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新生代藏家亮相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新生代藏家亮相

新生代藏家亮相

作者:佚名      藏界人物编辑:admin     

  

  成长于全球化时代的这一代藏家将会有更为宽广的世界观、更贴近前卫的艺术浪潮,而将来,他们的观点也将左右艺术品市场的进程。

  文/孙行之

  清初画家石涛曾语:“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当艺术史及社会学学者将他们的目光从艺术家身上移开,转入艺术家所在的社会结构时,一个观念逐渐明晰:艺术并不仅仅属于艺术家群体的创造,在其身后总会有无数收藏家的身影。他们以手中的权力、财力、品位与勤奋将中国艺术一代代递藏至今,甚至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这就如同,张学良之于张大千、郭沫若之于傅抱石,陈立夫之于潘天寿。他们之间的恒久张力,造就了历史上的艺术世界。

  收藏亦随时代。当我们谈及当代的艺术品收藏,这三个维度的变化是我们谈论当下不可忽视的语境:改革开放以后的新富阶层、自1992年兴起的艺术品拍卖业以及自上世纪80年代发端的中国当代艺术。历经二十年的发展,这三股力量相互作用着,连成了一片海洋。在这全新的背景下,改革开放后崛起的一批收藏家大致完成了他们的收藏体系。

  年轻藏家崭露头角

  新藏家的时代已经到来。他们不再是父辈身后面目模糊的一群。在过去的一年里,年轻而颇具影响力的藏家周大为第二次参与举办了ART021艺博会;出生于1987年的林瀚在北京的私人美术馆M-WOODS藏品之精已为人所瞩目。韩回之有了一个新的角色:韩天衡美术馆艺术总监,为策展和学术交流忙得不亦乐乎。吴亦深在曾祖父诞辰120周年之际,与徐涵明一同策划了“梅景书屋师生画展”。 对于另一些年轻藏家而言,过去的一年或许并不那么具有标志性意义,但也能够以去年的几次重要的艺博会、春秋两季此起彼伏的拍卖作为收藏途中的标注。他们正用不同于父辈的收藏亮明自己。

  “锐利、时尚,和当下的价值观有很强的互动。”这是中国嘉德拍卖油雕部主管李艳峰对他所接触到的年轻藏家的看法。在他看来,老藏家一般收藏古代的东西,与前人有关。而对于年轻藏家而言,收藏古代画作是一种情结,随着他们财力提升,依然会接过父母的衣钵去收藏经典作品。虽然,目前为止,他们依然不是这方面的主力。成长于全球化时代的这一代将会有更为宽广的世界观、更贴近前卫的艺术浪潮,而将来,他们的观点也将左右艺术品市场的进程。

  影响或许已经显现。苏富比今年上半年在伦敦举办了一个“孩子们的聚会”,至少30个东欧家庭参加了聚会,其中有一些是新来者,其中不乏极具竞争力的年轻收藏家。而在国内,匡时拍卖早在2012年便启动了“两岸三地青年收藏家邀请展”及论坛,用这种方式来接触和了解年轻藏家。“年轻收藏家的审美趣味甚至开始影响到拍卖行作品征集的方向,中国艺术品市场变化非常快,年轻收藏家钟情哪些风格的艺术作品会给拍卖行带来一些指引,并使得拍卖行相应调整征集方向,这在油画方面已经有所显现。”匡时拍卖副总谢晓冬曾这样说道。这家拍卖公司已经于2013年建立了青年收藏家俱乐部,还为他们举办邀请展与论坛。他们在这方面的布局源于这样的认识:未来的市场还要看年轻人。

  志趣各异

  这些年轻人已经发展出各自不同的收藏取向。他们有各自的审美,也在不同的收藏系统中反复确认自己对“艺术”的不同定义。

  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台湾人林正,受西方艺术史教育。他的父亲林明哲是著名收藏团体清玩雅集的成员,对于中国现代油画收藏情有独钟,买下一大批著名四川画家的油画。从海外留学归国后,林正开始为父亲管理着数量庞大的艺术品,同时也用自己的工资购买一些艺术作品。他的收藏态度踏实而谨慎。同父亲一样,林正关注那些尚被低估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当然,这也需要丰富的经验和广博的艺术史知识。同时,在加拿大受西方美术教育,林正谙熟西方当代艺术的发展规律。在他看来,当代艺术越来越讲求“观念”,越来越需要艺术家的语言表达为作品背书。从某种程度上,艺术家早已不只是“美”的创造者,而是越来越成为批判者或揭示者。

  年轻藏家收藏当代艺术品几乎已是常态。但对照吴亦深的家族,人们或许能从他收藏当代这件事儿上读出别的什么。他的曾祖父吴湖帆是民国时期最重要的画家、收藏家,海上画派的一代盟主。西风渐入之时,他坚守江南文人画,绘画从清初“四王”、董其昌入手,后期直追宋元,引领一时风气。民国画坛,曾有“北张(张大千)南吴(吴湖帆)”之说。吴湖帆的祖父吴大澂,又是晚清金石家、收藏家。吴大澂曾为清廷高官,收藏宏富、擅长书法、为名噪一时的金石学者。

  出生于上海的吴亦深生活在江南文脉的余荫下,对自民国海上画坛留下的文脉感情深厚。在收藏上,他收藏吴湖帆、关良等海派画家之作,也对当代水墨颇有兴趣。与林正广泛关注世界各国艺术家不同的是,吴亦深将目光锁定于江南,寻找这股文脉在今天的延续。即便艺术创作的手法与范式已与从前有了天壤之别,但“海派”与“文人艺术”依然是他今天想要找回的精神内核。他也认为,艺术品收藏的核心依然是要用眼睛而非观念,多年以后,能够流传的依旧只是艺术品本身。

  赵凌甲的父亲赵心是一位收藏中国古代书画与瓷器的藏家。多少缘于父亲的影响,赵凌甲从金融分析师转身成为收藏家。她在去年买入了20多件奈良美智和草间弥生的作品。除了喜欢画面本身之外,她也欣赏这两位日本艺术家的真诚态度。两位日本艺术家的画作是她收藏的开始,完成了初步的积累,她正在寻找新的收藏取向。只是,下一步棋并不那么好走,找到起点之后,每一步路都是对自己判断与见识的考验。收藏之外,她对艺术衍生品产业的尝试也同步开始。如今,她已经建立了线上艺术品网站和极具风格的艺术空间。人们可以从她的创业项目上看到艺术与日程生活相连的更多可能性。

  学油画出身的上海女孩李慧娜在收藏上经历由写实油画到当代艺术和装置作品的转型。父亲收藏紫砂壶,而李慧娜钟情于写实油画和当代艺术。4年时间,她陆续购买了赵尔俊、刘溢、徐冰、蔡国强、刘韡、王光乐等名家的作品。每年各地的重要拍卖会、艺博会她都会参与其中。虽然专注于当代艺术,但她同样不接受全然西化,骨子里,她依旧在寻找能够代表中国传统精神气韵的艺术品。

  韩回之出生在一个传统文化氛围浓郁的家庭,他的父亲韩天衡是著名的篆刻家、书画家,也拥有高质量的古代书画与器物收藏。十多岁时,韩回之便开始接触古董,以“与古为徒”的审美情趣根深蒂固。之后,他去往日本留学,接触的依然是一群崇尚中国古典文化的人。对旧时文人的向往浸透在他几乎所有的生活细节里。他不喜欢根源于西方思潮的当代艺术,也并不怎么关心他们。 怀着尚古情结的他更希望中国的艺术能够更多继承传统的审美趣味。

  两代藏家的冲撞与融合

  与一般青年收藏家不同的是,这5位收藏家都出生在有收藏传统的家庭。他们得益于家庭留下的文化积淀与购藏经验,但同时,两代藏家的差异也会在他们身上更直观地显现出来。

  与父辈们“崇尚经典”的态度不同,关注当下成了年轻藏家们收藏上的重要课题。林明哲的父亲是那一代人中少有的具有超前眼光的收藏家。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就找到了罗中立、何多苓、张晓刚等艺术家。儿子林正受其影响对艺术颇有热情,只是与父亲的豪迈作风相比,林正更为谨慎和保守。与父亲钟情于伤痕时期的油画不同,林正能够欣赏各种艺术形式。

  冲撞也不可避免。从子女们的讲述中,我得知:林正、李慧娜和赵凌甲的父亲虽然都是极为资深的大藏家,但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对影像、装置表达了他们的疑虑。缺乏“唯一性”、“没有艺术家的手工痕迹”,甚至让他们怀疑“这究竟是不是艺术品?”但年轻人却认为,这些在西方都是早已解决的问题。李慧娜和赵凌甲都表达了自己对装置艺术和影像的兴趣,但父亲的反对也让她们感到无奈。在这方面,时代的痕迹依然横亘在两代人之间。

  韩回之在审美趣味上是特殊的一位。他依旧延续了父辈的尚古趣味,不关心当代艺术。然而,他的收藏终究是有与父亲不同的地方。韩天衡曾经收藏了一批品位很高的书画与印章,而韩回之则转而收藏文房用品和兵器、印章等等。

  稍稍出人意料的一点是:年轻藏家朝前走时,父辈也在试图追赶。林明哲在收藏时常常听取林正的意见,他努力去观察年轻藏家的品味,认同那样的艺术品才能代表未来。他也依赖儿子的眼光,让他把控自己的当代艺术收藏。赵凌甲的父亲赵心、李慧娜的父亲李铭都是收藏中国古董的藏家,但他们用自己的资源支持着女儿对当代艺术的购藏。他们也会参加当代艺术展和拍卖会,努力去理解前卫的艺术形式。两代人的相互触动渐渐改变着彼此。

  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中国当代艺术”无疑让人们经历强烈的审美冲击,并重新思考“何为艺术”。当年轻藏家纷纷投入当代艺术的怀抱,中国古代与近现代书画、古董的收藏群体是否会面临萎缩?曾经有几位市场人士表达过这样的想法。韩回之也感到,年轻人有类似于他这样审美的也确实不多了。而热爱当代艺术的林正则给出这样的答案:“年轻藏家正朝前走,但或许有一天会回头。人总有走回去寻找老祖宗的想法。”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