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
张季鸾墓文物的毁坏淹没在“归乡”的感人话语中,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南都记者 高龙
今年8月,民国著名报人张季鸾的墓迁回故乡榆林,从字面上看,活动不可谓不隆重。榆林市、榆阳区两级政府为此成立了5个工作组,“从选址到建墓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然而“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唯一忽视的,恰恰是迁墓最重要的一环:文物保护。
据榆林新闻网报道,张季鸾的灵骨从西安市长安区回迁故乡肩负着重大“使命”,这就是“对榆林文化大市的建设发挥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也将成为榆林的一张文化名片”。
将遗骨和“文化名片”联结之后,榆林方显得颇为“焦虑”。据张季鸾亲属的介绍,榆林方“怕来了坟墓里什么也没有”,作为参照,近在咫尺的民国名人朱子桥墓,遗骨在“文革”中焚尸扬灰;另外一个顾虑,则是“怕西安方面出来阻挠”。
最终这两个顾虑都没有发生。迁出西安时异常“低调”,当地许多媒体都没有接到通知,西安市长安区文物部门一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告诉我,迁墓当天他们并不知情。
那天,四个陕北俗称“土工”的工人下到墓道,在没有任何文物保护计划和文物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完成了张季鸾墓的搬迁,造成了很多文物的毁坏。不过,这些都淹没在“归乡”的感人话语中,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张季鸾墓一直被西安当地文物管理部门忽略,没有上升为文物保护单位。不过,这并不影响墓地实物的文物属性。
虽然墓地遭猪圈、砖瓦厂围堵,起初张季鸾的孙辈并不同意迁墓,因为这“是蒋介石让胡宗南选的风水宝地”。后来他们看了榆林的墓地选址,最终同意搬迁。
榆林有关方面的“文化名片”规划中,包括建设一座张季鸾纪念馆等。遗骨迁到榆林当天,张季鸾的孙子张哲明发了言。他原本备好一份讲话稿,而榆林方交给他一份已经准备的文字。榆林市榆阳区政协一位负责人说,张哲明当天“说了一些不适合刊登的话”。但张哲明在电话里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这让迁墓幕后越发显得纠结。
张季鸾墓随时代沉浮,若从文物保护角度看,此次迁墓可算得上是第三次劫难。第一次浩劫是“文革”前后,造成了墓园形制的严重破坏以及石碑等物件的损毁、遗失。张季鸾墓被盗,也发生在“文革”前后。第二次,是周围猪圈、砖瓦厂对墓园形制进一步产生的破坏。第三次,是墓葬内部的文物受到毁灭性打击。
当日在迁墓现场,张季鸾新闻研究会会长蔡恒泰瞥了一眼,就不忍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