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生于湖南。20世纪90年代追随油画界老前辈冯法祀先生学习油画,后转向当代艺术领域。先后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现为职业艺术家,工作、生活于北京。
唐华伟的艺术生涯早期师从一代现实主义油画大家冯法祀先生,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接受学院式的油画训练,曾与老师冯法祀先生合作大型油画《风骨——徐悲鸿与学生在黄山写生》(作品见范迪安主编,中国美术馆国家收藏与捐赠系列画册《艺为人生——20世纪油画名家·冯法祀》)。
进入新世纪后,唐华伟的思想认识逐渐转向当代艺术领域,意识到做一个传统型油画家不是他最终的理想与抱负。因此,在艺术上他做出大胆清零的举动,勇敢地放弃操持了多年早已熟悉的创作方式,意欲探求重新建构认知体系与表达方式。此后,他闭关潜修,蛰伏10数载研究绘事,默默地从事艺术实践与思考,苦心孤诣,最终重新建构了属于他自己的个性化绘画语言与理论体系,完成了从传统到当代的嬗变。
在艺术上,他是一个“寂寞而坚韧”(夏可君语)的修道者,又尤如“清虚事业无人解,听雨移时又听风”(倪瓒诗,杨小彦引用品评唐华伟的艺术)的隐士,完全尊重自己的内心感受,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纯粹的,不妥协的,用生命绘画的当代艺术家。从对待艺术的态度上来说,他很好地继承了乃师冯法祀先生视艺术为生命的精神“衣钵”。
在生活上,他衣着考究,行事方式一丝不苟,逻辑思维严谨,与他极具爆发力的狂放画风形成强烈反差。绘事之余,好读书,好美食。同时,音乐与摄影是他生活中重要的内容,而且,与他凡事追求极致的习惯一致——他听音乐的设备必须是发烧友级别的专业音响,摄影创作也要求用高画质的大画幅专业相机。这是一个用心生活用心工作的画者。对他而言,工作与生活没有界限,艺术已融入血液,早已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在全球当代艺术的语境下,用他自己的生命体验与特有的中国文化基因解构原本属于西方文明的油画语言,进而重新建构完全独立与独特的个性化绘画语言。他的这一富于创造力的语言方式,开先河,将新的活力注入到在当代艺术的舞台上日益边缘化的架上绘画中,从绘画语言出发阐释“绘画”在当代艺术中的意义。
他的绘画是将生命的体验与思考注入画作里,关照的是生命与生命的状态,画面不依赖叙事,而是用绘画语言直接指向精神,别开生面,开创新的视觉形象。
他的画通常尺幅巨大,画面中极具个性化的绘画语言游走在抽象与具象之间,直接、猛烈、激情肆意、直捣人心,焕发出勃勃生机,生发出巨大的精神能量。
对线的运用与表现,是他油画作品中最突出的形式语言。“锥画沙”、“屋漏痕”、“入木三分”本是中国书法艺术所特有的语言方式——这种书法性的线条,与西画中的线条属性不同,具有独立的精神性,包含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哲学意涵,这种语言方式是古老的东方文明的产物。到了唐华伟的画作中,这种原本属于东方文明的线条语言却与以西方文明为背景的油画语言琴瑟和鸣,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让人耳目一新的视觉形象,并且生成妥帖自然、秩序严整的语言结构,这种创造性的语言结构是将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当代转换与重构。此种智性的创造,源自于作者驾驭东西方视觉语言并使之融合的能力,并历经长期的积淀与锤炼而产生的升华与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