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上海艺博会期间,中国抽象水墨画家李厚与法国艺术家、法国欧洲协会创始人唐诺思(Tannous)、法国艺术经纪人倪国朗就中国艺术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交流探讨。以下是其对话的部分摘录)
唐诺思
中国美术艺术的发展史,我们谈到现在已经谈了不少,关键是未来怎么样,未来艺术的发展会发生什么,谁都不能预料,但也有一种可能就是我们至少可以探讨一下。
上世纪80年代开始,特别是90年代开始来自外国的艺术展更多了起来。在法国、意大利也出现了中国画家的展览。2000年以后,西方大的拍卖行已经在中国出现了。据说苏富比、佳士得两家艺术拍卖行,30%的拍卖画都是中国销售掉的。中国人越来越欣赏现代艺术。“中国当代”这个画派已经成了西方人熟悉的词。特别是2011年开始很多人到中国买画,上海、北京、香港等等。上海正在成为世界艺术的中心之一。所以这里有拍卖行的拍卖,有各种艺术的展览,特别是上海出现了上千家艺术的画廊,艺术在这里非常活跃。
但现在目前市场上也出现负面的情况,有些人利用艺术制造一些假的艺术家,处于投机的目的,几百万、几千万,特别是成为洗钱很有效的工具,因为拿艺术品来洗钱比赌场还利害。对真正的艺术家来说这是非常大的灾难,因为它摧毁了真正的艺术家。还有一点,技巧非常好的人,很可能被看成是一个工匠而已,很多画具像的艺术家技艺很精湛的,但被贬低为一个手艺人。有的人或许把一个鱼竿放在现场就说是一个艺术。
李厚
上海本身就是国际都市,这与艺术生态是有关系的。改革开放30年以后我们更清楚的意识到这个关系。
21世纪的海派艺术,我现在理解已经不是清末民初的海派艺术。现在的海派艺术应该有更大的胸怀。过去的海派是容纳了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来上海创作发展,现在的海派应该是吸引和容纳世界各国的艺术家都应该在上海得到发展。
为什么很多艺术家去法国?有很多西班牙艺术家过去了,毕加索去过,达利去过??因为法国当时候能容纳这些艺术家,或者说有那个环境和气氛能够容纳那些艺术家在那里长期搞创作。什么是搞创作,在我的理解来看,就是把他整个灵魂深处精神的东西放到一个载体上,这就是搞创作。如果按照别人的命令干什么就不是搞创作,或者人家需要什么我就弄什么,赚点钱,这就不是艺术。
21世纪了,如果是装模装样糊弄人,最后人家还是会知道的。只有一个东西是不能重复的。就是人的感情和性情。如果一个人没有性情没有感情,而是纯技巧的做东西,那就变成了现在的科学技术了。而人的感情和性情实质上是很难把握的。我们出土的一些文物,包括青铜器这些,那是可以成批、成组制作的。它的工艺很完美,但它永远不能把个人的一种性情放到青铜器上面。
艺术是人性情的产物,有什么媒介可以将性情放上去?从我们中国人的角度来看,可能是绘画,可能是书法。艺术不单出于生活,高于生活,而且应该有想象,开拓新的世界。可能有些艺术品会成为将来科学的一个发展前奏。很多科学发明从艺术会得到启发的。
至于洗钱啊,炒作啊,这个东西并不是艺术范围之内的,不是艺术家想的事儿,让别人去想吧。
倪国朗
我在中国生活了十年,但我在这方面学识还是非常浅薄,因此只是作为欧洲人个人的想法而已。刚才李厚先生谈到了毕加索,毕加索是一位西班牙画家。当时,独裁者佛朗哥统治着西班牙,艺术受到了压制。而法国艺术创作正好非常自由。所以毕加索来到了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他加入了法国共产党, 希望能够对佛朗哥的独裁政权进行抵抗,所以经常用这种革命性的绘画进行抗争。他认为他追求的是幸福和为他人的幸福。
我还想到了道德对艺术的禁忌。譬如探戈舞,当年是黑奴们在一起跳的舞,所以是白人社会所禁忌的。所以20世纪初阿根廷人将探戈引入法国的时候,法国社会是不允许跳的。当年社会风气不允许男女贴在一起跳舞。那时候两个男的可以一起贴着跳舞,一男一女在一起跳是有伤风化的。后来才成为比较正常的舞蹈被法国人所接受。
印象派画家埃德加·德加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小舞女雕像,也曾引起了很大的公愤。为什么?1900年到1910年左右,有钱人专门等在散场的时候,等着这些小舞女。当时他这样用艺术手段来表现舞女就产生了很大的公愤。这就是时代的禁忌。
但在1920年到1929年,成为法国的疯狂年代。一直到1929年经济大萧条之前,法国经济是非常发达的。因此巴黎是所有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群集的地方。所以那时候超现实主义就诞生在巴黎。
所以说,时代机遇对艺术来说是非常重要。
然后我谈一下我们在上海找到的机遇。在邓小平的引导下,中国进入了世界上史无前例30年和40年的经济腾飞,艺术市场也随之蓬勃发展。当年在欧洲、德国、英国、法国都出现了很多资助者,艺术资助者,一方面自己是作品收藏者,同时为了投资,第三为了艺术的发展。所以那些大的银行、保险公司、路易威登有自己的收藏,不仅数量巨大,而且价值非常高。而且当时税务方面有一种激励,免税。
今年10月16日看到一篇文章,非常欣喜地看到习近平主席有关发展艺术的观点。他希望把文化变作加强人民之间交流的工具,也作为和平的工具。习近平主席有一种文化的热爱,对文化非常重视。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有利条件。同时习近平主席还对中国的一些艺术家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说到不要被市场和金钱奴役。这也正是你们两位所担心的问题。
几周前我也听说中国好像在制定相关政策法律,使银行资助、扶持艺术的发展。此时此刻生活在中国,感受中国艺术的演变,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李凤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