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先生的小说成就斐然,当年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的遗憾就是明证;然而他用近四十年光阴,埋首古文物堆,所结出的丰硕果实,像“服饰考”“铜镜考”“书画考”“器物考”等,填补了中国考古界多项空白,在圈内反响巨大,然而大众却不太了解,这是很大的遗憾。
沈先生的考古研究文章,汇集成这本《花花朵朵坛坛罐罐》,可以说是中华五千年文明藤蔓上结出的一颗动人的花。
沈先生是文学大家,却因某种原因,对自己擅长的小说创作退避三舍,改为到博物馆里,坐在书案前,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进展看个饱,为了“对得起自己的工作岗位和生命”,形成了一篇篇文字。虽为学术论文,却尽显沈先生博大精深的学识涵养,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尽得风流。
沈先生又极其谨慎,独辟蹊径,从出土的大量文物入手,参照大量的史料,佐以实物对证,去伪存正,纠正了当时考古界很多似是而非的观点。比如康乾时期的织物被误以为成于隋唐时代。比如通过名画中的服饰器具,考证出成画具体的时代,像《文姬归汉图》等。
在研究过程中,沈先生从不妄断,大胆设疑,小心求证,尽显丰富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又透露出小说家的笔法,将历史文物的作者、年代归属这些“小公案”,分析得头头是道、井井有条,让人读起来口舌生津。
在老一辈作家中,鲁迅先生、沈从文先生的境况可以稍作比较。
当年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是想要针砭国人麻木的精神世界,努力要激发出国人的自豪感和血性。沈先生也身处大时代的阵痛期,他弃文从考古,努力要为后世保留一些好的东西,不至于湮灭,无迹可寻,因此坚守清贫,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将中国五千年“美的历程”,通过器具、书画、服饰等呈现出来,给后人留下了一笔惊人的文化遗产。
沈先生的择业观是这样的:和作家的光环相比,考古学家无名无利,默默无闻,但总可以踏踏实实地静下心来,做点实事;和其他同行比起来,自己有足够的经验,因为早年帮军阀陈渠珍管理过一些“宝贝”,接触过很多名画古玩,也曾长时间地光顾北京的文物跳蚤市场,积累了丰富的鉴赏知识,修炼了火眼金睛;更重要的是,因为已经意识到文化中有些东西不能断,自己可能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这意味着,沈先生要战胜很多困苦。在那段特殊的时期,被教育,接受改造,是很多知识分子无法回避的淬火之旅,因此他的工作经常被中断。生活中的困苦也是一种磨练,他会在怀里放一个冻硬的馒头,从家里走到图书馆和博物馆,正好捂暖了一点,可以当做早餐。他的住处很小,织锦绸缎无法铺开。做研究的时候,要么是借不出必需的资料,要么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被草率地收走,下落不明。
沈先生爱国爱民,也珍惜自己,不仅要对得起工作岗位,更不想辜负自己的生命,总要做点有益的事情。他用近四十年时间,在与“花花朵朵坛坛罐罐”打交道的过程中,守护和催生了这朵美丽考古鲜花。这是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是无数中国梦的基础。
《花花朵朵坛坛罐罐》文字清醇,插图优美,很多人拿到书之后,都手不释卷,更有专家呼吁,应该让我们的孩子接受这样的美育,了解民族文化传统中的大美和精粹。这可以说是对沈先生最大的告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