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宝物评论 >> 曾来德:书法兴衰预示着国家的命运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宝物评论 >> 曾来德:书法兴衰预示着国家的命运

曾来德:书法兴衰预示着国家的命运

作者:佚名      宝物评论编辑:admin     

  人物简介

  曾来德,1956年出生在四川蓬溪的一个偏僻农村,18岁去宁夏当兵,21岁考上西安西北电讯工程学院。毕业后拜宁夏书法家胡公石先生为师,从此走上书法之路。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画院副院长曾来德的工作室在北京四环边一个小楼里。小楼夹在两栋高楼大厦之间,但丝毫不显紧促,反而从容地像是艺术雕塑,红色砖墙包裹着浑然一体。内里别有洞天:外间是敞亮的客厅,一圈摆满了石雕、造像、瓷瓶;中厅是工作室,巨大的画案占满了房间,上面还有刚写好的书法作品;后面的院落是用来家居生活的,但也到处摆满了碑刻。

  20岁之前,曾来德从来没有摸过毛笔。他的一手好字都是在无意间练就的:上学时家乡有一种奶浆菜,长得有点像小楷毛笔,花还没开时摘下来,就能当毛笔用;当兵是在兰州军区腾格里沙漠,周围能用的只有骆驼刺,他也不嫌弃,随意捡起一枝便在沙子上尽情书写。直到现在,曾来德也和其他艺术家不太一样——他不会每天伏案临帖、写生,定多长时间的“任务”,而是兴致所至,便挥毫泼墨,笔随心动。

  然而在对文化的探究和思考上,曾来德却不曾有丝毫懈怠,他写过如砖头厚的《曾来德艺术自述》和文集。2014年4月下旬,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在曾来德的工作室里采访了他。谈起书法来,他如演说家一般滔滔不绝。

  科技要往前看,文化要回头看

  环球人物杂志:这些年,汉字危机这个词时不时就会被媒体提及。作为一名书法家,您的危机感是否更强烈?

  曾来德:其实汉字危机不是当代人才会碰到的问题。中国历史文化进程中,我们经历过许多次,最早是在北魏时期鲜卑族入关,第二次是蒙古人入主中原,第三次是满清统治中国。庆幸的是,此前都以汉文化同化异族文化为结局。

  到了近代,外国入侵,加上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所有这一切都是要改变汉字。但是,汉字文化、包括汉字的艺术,在经历这么多劫难之后,虽然衰落了,但没有消亡,而是完整保留了自我文化的传承。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这说明,汉字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环球人物杂志:的确,在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文字传承了下来。其实汉字是世界上公认比较难学的,为何它能使用至今?

  曾来德: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书法在中国文化艺术里,是独一无二的审美形式。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一种语言文字能够构成具有几千年历史的艺术审美形式。比如印度这样一个文化古国,现在用英文作为自己的官方语言。

  环球人物杂志:现代人在输入法的影响下,提笔忘字的越来越多,普通人练习书写的必要性在哪儿呢?

  曾来德:我觉得书写是中华民族的基础,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完成的一个初级教育的过程。科技要往前看,文化要回头看。科技可以用“否定”二字,先进的可以取代落后的;文化则不能。不书写,又怎么会有文化传承呢?

  环球人物杂志:怎么才能写好字?

  曾来德:写好书法必须的路径是临摹,临摹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握艺术创作的规律,是要从古代的经典作品或者民间碑学中,去学习、探究书法的形式美,体验笔墨的内涵和审美趣味。

  可复制的是工艺,不可复制的才是艺术

  环球人物杂志:在当代中国的艺术中,书法并非“显学”,全国美展上获奖的书法作品很少。专攻中国画的画家里,书法精深的也不多。面对这种情况,您是如何思考的?

  曾来德:上世纪80年代,个别人曾说中国画到了穷途末路。实际上并没有,你看现在,中国画的发展势头越来越不可阻挡。我们现在对八大山人、对齐白石如此崇敬,就是因为他们是画大写意画的,那是中国书法绘画界的最高境界。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是创造我们这个时代艺术的最根本标志。如果失去信念,失去精神的创造力,那么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将是没有好结果的。我相信回归书法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环球人物杂志:古人以“神采”、“气韵”来判定书法家的高下,遗憾的是,当代人大多数已不会欣赏书法作品了。

  曾来德:优秀的书法作品从古至今都是有标准的,它必须具备四种品格,即“新、奇、险、绝”。“新”就是创新,不新难有艺术魅力,艺术家的任务就是发展、创造与超越;“奇”是出色,不奇引不起关注和争议;“险”就是要能刺激、打动和感染欣赏者;所谓“绝”,就是不可取代,不太容易被复制和模仿。可复制的是工艺,不可复制的才是艺术。

  环球人物杂志:在您看来,当代书法家在继承传统与创新上该如何取舍?

  曾来德:现代艺术使各艺术门类间的界限不那么严格了,一个艺术家可以“不择手段”。

  艺术家是伟大的匠人加半个哲学家

  环球人物杂志:您曾说过,中国所有艺术的根本是书法。为什么这么说?

  曾来德:书法是中国艺术史中最早的、历史最长的艺术门类,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改变:美术学院的建制及考试几乎是按西方艺术的标准来的;就连最接近人们日常生活的建筑,也都被西式完全颠覆……而所有艺术中,唯一没有被改变的就是书法了。

  其实稍微回想一下中国历史就能有结论,凡是历史上国运昌盛的时代,也是书法大家辈出的年代;凡是国运衰微时,也难出书法人才。书法的兴衰与中国文化的命运休戚相关。

  环球人物杂志:知识界常提“中西结合”,在书法上,能中西结合吗?

  曾来德:一次次的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我们总在破坏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千方百计用西方文化来改变我们的文化。所谓“中西结合”,如何结合,结合什么,谁结合谁,这都是根本问题。看看近百年来,多少人丧失了中国文化立场,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失足”,就可以做出一个浅显的判断:近百年的中西结合几乎都成了“西中结合”,我们被人家结合了。

  环球人物杂志:如今社会有一种比较有意思的现象,书法在两类人中最受欢迎,一是孩子们,当作一项兴趣在培养;二是退休的老人,当作一种养生手段。这是对书法艺术的误读吗?

  曾来德:这也不能说是误读,书法艺术本身有养生的属性,而书法艺术的传承也必须从青少年开始。然而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在我看来,更重要的还是弘扬一种书法的精神。所谓的书法精神,应该说是人文精神在书法上的体现。书法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来自书写者的生命情怀和生命律动,如果一个书法家没有人文关怀,缺少人文内涵,那么他写的书法就只能是一个匠人的劳动。而艺术家应该是伟大的匠人加半个哲学家。

  环球人物杂志:您本人在书写中得到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曾来德:书法是我的生命,我在书法中收获了一切。我常说自己在精神上和古人是接近的,就是说我在进入书法创作时,很少有什么私心杂念,处在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艺术状态,这就是古人说的“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有这个就足够了。(记者 王晶晶)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