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虎 ○编辑 陈羽
中国写实主义历经几十年起承转合,如今将以怎么样的姿态重新走进中国艺术市场值得关注。而探究写实主义,毕建勋值得一书。
在二十世纪以来的现代中国画发展历程中,以鲁迅美术学院为代表的辽宁画坛一直和中央美院共同撑起中国写实主义。写实主义对于此前以文人画为主脉的传统中国画艺术的影响异常深刻。然而,随着徐蒋体系中的老先生们的离去,以及改革开放后东南沿海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中国画中的写实派因为审美趣味和情调相对不受海外以及新型藏家的欢迎导致更多占据“学院派”阵地,但近年来随着国家收藏战略的实施以及民族自信的提升,新型藏家也不再满足“花好月圆”、“小品怡情”的收藏路线。以宏观历史创作为特点的写实主义重新有了市场,涌现了一批坚持创作写实主义作品的优秀年轻画家,这其中,现中央美院教授,来自沈阳的毕建勋就是个中翘楚。他的作品多见于国家重要建筑中,而其学术和市场价值也获得藏界的广泛关注。
“反面教材”出身的人物画奇才
毕建勋是典型的科班出身,几乎没有离开过学校。爷爷是老国高校长,国学功底扎实,毕建勋的启蒙教育就来自于他。毕建勋从小跟爷爷学认字、背古文,写了很多旧体诗;到中学后又改写现代诗,在大学他还办过诗社。他6岁开始跟父亲学画,临摹古画,也临摹当代名家的画。因其从小文化课好,数理化和语文竞赛经常考第一,在准备报考鲁美附中的时候,老师都劝他不要考附中,说他应该考清华、北大[微博],学画不算正经行当。但是,毕建勋从小就热爱艺术,他父亲又是鲁美中国画研究生班毕业的,父亲的愿望就是他能上鲁美的国画系。1978年,毕建勋考上鲁迅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后,他本想考浙江美院油画系,但因其学习成绩比较好,鲁迅美术学院的院长张望直接录取了他。以文化课和专业课总分第一名的成绩上了鲁美国画系后,毕建勋没有只学国画,油画、壁画、雕塑、连环画、丙烯等他都做过,而且他参展第六届全国美展的作品就是漆画。
1982年,毕建勋还是一名鲁美的学生,搞现代派已经是小有名气。但当年,学院对于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却如此“离经叛道”感到不能接受,还专门召开过关于他的现代绘画批判会。彼时,毕建勋既沮丧又迷茫。1983年,浙江美院召开全国中国画教学会议,鲁美把毕建勋毕业创作的片子作为一个反面教材拿到会上去放。时任中央美院研究生导师的姚有多看了他的作品后,给他写了一封长信,说他很有才气,画画功底非常好,如果要考他的研究生,他会非常乐意,信的结尾还希望他继续努力,将来必有大成。这对毕建勋是个莫大的鼓励。
当毕建勋1991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时候,他的现实题材创作之路走得愈发坚定。这一时期,毕建勋在关注平凡世人的众生相之外,将视角转向为二十世纪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做出过丰功伟绩的英雄与伟人。从1997年创作的以孙中山、周恩来和鲁迅为题的三幅伟人肖像《天下为公》、《生命的能量》与《魂兮归来》,到2001年创作的题为《中国,一路平安!》的邓小平肖像,毕建勋在这一时期对肖像表现手法的思考与实践是颇有心得的。在他的笔下,周恩来那充满忧愤的面容,鲁迅双眼中透射出的寒光,与坐在旧式办公沙发上凝视远方的邓小平的形象,令人过目难忘。
毕建勋对于人物内心世界与独有气质的理解与表现,有一种入木三分的穿透性,他一改以往领袖像与伟人肖像的那种“空洞的照相式的笑容”和千篇一律的“英雄面孔”模式,突破了一切既有程式的束缚,这使他的人物画有一种雄浑的大气在里面。央美教授隋建国认为他的这种“大气”体现于四点:一是题材之大,他的近作多是主旋律题材,关注国计民生;二是视野之大,他在创作时常常超越了传统文人的一己私情,转而怀有关注整个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三是气魄之大,他的画面多气势磅礴,气局充盈,有一股关东汉子的豪放;四是尺幅之大,他的作品中多有大制作和系列组画,在视觉冲击力和观赏效果上常能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震撼。因此,毕建勋的水墨人物画才被更多人认为,体现了作为中国画这一本土画种对于民族命运与世间民生的深切关注。
学术价值已获公认 市场价值逐步体现
关注中国画市场行情的藏家可能都会发现,毕建勋的市场拓展属于一种慢性过程,不属于“见风就长”的市场类型。但在一个新的市场基础与市场进程中,毕建勋的这种不温不火、慢工出细活的艺术特质,为其市场成长提供了比别人更多、更大的想像空间。
谈到毕建勋的市场价值,就不能不谈起他的学术地位。这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其巨幅的主题性创作。这些创作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起了重要影响,为其赢得了学术上的赞誉。二是其理论方面具有相当力度的发稿量及理论深度,为其在史论界中赢得了相当的地位。一位知名评论家曾评价毕建勋为“两栖”型艺术家,绘画与理论都很强势。很多记者在谈论大师的成功之路时曾做过分析:黄宾虹、潘天寿等诸大师,原本都是造诣很深的史论家。独一无二的理论、学养及涵养,决定了他们在美术史上无可替代的大师地位。毕建勋在理论方面的深厚积淀,为他在美术史上的地位,积聚了许多画家难以比拟的能量。这种能量在什么时候、何种缘由下能够迅速爆发,是藏界很关注的事情。
一直以来,毕建勋就不涉足小品画与商品画的市场,而专攻可以在“美术史上留得住”的大幅与巨幅创作。在超越技法层面上,强调思想性与人性的挖掘,走出了既不同于文人画,也不同于笔墨与造型相结合的水墨人物画探索的新路子。毕建勋的这种艺术创造,为其市场的开拓与发展打开了空间。如今,他的重要作品更多以国家收藏形式聚焦,部分作品多见于私人洽购领域,而少见于拍卖市场。2010年秋拍,他的一幅作品《黄河纤夫》最终以670多万元成交,可以看作是他艺术创作的一次市场检阅,具有标示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