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油画国画等领域均获不俗成绩,李醒韬畅言创作:
李醒韬在5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一边教书育人,一边专注艺术,画种涉及版画、水彩、水粉、油画、国画等多个画种,他被誉为“有才情的画家”。细数李醒韬的作品,他在每一个画种上都获得傲人的成就,广东美术馆收藏的几张丝网版画,还填补了广东丝网版画的空缺;在主政广州市革委会宣传部工作期间所创造的水粉画的成就,在全国都有足够的影响力;拍出330万元的《毛主席视察农机馆》证明了李醒韬在油画领域的功力;他的国画“岭南佳果”,创出了一条新的花鸟道路……他所获得的各种奖项更是数不胜数,他至今举办的个展不多,他以最虔诚的敬意对待艺术,用最平常的心态对待市场。
■收藏周刊记者 陈福香
画家年轻时要做“赤脚医生”
收藏周刊:您在附中五年的学习,对您后来的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李醒韬:附中五年的学习,是最好的时光,因为那时没有政治斗争,社会也比较安定,老师安心教学,学生安心学习。而且按照标准,附中毕业出来就可以参加工作了,所以附中的学习是很扎实的,各类画种我们都涉及。我的附中同学陈衍宁、张绍城、招炽挺、冉茂芹、伍启中等都成了著名的画家。
收藏周刊:您后来进入广州画院,在画种上是否有侧重?
李醒韬:1982年,广州画院成立,我们当时一批以创作宣传画为主的画家也随之进入了广州画院,画院相对自由,我们只要专心创作出成绩就可以了。在画种的选择上,我起初没有专攻一个画种,而是各个画种都有涉及,就像我在教学中对学生说:艺术家的道路要越走越窄,年轻的时候多涉猎不同的画种和风格,等找到自己适合的,再专攻其一,才能成为“专家”,我经常以医生的职业借喻,年轻时是“赤脚医生”,什么都要学,待风格成型就要往“专家”的路线走。
收藏周刊:您的油画领域也有较高的造诣,后来为何专攻国画创作?
李醒韬:在美院附中的时候,我们就学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画种很全面,虽然我的油画也出了一点成绩,但我曾经想过出国,后又放弃,毕竟在国内发展,我还是更喜欢钻研国画,我在台湾看过张大千的展览,他最好的作品是他得了白内障的时候,视力模糊,泼彩泼墨太精彩了。还有赖少其,他在病床上的作品堪称一绝,就如齐白石所言:在似与不似。中国画讲究的是意境,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收藏周刊:您的山水画更多描绘的是南方的水乡,与很多画家喜欢北方的大山水有很大的区别,这是出于哪些因素的考虑?
李醒韬:我一向坚持认为,画家一定要创作自己熟悉的题材,才有亲切感,才能抒发最真实的情感。我所描绘的南方山水就是我身边的景物,珠三角水乡最常见的是一河两岸、河涌稻田,所以有人说,我的山水画是“有水无山的水乡画”,然而,这恰恰铸成我的个人艺术风格。相比之下,北方开门见山,大山大水更有气魄,因此后来我转而研习花鸟,兼少量的山水创作。
画风受到吴昌硕苍厚朴茂影响
收藏周刊:我注意到,您的花鸟作品更多在描绘“花果”而不是“花鸟”。
李醒韬:这是我考虑到如何在花鸟中突破的成果,不管是广东还是全国,画花鸟的画家不在少数,在那些画家已经开辟出一条路,并且走在前面的时候,我要如何跟进?而且还要有突破,我想到了“果”,因为岭南水果丰富,我从“果”着手,一方面避免与众多的“花”冲突,另一方面画出自己的特色。比如说石榴的果肉有很多籽,又号称吉祥果,很多人就喜欢这个好意头。
收藏周刊:有论者认为,花鸟画是您整个绘画体系的金字塔顶尖,您自己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李醒韬:任伯年、虚谷、吴昌硕、蒲华都是我取法的前人,特别是吴昌硕苍厚朴茂的画风给了我很大影响,我化用吴昌硕等人的艺术意趣,成为自己的技巧,为我索勇涛。比如,在图式方面,我往往采用饱满、动势、交错等构成元素去经营位置,以造成充实、蓬勃、活脱的视觉感觉;笔墨方面,以浓重墨气为主,浓淡相破;赋彩方面,设色沉着而响亮,尤以泼色凸显趣味。
收藏周刊:花鸟画对笔墨的技巧要求最高,您现在不仅笔墨功底很深,色彩上也有了新的突破,您在国画领域有哪些创作心得?
李醒韬:很多人研究中国画,更多的精力用于研究笔墨,忽略了色彩,因为中国画传统讲究“墨分五色”,用墨代替了色彩,但其实色彩还有很大空间。所以我在注重笔墨功底的同时,研究色彩,成了我国画新的突破点。其实早在岭南画派前辈赵少昂、关山月、黎雄才开始,就把西方的技法融入了中国画。
收藏周刊:现在很多都说国画要创新,您认为国画要如何创新?
李醒韬:很多画家说创新,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笔墨,笔墨功夫是创新的底线,只有在笔墨上做足了功夫,再寻求突破才有创新可言。
收藏周刊:石涛、程邃等诸家都很重视笔墨用法,在您的作品中,如何发挥笔墨的精髓?
李醒韬:我在作品中强化中国画传统中焦墨用笔用线,齐白石说:行笔在一个“慢”字;赖少其也最爱以渴笔焦墨作画,我用笔用线,也是着力继承发挥这方面的传统,我注重线的研探,强化线的金石骨气,使线有枯拙味,画面由线构筑如钢筋水泥。
画家专注创作才有成果
收藏周刊:您在艺术上孜孜不倦追求了近50年,可谓硕果累累,退休前还获得了第五届全国体育美展的金奖,这对年轻画家也是莫大的鼓励。
李醒韬:我们是体制内的画家,参加美展和各种大赛是我们的任务和职责,画院环境轻松,艺术家专注创作就能出成绩,因此,这么多年,我很少考虑市场,专心创作,取得了一些成就。这也是我艺术生涯的成果,在退休前创作的《踢毽子》获得了全国第五届体育美展的一等奖、《金色的雍布拉康》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渔港晨曦》获“第五届全国水彩、水粉画展”优秀奖。
收藏周刊:从1992年至今,在20多年的时间里,您极少举办个展,也甚少宣传包装自己的作品,您投入市场的精力也不多,这是什么原因?
李醒韬:1992年我在台湾举办首个个展,我的国画创作也进入了相对成熟期。对我个人而言,我更愿意把精力放在教学和创作上,市场顺其自然,我毕竟是个画家,专职工作是搞创作,如果过多关注市场,创作就会受到影响,有得有失,这是定律。
2006年,我在广东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这是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为我策划举办的一个大型画展,也是我艺术生涯阶段性的总结。记得当时包括省市文联、省市美协、画院、学院、广东美术馆等七个单位主办。
收藏周刊:今年7月16日,位于岭南会馆全馆四层都是您的作品,主要展览哪些作品?您如何看待这个展览?
李醒韬:我还是持平常心,展览就算是我向大家汇报工作吧。展览分几部分,山水、花鸟、教学写生等作品,其中相当部分都是没有展览过的。
名家点评
李醒韬的花鸟画运思新颖、气象博大、笔墨苍茫、色彩华美。细细揣摩他的佳作,自然会有或剑气峥嵘或云蒸雾霞的境界。如他的《风华正茂》、《春色满园》、《秋荷》等作品都传达出这种艺术气息。
——林若夫(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美术系常务副主任)
李醒韬的写意花鸟比之其他画家显得更加苍劲,更加拙厚,更加热烈,也更多抽象意味。尽管前人为着扩大写意花鸟语言技巧的,观力已极尽良苦用心,然而李醒韬以新的眼光发现了“至今已觉不新鲜”的薄弱之处,找到了突破前贤的着力点。
——张本平(中原画院院长)
发自我之灵性,探自然之美妙,吸传统之精华,走自己之道路。
——李醒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