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素娜 实习生 胡立辉 万如冰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如期而至,毕业展又一次成为社会关注艺术类毕业生最直接的途径。近年来,毕业展览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成为展示青年新艺术、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方式。各艺术院校也在适当改变“曲高和寡”的学院传统,开始顺应“潮流”,积极策划毕业展览,扩大宣传力度,使其逐渐具有招聘、作品推介、交易互动等功能。关于毕业季的讨论,并不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但总有一些现象在逐年量变的过程中,产生质的变化,从而发展为一种新的趋势。
跨媒介创作特点突出
今年的展览上,装置艺术、新媒体、设计、实验性创作等赚足了观众眼球。2014届本科毕业生基本上以“90后”为主,他们有自己的追求和关注点,与“70后”“80后”不同,作品呈现出全新的思路和手法,创意和技艺在他们手中特别容易融合并碰撞出新的火花。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胡斌告诉《美术文化周刊》记者:“总体上看,学院内偏实验性的专业,更加契合当下视觉方式和表达形式的作品越来越多了。有些学生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活力和前沿性的探索,甚至超越了学院既有的教学模式。”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敢对记者表示:“今年毕业展的绘画、雕塑等专业,跨媒介的现象越来越多。学版画的同学,其作品并不是以纯版画的形式呈现,做雕塑的同学,他的作品与传统的雕塑形态也不一样。另外,新媒介的尝试及同学们的想象力也很突出。”张敢认为,大学的综合平台以及学科交叉的教学训练对拓宽学生们的视野有很大帮助。
记者在参观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时也发现,学生艺术思维活跃,表达形式灵活多变,跨界融合成为突出特点。版画系2011级研究生石苗苗说:“我的创作源于我对古典故事《西游记》的喜爱,又融入了新的元素,对原有故事进行解构,创作出一种现实和梦幻相糅合的场景。由于研究方向是版画语言的延伸与利用,平时的积累让我为作品创造出了更多的可能性,最后作品运用布艺拼贴的形式展示,也赋予了作品新的语言。”
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多样性的创作语言日渐趋于个性化的形势下,毕业生应该对作品的技法风格与今后持续深入的可能性有清楚的认识。近几年,毕业生的视野可能会聚焦于一些行为艺术,或者表达方式较为极端的作品上面,而使其成为一种戏剧性的社会事件。比如,有些作品比较符号化地去模仿一些当下的艺术潮流,这些作品往往不能够呈现一种连续性的创作探索,从而难以坚持下去。因此,创作者自身思考创作问题的能力更显珍贵。
胡斌认为,毕业创作不应该注重外在视觉形式比拼,毕业展应该反映出学生四年学习的思索,更多还要体现他们具有潜力并且能够延续下去的思维方法和表现系统,而不是单纯寻求作品的夸张和出位,让毕业展成为一次性创作的竞技场。
设计创新贴近现实需求
随着艺术市场的快速发展,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毕业生的主动选择。毕业展上,融入科技和多媒体元素、突出实用性的设计作品不断涌现,开放性的思路,实现了创作材料和语言的重新整合与构建。同时,当代观念和传统工艺的融合更趋于紧密。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林乐成告诉《美术文化周刊》记者:“总体来看,今年工艺美术系的毕业展有相当高的水平,特别在创意和工艺的结合上有了新的尝试和突破。比如作品《手疗》是一件关于艺术与人的生理、心理相关的实验性作品,而且具有医疗的功能,很受观众的关注。这样的作品已经与以往单纯用工艺的材料和手段来表现一个带有绘画性的主题和形象完全不同了。”
一些毕业作品颇具新意,敢于突破专业的边界,呈现出多维度的思考。例如,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毕业生程庆远、张晴亚设计的《有机餐饮垃圾集成处理车》,让人们藉由艺术创作看到了解决垃圾焚烧矛盾的希望。程庆远、张晴亚说:“垃圾治理要从源头解决问题。餐饮垃圾可以转化成肥料,杭州已经有具备这个技术的厂家,这个设计可以和他们合作,开发出餐饮垃圾处理车。设计和市场有机结合,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与这些专业创作的活跃多样相比,传统绘画专业似乎显得安静了许多。“纯绘画类总体面貌齐整,但是新的语言和新的面孔并不多。同时,有一种新的倾向慢慢突出,即作品追求一种简约和抽象式的表达。”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王春辰说。
在这一问题上,胡斌认为:“多数美术院校,存在部分传统绘画专业的学生,既不能很深入了解传统,又不能跟当下社会重新审视传统的新方法和新视角相连接,因此出现了一种僵化的学院创作方式。”他指出,学生应该主动在新的语境下重新观看传统,保有敏锐的眼光和鲜活的觉察力。
毕业展模式顺势而变
经由中央美术学院发起的“千里之行——毕业生优秀作品展”,曾是中央美术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作品展,如今已发展成为全国性的优秀毕业生推介平台。
中国美术学院在今年启用了“马上火”的毕业创作主题,延续了2013年推出的全校毕业生运用统一主题进行创作的模式。这一主题既表现了青年学子的青春激情,也包含了学院对于毕业生的期待。而且不同专业院系围绕“马上火”这一毕业周的大主题,纷纷设立贴合自身学院特色的小主题,如跨媒体艺术学院的展览以“炼火”为名,传媒动画学院将自己的毕业创作展示周命名为“风声火影”。
作为演绎、展示教学成果、向社会推荐优秀人才的主要途径,中国美术学院已经连续四年举办毕业作品展示周,每年确定一个创作主题,还通过评选出金银铜奖的方式遴选出优秀作品。院长许江解释说:“评奖的意义在于把代表学校传统、艺术内涵和艺术理想的评价标准,通过评奖传递出去。这种方式给予了获奖学生极大的鼓励,他们也就成为了优秀作品价值观念的传递者。”
中国美术学院以往毕业展分院系、分专业展览,毕业生自由设置创作主题的毕业创作展示形式,逐渐被新模式所取代。毕业生们得以在既定的主题内寻找创作的切入点,在全校范围统一集中展示。
许江认为毕业展的这种改变有三点突出的优势。“一是加强了艺术交流。全校专业的大PK,调动了学生全力创作的热情。院内与院外、专业与非专业的人士相互切磋,形成了毕业创作讨论的良好氛围。二是提升了创作的主题性。统一的主题和宣传口径,使毕业展的要求成为全体毕业生整体的意识,加强了艺术表现的深度。三是形成了良好的展示平台,同时便于毕业生的推广。毕业展览从学生的‘独乐乐’,变成了社会公众的‘群乐乐’。通过集中展示学生水准,加强同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使社会更为充分地了解国美。”
毕业展的“不单纯因素”
在风风火火的毕业展上,从画廊、艺术机构到私人藏家,观展时都是一面看作品一面挑人,成为毕业展的独特景观,学院与艺术市场的围墙已然被消解。在5月的最后一周,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创作展示周甚至成了杭州城里的一个“景点”,观展场面异常火爆。该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比往年都要热闹,美院和附近的停车场都已经没有地方停车了。不只是南山校区,转塘的象山校区和上海的张江校区这几天也是如此。”
这样的现象在其他美术院校亦不鲜见,各艺术院校为了能够让毕业生更好地进入社会,都在想尽办法搭建学院和社会对接的桥梁。毕业展上渐次出现了VIP预览、拍卖、艺博会等形式,成为学院招聘会的一种补充。市场人士认为,大学生艺术作品板块如今已经走出萌芽阶段,开始茁壮成长为艺术投资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许多毕业生将毕业展当作自己与社会和市场的第一次接触,让原本单纯的毕业展览平添了几分不单纯的因素。
6月4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持续举办了2014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VIP专场。谈到举办VIP专场的初衷,张敢表示:“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会面对艺术市场,需要自由创业,学院应该多为同学们提供一些便利和帮助。学生与画廊、市场等接触不多,但老师有这种资源。如果学生能与这些艺术机构签约最好;如果不能,同学们也会再努力、再探索,找到自己的艺术语言。”他表示这一活动今后学校会继续做下去,形式也可能会更多样。
不应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大学生艺术作品因为价格低和较为鲜活,早已成为艺术品市场的时髦板块。对于学生与市场结合,人们的意见褒贬不一。其实,市场并非与艺术截然对立,一些设计类、实用型专业,可以根据社会需求进行创作,在市场的检验中展现艺术的活力。纯艺术类专业,也应以开放的姿态面对今天的现实生活。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2011级研究生石苗苗说:“作为一个年轻的艺术人固然是离不开市场的,但做作品首先还是为了表达自己,在这基础上再考虑市场,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邱静子表示:“当今书法市场相当活跃,但市场的眼光还相对滞后,亟待提升,这就需要对书法艺术进行普及,从学生到民众,再到藏家和画廊经营者。不只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去做普及的工作,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也应投身到艺术普及的工作中去。”
受访的一些美院学者也表示,如果年轻毕业生都能够对市场发展持有理性冷静的认识,对自身方向有较为清晰的规划,就不会随波逐流,这将带动学生创作与市场互动的双赢。但艺术市场的不规范运作,对学生发展带来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学生不听老师的话,转而听市场的话、听画廊老板的话,还不够成熟的他们,容易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许江认为,规避这一现象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加强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老师应把握好艺术的内涵、艺术心灵的要求、艺术主题的高度,并将这些信息成功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应使他们对艺术有更大的理想,避免学生对艺术本体认识不足,仅仅跟着市场跑。二是通过优秀作品评奖的方式,将艺术的正能量和价值标准散播出去。获奖作品的面貌有些与市场是相合的,有些或许是相悖的,这都没有关系,终究都是对学生的一种锤炼。面对市场也不要怕,要逐渐传递给学生对优秀作品的认知,养成他们的眼光、胸襟和自我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