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宝物评论 >> 别被艺术展览热表象迷惑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宝物评论 >> 别被艺术展览热表象迷惑

别被艺术展览热表象迷惑

作者:佚名      宝物评论编辑:admin     

  傅军    

  近年来,各种艺术展览层出不穷,然而,在欣欣向荣、热火朝天的背后是由艺术展览过热导致的各种资源浪费和低水平重复。

  资源浪费严重

  如今的艺术展览,像双年展、三年展的规模越办越大,一次展览作品的总量少则几百件,多则上千件。据说,观众或者评委在一幅作品前平均停留的时间只有短短几秒钟。那么如何在这短短几秒钟的时间里快速地抓住他们的眼球,成了许多艺术家创作之初就要面对的问题。于是乎,作品越做越大,结果,每当一次大型的当代艺术展览结束时,展场的艺术垃圾堆积如山,静静地等待着被运走。所以,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各种艺术展览,尤其是当代艺术展览,正在成为资源浪费的重灾区。

  这里首先涉及电力资源,一件作品为了达到效果,是否必须要用几十盏、几百盏灯同时打亮?能否使用更科学、更合理、更环保的替代方式?其次是建材资源,现在策展人和艺术家对现场要求越来越高,每次展览,展场内通常要大动干戈,宛如建筑工地一般大兴土木。笔者认为,一方面,展览的承办地要适当增添可反复使用的物件;另一方面,策展人和艺术家也得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努力降低对展场物理空间的依赖和改造。再有就是林业资源。现在,展览无论规模大小,水准高低,都会印制画册或图录,这些画册或图录越做越厚,越做越豪华,这背后是对林业资源的巨大浪费。

  此外,开幕式前后,惯例还会举行研讨会。试想,批评家或艺术家,匆匆忙忙从外地赶来,未及仔细观展,就凑在一起,作个几分钟的礼节性发言,能有什么思考深度和针对性?所谓的研讨会正在演变成一个内部小圈子的应酬会,批评家在这种情形下,也沦落为赶场的吹鼓手。

  很多展览低水平重复

  眼下,尽管几乎每天都有林林总总的各种艺术展览在开幕,但真正具有学术性、研究性、针对性、批判性的高品质展览却屈指可数。绝大部分的展览,还停留在展示和营销的层面。

  在资本尚未介入艺术领域的上世纪90年代之前,入选参加某个展览或者举办个展是对一个艺术家创作能力和创作水平的一种认可和肯定。换句话说,当年展览在学术上和艺术质量上,对参展作品是有要求和门槛的。即便当时对于展览整体上没有更多学术指向上的思考,基本都是好作品放在一起的展览,也至少保证了展览作品是可看的和耐看的。

  资本介入之后,根本性地改变了原有的展览格局和展览机制。当我们还没来得及为展览模式越来越多样化而庆幸的时候,艺术展览却正在蜕变成一种商业营销的手段。而事实上,艺术展览是对一种艺术现象的呈现,是对一种艺术精神的追问,是对一种未来艺术方向的探索。因此,如果艺术展览失去了自身的学术性,丧失了文化的批判力,那么艺术展览希望达到的商业营销结果也是没法达成的。急功近利,以普通商品那种简单化的营销手段去操作一场接一场的艺术展览,结果只会是低水平的重复。

  而且,一些公益机构举办的艺术展览情况也不乐观,这里面涉及更多的是理念和意识。虽然,公益机构举办的艺术展览,没有商业方面的考虑和压力,但对于当下举办艺术展览的目的性是相对滞后的,依然是一种汇报与展示。于是把画挂起来,把作品摆摆好,就似乎成了艺术展览的全部。

  这里的原因,主要有几种,一种是为了配合某一个时期政治意识形态的宣传,这样的前提下,所谓的指向性和批判性就无从谈起。另一种是事先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论证,只是沿用一种惯性思维,到某个时间节点或节庆日,举办一个回顾展或纪念展。还有一种就是某协会出面,以画种分类所进行的艺术家联展或群展。

  美术场馆的过快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术馆的建设如雨后春笋,在全国遍地开花,有专家戏称,中国的美术馆正在进入“大跃进”时代。国家、地方、企业、机构,分别都在进行各种形式的美术馆建设。另外,美术场馆的建设不光是数量上的急增,还有体量上的无限扩展。现在新建的美术馆动辄都是投资几亿、十几亿,建筑面积在几万平方米以上的庞然大物。

  在德国,一个新的美术场馆建设的前期论证要花13年的时间。而在中国,新的美术场馆建设常常是半年论证,一至两年施工。这样的快速发展遗留下许多问题。一方面,新的美术场馆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优质的艺术资源和展览资源却没有相应增长,因此,两者之间的差距实际上在不断地拉大,这在客观上稀释了展览的品质和内涵。

  在西方,通常是先有相当数量的藏品之后再考虑新建美术馆,但在中国,情况发生了有趣的逆转。不管是公立的还是民营的,许多美术馆只有一个漂亮的建筑外壳。西方著名的美术馆之所以能保证它们的展览质量,主要原因就是拥有丰富的藏品,同时对这些藏品进行不同角度的梳理和研究,这些是它们能够不断推出高品质展览的基础。但国内很多场馆没有或者只有很少数量的藏品,根本不可能有以藏品为基础的陈列展、文献展和研究展。只能清一色都是临时组织策划的展览,这在根本上影响了展览的深度和水准。

  由于几乎每次都是临展,所以策划和筹备的时间都非常紧迫。如果说,西方用了两至三年的时间进行前期的调查、研究和积累,而我们只用了大概其中的1/10或1/20的时间。所谓慢工出细活,那么快工呢?时间因素之外,还有经费的投入。好多出资方投资美术馆建设的时候,只考虑盖房子的费用,至于收藏、展览、运营等统统不在考虑之列。

  因此,作为政府有关部门来说,不能被艺术展览热闹和繁荣的表象迷惑,应该看到其背后存在的诸多问题,认真考虑如何在源头上、规划上、监管上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