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工笔画重镇,成都的工笔画群体在全国独树一帜。成都工笔画画家罗原在工笔传统的基础上,加入写意技法,独特的艺术语言让其作品受到藏家的青睐。昨日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获悉,潜心创作工笔花鸟30余年的罗原正在探索青绿山水作品,让其全新的工笔技法在山水画中开创一个新天地。
养鸟观鸟画鸟
罗原与鸟为伴
像板桥居士善画竹、善孖虎痴善画虎一样,罗原善画鸟。著名花鸟画家秦天柱就评价,他的画色彩清丽典雅,所绘形象准确细腻,构图险中求稳,整体具有清新淡雅、内涵丰富的独特风格。昨日记者在其画室里看到,罗原画的鸟,有着其老师秦天柱门下特有的灵动与精细,在动态感与质地感上却显得更拔头筹。在《花鸟四条屏》中,作为画面主体的鸟,多独栖枝头、孑然而立,凸显淡泊、宁静、清雅、绝俗之气。入眼,就禁不住由衷地击节赞叹。他直言,他很多时候作画,都是画的孤鸟。“我认为孤独不是一种苦寂,在许多时候,是一种难得的清闲和怡然自得。”
罗原家住城东锦水边,窗外绿荫中常年群鸟啁啾,他买来鸟粮,甚至捉来小虫,吸引它们来啄食,目的只是为了近距离地观察,并把它们写入自己的画图。昨日他告诉记者,他画室的鸟笼中就养过画眉、八哥、乌鸫、白头翁……他说,这些世间的小精灵似乎与他有情有义,早晨它们会准时来报早催醒,午后又飞来要他歇笔休息。不由会觉得,鸟的世界就是他的世界,鸟的生活就是他的生活。
作品搭积木
每幅作品不重样
宋代的画家们创作了大量的好作品,都得益于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和写生,而今有些画家靠一幅墨稿画一辈子的大有人在,他们脱离了对事物的观察,而作品就显苍白,现今的许多画家已意识到了,要创作出好的作品,必须要深入生活。罗原便是其中的一位,他深入观察生活,细致写生,让其作品灵动细致。
“大家小时候都玩过搭积木,我的工笔画写生的灵感就是来自搭积木。”罗原向记者解密道,为了画好工笔画,他采用了一种搭积木的手法来写生。一束花,他将每一片叶子,每片花瓣正反向背都一一临摹、写生。“叶子和花瓣是零件,零件画好了,自己组装起来也容易了。”
他颇为自得地说,凭着扎实的写生能力和不愿意重复自己的勇气,他从不制作和使用墨稿,其每幅作品都有不同的面貌。他告诉记者,他早年是从画写意、练书法开始走入绘画生涯的,吴昌硕、潘天寿的画是他最初的启蒙。30年来,他为自己找到了一条在工与写之间舞蹈的方法——在工中着意于写,在写中着意于拙。对于罗原的作品,评论家就评价,少浓艳,远俗韵,玄远古雅,放逸清疏,谓之高古。在众多浓艳的工笔画中,罗原的画就有这般面貌。罗原的画清疏、冷隽、典雅、散淡,充溢着高古的意象。
崇尚诗情画意
计划创作青绿山水系列
罗原笔下的太湖石就有着清疏的高古气息,那蓝色的图式,自有一种典雅古朴的质地和不可名状的悠远。罗原喜画石,每逢出游,他都会去禹期山、浮磐山、大渡河等地方对着那些奇石写生。他笔下的太湖石似乎就搅和着灵璧石、乌江石、大渡河石的韵致。除了蓝色的图式,罗原也会钟情于水墨的调子。美术评论家认为,在黑与白,深灰与浅灰的影调进退和精描细绘中,罗原似乎更中意于寒山瘦影似的古隽、玄远。他对色彩的运用作了极大的克制,明亮的调子和驾轻就熟的构图杳无踪影,却尽情地在水墨的笔韵中铺陈与描绘细节,在无意中显现出笔墨的精致与成熟。
罗原说,他骨子里是一个古人,崇尚诗情画意的生活。除了绘画,他最喜欢的就是亲手做木工活,为自己的砚台定制砚台盒。在扇骨上刻字,也是他的一大爱好。谈及下一步的创作计划,他偏头想了想,说道,他画了30多年的工笔花鸟,下一步他想画一些工笔山水,也就是青绿山水,把工笔花鸟的方式用到山水中。“现在我的作品中画了很多石头,我要先从石头慢慢进入山水,再配上树木等元素,让我的山水作品有自己的特色。”(记者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