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风格始于20世纪60年代。它的兴起在现代主义行将结束之际延续了欧洲长久以来的绘画传统,一度在80年代掀起关于绘画的回归的讨论。德国新表现主义以20世纪初的德国表现主义为基础,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关注当下的历史和现实,继续推动绘画语言的革新,与当时流行的美国式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以及60年代后相继出现的“行为艺术”、“观念艺术”、“偶发艺术”、“大地艺术”等艺术形态迥然不同,成为当时欧洲艺术的主要形态。
德国新表现主义更强调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其画风往往富有带有鲜明的德国民族个性,并在画面中不断探寻绘画与本民族艺术、历史的关系。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兴起再一次证明了即使形式的语言已经走向极限,架上绘画在其内容以及精神范畴中上仍然具有可以延伸的空间,二战、冷战、纳粹、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等都是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的常用母题,如基弗笔下焦灼的土地、吕佩尔茨画面中的钢盔与骷髅,艺术家将社会问题的反思与批判的意识转化为绘画的主题与想象,重新加以阐释,而赋予其更深层次的思考。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所选择的是一条社会学角度的前卫之路,而不仅仅只是局限于美学领域的探索。
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人物约尔格·伊门多夫、马库斯·吕佩尔茨、安塞姆·基弗、乔治·巴塞利兹、A.R。彭克、西格玛·波尔克
马库斯·吕佩尔茨
马库斯·吕佩尔茨(Markus Lüpertz ,1941-)被誉为德国国宝级艺术家,20世纪60年代开始表现主义风格的艺术创作,在80年代获得极大的艺术声誉,曾担任德国杜塞尔多夫学院院长长达二十余年,并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如德国木刻版画的代表人物马蒂亚斯·曼森以及费利克斯·德吕泽和马尔库斯·厄伦等人。作为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代表艺术家之一,他的绘画更为注重的是对艺术本体发展的探寻,从绘画形式语言本身和绘画体裁入手,执着地从中探索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他习惯就同一个主题进行多种尝试如“酒神颂歌”系列、“唐老鸭”系列和“仿古典大师”系列,都是其笔下多次出现的绘画主题。
乔治·巴塞利兹
乔治·巴塞利兹(1938-)出生于德国萨克森。作为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代表性艺术家之一,他发展出一种颇具表现性的人物画风格,重现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和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巴塞利兹对绘画的纯粹图像因素感兴趣,有意忽视叙事性和象征性。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巴塞利兹尝试用一种“形象倒置”的方法创作绘画。在这样的画作中,上下倒置的人物似乎在向上升,重力颠倒,强烈的色彩和宽大而粗犷的笔触渲染出独特的画面形象。
彭克
A.R。彭克(A.R.Penck,1939-),德国著名画家、版画家、雕刻家。1939年生于德累斯顿,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新表现主义创作。彭克继承了德国表现主义画家对原始艺术的热爱,重新在自己的画中复苏了表意符号、象形符号和书法,让人回想起洞穴文化,古埃及、玛雅和非洲的艺术。
西格玛·波尔克
西格玛·波尔克(Sigmar Polke,1941-2010)为上世纪60年代“资本现实主义运动”的发起人之一,也是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性艺术家之一,在德国享有盛誉。波尔克的最大贡献是在绘画中效地利用了印刷这一方式,结合大众流行图像,生成一种混合的艺术语言。可以说是对现实与传统、过去与未来的一种戏仿,也是对战后西方消费社会戏谑性地调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的幽默、想象、讽刺与机智。
基弗
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1945- ),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画家之一。他被公认为德国著名的当代艺术家和美术家。70年代,他曾师从德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前卫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基弗曾有“成长于第三帝国废墟之中的画界诗人”之称谓,其画无论创作手法还是呈现面貌均极为现代,但往往主题晦涩而富含诗意,隐含一种饱含痛苦与追索意味的历史感。
约尔格·伊门多夫
约尔格·伊门多夫( Jörg Immendorff,1945—2007),生于德国布勒克得,1964年就读于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是大师瑟夫-博伊于斯的门生。60年代,伊门多夫参加了博伊于斯倡导的“行为艺术运动”,然而很快发现自己的才能和兴趣在别的地方,于1977年开始架上绘画的创作。
伊门多夫继承了德国表现主义的一些形式技巧,不同的是,在内容上更加关注德国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氛围。政治是伊门多夫绘画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德国咖啡馆》是其代表作,对德国社会现状作了概括性地描述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