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网讯 2011年,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根据相关条文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虽然法律已经为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支撑,但与国外相比,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也因地制宜,积极拓展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大众广泛参与非遗保护。据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非遗科科长徐晓辉介绍,在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方面,西城区提出了“社会化传承”的保护模式:
积极营造社会化传承大环境
在促进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方面,西城区做了许多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西城区文化委发现许多非遗项目仍然依靠家传或者师带徒的方式传承,这种传承更多局限于传承体系内部技艺的延续,但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来说,不应仅仅局限于内循环,还应具有辐射效应。为了扩大非遗辐射面、丰富非遗传承方式、拓展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的渠道,西城区提出了非遗“社会化传承”的概念,只有让更多人了解非遗项目,广泛参与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之中,只有在社会大环境里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化传承氛围,才能发现和培育更多、更好的非遗传人,才能让非遗传承可持续,而社会化传承的突破点就是在学校、在社区。
通过面向全区各街道和中小学的调研,西城区文化委提出了“非遗双进”的工作理念,即“非遗服务进社区”、“非遗传承进校园”,相继出台了“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活动”的通知,联合教委制定了“关于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的通知”并下发全区中小学。西城区非遗“社会化传承”找到了两个重要突破口。
鼓励非遗服务进社区
非遗服务进社区就是让传统文化和非遗的一些服务项目更多地走进社区、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便于社区民众了解非遗项目,促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西城在全区十五个街道开展了非遗服务进社会的活动,其中传统中医药、传统体育类和传统手工技艺等类的非遗项目走进社区受到了热烈的欢迎,非遗服务进社区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
非遗服务进社区从具体实施上看,重点为辖区居民提供传统文化特色服务,如演出、讲座、体验、养生、健身等,并形成菜单推荐给社区居民。这个工作思路使街道参与传统文化保护的积极性得以提高。西长安街街道社区教育学校将10余个非遗项目形成社区教育课程,面向社区招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大栅栏街道将非遗进社区作为街道文化特色贯穿全年;什刹海街道、天桥街道建立民俗协会,专门从事非遗在辖区的传承与保护;广内街道的抖空竹、椿树街道的踢花毽更是形成了“一街一品”街道文化特色,打出了传统文化的品牌。
促进非遗传承进校园
非遗传承进校园是西城区非遗保护着力打造的一项工作。
目前,北京市各区县都开展了非遗传承进校园的工作,但更多的是零敲碎打,大多与某个或某些学校开展相关工作。但从2013年开始西城区就打破了这一局面,联合教委制定了“关于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的通知”,将非遗项目形成套餐提供给各个学校,各类非遗项目和活动由学校任选,非常地灵活便利。目前全区大概有25所中小学校和少年宫开展了相应的活动,传承人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此外,在非遗进校园层面,西城区还重点面向中小学进行传承和普及,形成校本课程,建立传承工作室。目前,全区30余所中小学已经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本课程,年授课800余堂,非遗专场演出30余场,体验活动60余场。
由于工作机制的建立,非遗的社会化传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非遗项目资源供不应求,既丰富了社区群众文化生活,拓展了校园文化特色,同时又提升了传承人的传承意识和水平,所争取的“双进”财政专项资金也为传承人们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来源,活动也提升了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社会影响力和认知度,可谓多赢。
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非遗保护
徐晓辉强调,当下非遗保护工作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需鼓励更多的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非遗保护,努力拓展社会各界支持非遗保护的渠道、平台和方式,聚各方力量,共保非遗,让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有序 。同时,在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政府也应给予一定的扶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也是未来非遗保护的一大趋势。
责任编辑:八宝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