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藏家们通常有稳定的工作,却没有时间学习艺术史,也没时间去不透明的艺术品市场“摸爬滚打”,于是“艺术顾问”的市场需求就显得很迫切了。简单说,艺术顾问的工作就是用专业去服务藏家。
向藏家推荐艺术潜力股
事实上,许多艺术顾问有一定经济实力,所以当客户询问他们某件艺术品是否值得赎买或升值潜力如何时,艺术顾问往往能感同身受,并给出专业建议。对此,不少 藏家认为,艺术顾问的出现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很多被埋没的艺术品。伦敦投资银行家默文·梅特卡夫表示,自己也会直接购买艺术品,但是艺术顾问的专业服务能 让自己发现有潜力的作品,并且进行私下交易,“否则我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作品。”
宽泛来讲,艺术顾问的报酬多从成交作品的费用中提成(一般是购买价格的10%)或赚取固定酬劳。艺术顾问艾米丽表示,赚取固定酬劳的艺术顾问往往不会因为利益驱使为客户提供建议,因此他们能更好地照顾到客户的需求。
还有一些艺术顾问倾向于为公众指引通向艺术品之路。香港艺术顾问朱沛宗表示,自己一直致力于将亚洲买家引入市场,向他们灌输艺术收藏理念,并希望他们最终能独立购买艺术品。“他们对自己购买的艺术品越有信心,我就越有成就感。”
曾供职于纽约和香港苏富比的经历给朱沛宗现在从事的艺术顾问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声誉基础。而这类备受认可的艺术顾问让艺术商人们感受到挫败感。“由于艺术顾 问的‘垄断’,我们根本无法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塔达斯艺廊老板也表示,作为整个艺术交易环节中的附加部分,艺术顾问的出现并不总是对终端买家有益。“很 多人拿着印有艺术顾问的名片活跃在市场中,其实他们对专业知之甚少。”
生存空间有限,够水准的人少
伍劲是国内当代艺术领域最早从事艺术顾问的人之一,他从事艺术顾问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05年至2010年。
在伍劲看来,当年当代艺术市场的整体发展水平还很低,因此像他一样没有太多经验的人不得不扮演艺术顾问的角色,艺术顾问之间也不存在激烈竞争。而经历了十 几年发展,画廊和有经验的藏家不断涌现,此外,还有电商等新角色加入,让艺术顾问的工作开始“步履维艰”。“网络信息统一而丰富,这样一来,很多中间环节 被进一步简化,大买卖都由拍卖公司做了,电商也承担了一部分艺术顾问的工作,专职艺术顾问就越来越少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想做这行,几乎不太可能。“现在从事顾问工作的大多是拍卖公司的从业者或是美术馆、画廊的专家,还有艺术院校的教师,但 是专职做这行的人非常少,整个圈子也就不到10个人。”伍劲认为,只有大的藏家或基金才能聘得起顾问,为散户提供帮助的人不能称之为“顾问”。“他们喜欢 ‘艺术顾问’的名号,但他们只是dealer,中国人俗称‘倒爷’,做的也只是中间‘撮合’的工作。”
伍劲表示,目前确实有一些人在做将中国藏家引向海外市场的工作,“很多藏家意识到要把资产做全球性配置,而在海外从事艺术相关工作的一部分人就承担了‘中 介’的角色,确实也为艺术顾问的生存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但是毕竟有这种需求的藏家屈指可数,所以这个职位的人数也不会太多。到底是短期现象还是长 期趋势,目前并不好说。”
艺术顾问好比市场“润滑剂”
因为没有统一的定义,艺术圈对艺术顾问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夏季风认为,艺术顾问在市场上存在多年,“一般被称为经纪人,利用自己的从业经验,在不同地方寻找有潜力、有品质的作品,给熟悉的藏家提供收藏建议。”
在夏季风看来,经纪人的存在是有必要的,“因为画廊所接触到的藏家群体相对固定,而藏家接触到的画廊范围不可能那么广,也没有时间去广泛接触,这正好是经 纪人的工作,他们一方面可以帮画廊拓展藏家群体,也能替藏家寻找更多更好的资源。”基于此,夏季风认为,经纪人在艺术品市场中正好充当了“润滑剂”的作 用,“艺术品市场的原理其实和股票市场差不多,要看作品的过手率多不多,经纪人在一定程度上能帮艺术品进行流通。”夏季风也直言,如果经纪人出手替藏家采 购,画廊一般会给一个优惠价格,而委托他的藏家也会给予经纪人一定比例的佣金。
提及艺术顾问的门槛,夏季风认为,艺术专业院校毕业肯定是首要条件,此外,还需要有相关从业经验,在艺术圈有一定人脉关系,“当然,要对艺术品有超前评判和评估能力,对艺术价值的评判、对市场价格的评估都要准确,这样才能买到价格合适又有增长空间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