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工艺美术大师”被批因忙于参展评奖、追名逐利,致使作品苍白重复,毫无新意。
“红”了,生命力没了
一些“工美大师”就像螃蟹,创新的手脚被名利捆绑,放进蒸笼,“红”了,漂亮了,但艺术的生命力消失了。
身为“大师”,不是把前人的东西接过来、传下去就行了,而是要在接过来的同时,通过自己的创新,用力向前推动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展览会、博览会不应以评奖为主,而应以发现新艺术、新问题为主,专注于艺术的突破。
工艺美术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与故土文化相生相长,不能轻易离开本土、远离生活。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高公博)
工艺虽精,匠气却足
应该说,大部分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工艺精,设计感强,但不排除一些大师,不作系统学习,不对外交流,视野狭窄,美学意味弱;工艺上非常讲究,美学上却没有追求,看着别人的画册来创作,迎合市场。
(艺术杂志主编 漆德三)
“大师”不去,闹剧不停
在“大师”终身制、“大师”云集的今天,我们看到的尽是费尽心思、打通“渠道”、忙于参展、花钱买证书等种种闹剧。有些“大师”还得意地炫耀自己的称号、财富。
不去“大师”化,工艺美术界只会继续上演一出出追逐名利的闹剧。
(策展人 葛千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