如刀刻的书法效果;二是刻碑以来已有几千年历史,若魏碑上的方笔出自刻工,为何1500年来再未出现?又为何魏碑体这种书风只在那个历史阶段流传?

  “为了寻找魏碑的用笔方法,我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研究。20世纪八十年代编纂《北魏书法大典》时,我曾对北魏时期的书法做过专题研究,近年来一直注重对笔法的研究。针对魏碑方笔笔法的争论,写出了《<始平公造像记>方笔解析》一文,论证了朱义章顺应历史发展首创‘笔根’用笔;针对魏碑横画方笔之笔法,写出《方笔是魏碑笔法之魂——论魏碑方横之书写》一文;针对王羲之的‘一拓直下’与颜真卿的‘屋漏痕’的根本区别,写出了《论绞锋对笔法衍变的若干影响》,分析‘绞锋’用笔破坏毛笔的功能,导致魏晋笔法的消失;通过对书法史的梳理,对《兰亭序》的深入研究,排除思想理论上的障碍,通过对古代墨迹、汉简、《兰亭序》的深入挖掘,总结出一整套与‘尚法’完全不同的用笔之法;通过周易解释书法只可用‘方’、‘圆’二字取代而不是碑帖所能包括的。”在对发现的墨迹进行分析以及自己发现的方笔书写技法基础上,臧志建得出了“先有方笔墨迹,刀工只是忠于原作”的结论,并且在教学和书法实践中逐步总结了一套写方笔的方法。

  学《兰亭》贵在举一反三

  学书法,从帖入手还是从碑入手令不少学习者难以抉择。臧志建认为,书法的根本在基础,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康有为认为,学书应从方笔开始。因为方笔一定要铺豪(一种用笔的技巧,笔画中实,力贯于手,顿挫行笔),多力丰筋。我通过向余明善先生学习魏碑,并在学习过程中传授给学员,验证了此方法行之有效。从方笔入手对于初学者的技法、章法是个坚实的锻造过程,对于打好书法的根基必不可少。”

  臧志建家中墙上挂有一幅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复制品,这是他研究书法“形”与“势”关系的灵感之源。臧志建认为,书法作品是“形”与“势”的完美统一体,“形”是指作品的物质形态,“势”则把点画、字、结构按照书家的意愿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

  “一提到‘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必提其中各不相同的20个‘之’字,王羲之用不同的笔势、不同的结字,引得后世习书之人纷纷效仿。学《兰亭集序》学什么?有人单纯学字形,有人单纯学结字,这些学法皆过于死板。”臧志建说,“我认为学《兰亭集序》贵在学笔势,贵在学神髓,贵在举一反三,贵在当随时代。王羲之笔下的20个‘之’字,虽然‘形’是固定的,但笔势的不同决定了结字永远不会相同,同一字也会产生千变万化。现在很多人临摹《兰亭集序》,仅仅达到了‘形’对,不见得‘势’对,写‘形’不写‘势’,结字永远不会变,如此这般怎能将字写活?”观臧志建临写的《兰亭集序》,虽然用的是王羲之的字体,章法透着十足的晋唐味,但是骨子里又分明显现出自己的“书风”,展示了他深厚的书法功力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随写随变不重复自己”是臧志建的创作准则,正是有了这种严格的“制约”,他才能写出一幅幅字体形式多样却不失统一风格的作品。

  大到在一张二四尺的整纸上写下一笔虎榜书,小到在九寸扇面上留下2400余字的《大悲咒》、《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微书;7米长卷楷书《茶经》在秀美背后透着魏碑的淳厚;13米长的《因果经》看上去厚实而庄重;《道德经》长卷汉简中透着魏碑、隶书之锋;《公孙大娘舞剑器行》草书动态十足,想象丰富,多个“舞”字无一重复……在他的作品中,你永远找不到风格相同之作,变化多端的书风不禁让观者质疑他是否在脑中安装了“字体转换软件”。

  臧志建说,他不写风格相同之作乃是承袭了老师余明善先生的书法特点,“余先生上承周秦,笔宗汉魏,精章草,善魏碑,用魏碑体写章草,让章草充满灵动之气,且从不重复自己”。

  在老师的影响下,臧志建写字极其重视笔势变化,在已经出版的《臧志建格言联墨集》中,且不说书中100副楹联绝无结字相同之字,光是每副楹联上的名字便已出现了100种不同结字,真正做到了活学活用。

  臧志建简介

  臧志建,1953年生于天津,自幼受家庭影响,染瀚临池,后师从著名书法家余明善、况瑞峰先生学习书法。多年来广纳研帖,临池不辍,书风古朴厚重,擅长众体,以榜书、魏碑、小楷、章草尤精,追求正气、大气、清气的艺术风格。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天津会员、天津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民革天津画院理事、天津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天津永乐书画院副院长。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入展全国第三届正书大展。其论文入选全国首届楷书创新论坛。

  1989年,在余明善先生亲自指导下编纂大型工具书《北魏书法大字典》,对北魏时期的书法进行了系统的专题介绍,此书填补了书法史的空白。1999年利用此资料与余明善先生合作出版《北魏集字千字文》一书,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行上万册。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