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婷婷 <<新周刊>>第437期
在陈秋英的剪纸作品里,有国画的意境、版画的“刀味”、年画的朴拙、水彩画的淡雅,以及剪纸本身的“剪趣”。
作家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对82岁的陈秋英来说,剪纸就是他的诗意世界。
陈秋英剪纸已经20年了。20年来,他用手里的一把刻刀,在纸上刻画出自己大半生的阅历和感悟。从云南到广东,从参军到退休,陈秋英早就视剪纸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因为剪纸,陈秋英常常在回忆中走进一个多彩的世界。
“你知道,回忆有时是很快乐的。”这位满头白发的老人说。
去年10月,陈秋英把他20年来的100多幅剪纸代表作集结成册,出版《岁月一刻》。按他的话说,人生是短暂的,艺术是永恒的,画册的出版,也算是圆了自己人生的一个念想。
一个军人的“剪纸梦”。
陈秋英开玩笑地说,剪纸是美术种类里最“低档”的——相比起国画、书法,剪纸的要求要低得多。事实上,陈秋英从没正规地学过美术,但他对美术有种说不出的喜欢。读中学时,他曾有一位国画美术老师,字好,画也美。也就是从那时起,陈秋英受到了美的启发。
如果没有参军,陈秋英也许会把美术学下去。1949年,当时17岁的他凭着一股革命热情,约上几个同学就去参军。那一年,陈秋英的家乡化州刚解放。他没想到,这一当兵就是整整30年。从广东到云南,从云南到四川,陈秋英在部队里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陈秋英回忆道,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曾掀起一阵“剪纸热”。当时在部队做宣传和文化工作的他,试着剪了两幅作品,一幅《五好喜报寄回家》,一幅《艰苦奋斗》,都刊登在了昆明军区的《国防战士报》上,这让他备受鼓舞,从此与剪纸结下了不解之缘。
转业回广州后,陈秋英做过老干部工作,也当过编辑。快要退休时,他开始思考自己往后的生活,他希望继续自己的美术梦。当时的他,对剪纸的认识仅限于剪窗花,觉得只是“北方老百姓过节时玩玩的”。真正让他下定决心学剪纸的是两件事。
还在部队时,陈秋英曾参加一位女战友的婚礼。参观新房时,陈秋英发现屋里贴着几幅花鸟类的剪纸作品,大红颜色喜庆又吉祥。后来他才知道,战友的家公就是当时上海有名的民间剪纸家王子淦。第一次见到原汁原味的剪纸作品,陈秋英深感震撼。
陈秋英转业后常有机会出差佛山,接触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了解到佛山和潮汕两大南方剪纸门派的不同特点。如今,广州花园酒店的大厅里,还保留着当年佛山剪纸艺术家创作的《红楼梦》剪纸壁画,足足十几米长。陈秋英这才认识到,原来剪纸不只是贴窗花,还可以登大雅之堂。
陈秋英还了解到,当时佛山剪纸后继无人,只剩几个人在苦苦维持。“他们说,搞剪纸还不如到批发市场弄点水果摆摊卖,每天还能赚个二三十块钱。听说最有名的剪纸家林戴华都去扎灯笼了。”陈秋英不无痛心地说。
陈秋英下定决心,要尽自己的努力把剪纸这门艺术发扬下去。
要剪就剪自己的人生。
剪纸大致分为传统剪纸和现代剪纸两大类。说来简单,为了搞懂这两个概念,陈秋英前前后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1993年退休后,陈秋英几乎每天跑新华书店等地找资料,至今,他书房里还整齐地摆放着当年找到的一大摞资料。
陈秋英指着书架里的《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说:“当时真是眼界大开。东北有东北的剪纸,西南有西南的剪纸,广东有广东的剪纸,各个地方都不一样,反倒把我搞乱了。”但他理清了一点:传统剪纸寓意简明、造型夸张、装饰性强、讲究刀功,而现代剪纸五花八门,虽不成熟,但题材更贴近现实生活。
学哪种?陈秋英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学现代剪纸。
“我都革命几十年了,还剪些花花草草的,有什么意思呢?”回忆起自己的军旅生活,陈秋英无不怀念,他希望用剪纸这种形式,把自己经历过的东西记录下来。他回想起跟着部队在云南的日子,“都是荒无人烟的地方,很艰苦,但是环境很美,有山有水,有原始老林,像迷宫一样,还有各种藤条、花花草草,你根本不知道叫什么”。陈秋英决定,要剪就剪自己亲身经历的东西,剪自己最深刻的感受。
另一个问题是:学剪还是学刻?剪纸分为四个概念:剪、刻、撕、烧。陈秋英曾请教过剪纸大师:多长时间才能学会用剪刀剪?对方回答:大概七八年吧。陈秋英被吓坏了:“我都60多岁了,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就这样,陈秋英把手中的剪刀换成了刻刀。
他从传统剪纸起步,学剪花鸟虫鱼、锯齿纹、月牙纹等基本要素。没有老师教,他只能自己一步一步学,看到好的就临摹,直到四五年后才开始创作自己的剪纸作品。
20年来,陈秋英先后剪了400多幅作品。为怀念边疆生活,他剪了《摆渡》、《孔雀舞》、《山寨恋歌》、《边防战士》;改革开放后,他剪了《红棉花开》、《春到深圳》、《珠海渔女》;后来,他又陆陆续续剪了更多的作品:《歌唱祖国》、《长城之恋》、《都市恋人》、《老来伴》……每一幅作品,都是陈秋英对生活的观察、对人生的感悟。
他得到了3位权威与831位观众的评价。
陈秋英认为,剪纸是一门活的艺术。他希望有所创新,因此做了各种尝试和探索。在他的作品里,可以看到国画的意境、版画的“刀味”、年画的朴拙、水彩画的淡雅,以及剪纸本身的“剪趣”。
陈秋英把作品拿给广东美术界三位权威人士过目,结果得出三个不同的评价。一位画院院长说,作品反映了现实题材,吸取了各画种的长处,丰富了剪纸的表现力;一位美协领导认为,内容不错,但思想还不够解放,不够大胆,不够夸张;最后一位美院教授则直称,作品内容不错,但缺乏剪纸语言和味道,不像剪纸,更像剪画。
不同的评价,并没有让陈秋英感到困惑。他坚持剪纸应该更有生命力,要反映现实生活,同时也应研究传统剪纸的艺术语言,让作品更具民间味。他总结自己的剪纸方向:“基本写实,适度夸张,走向现代,不失传统。”
自从开始剪纸,陈秋英就积极参与全国性的书画展览。“只要有展览,我就参加,也不怕出丑,就想看看自己的作品到底好不好。”《歌唱祖国》刚剪出来,陈秋英就把它送到中央电视台书画院主办的“首届全国中老年书画大展”,结果荣获一等奖。首次参加就获奖,这让陈秋英受到很大鼓舞。
后来,陈秋英开始自己办展:广东省老干部活动中心、烈士陵园、越秀公园、茂名市博物馆、云南省老干部活动中心……陈秋英至今还保留着观众的留言本——831人留下了他们的热心评价。无论评价好坏,陈秋英都无比珍重。
2004年,陈秋英做出决定:将自己的200幅剪纸作品无偿捐献给广州艺术博物院。“能把自己的主要经历和感悟用纸剪出来,留给后人,激励后人,也算是自己做了件有意义的事。”陈秋英说。
对于剪纸的未来,陈秋英也有所担心。如果不市场化,剪纸这门几千年的民间艺术恐怕难以为继,而剪纸带来的微薄收入,也难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学习和继承。在陈秋英心中,剪纸是一份精神遗产,值得子孙后代永久传承下去。
陈秋英说,剪纸让他感到快乐。他最喜欢与老伴一起研究剪纸,每剪出一幅作品,老伴总是他的第一读者。“她高兴,我也高兴。”他说,人到晚年也应有所追求,而不应停歇迈向梦想的脚步。一刀,一刻,留下的是岁月,是回忆,是陈秋英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