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中国艺术家的卢浮宫情结
卢浮宫的幻想被打破不是坏事
作者:黄冠杰
巴黎卢浮宫已经成为中国艺术家解不开的情结。未成名的人希望借卢浮宫的招牌炒作自己,已经成名的人也想借这个牌子提高身价。然而这些人往往忽略了重要的一点,真正懂艺术的人欣赏的是艺术品本身的价值而非展出的地点。黄冠杰近日撰写了“中国艺术家巴黎卢浮宫之殇”一文,文章如下:
应《中国周刊》之约,我写了篇随笔,借一位画家在巴黎卢浮宫卡鲁塞尔厅展览抱怨上当的事来探讨中国艺术家的卢浮宫情结。等文章发出来,我一看题目吓了一大跳,敢情编辑把我的文章的题目《中国艺术家的卢浮宫情结》改成了《卢浮宫忽悠中国艺术家》。不知是编辑没看懂文章,还是故意为了吸引眼球,这一改和我文章的内容就完全风马牛不相及了。实际上我想说的是有人拿卢浮宫忽悠世人,还真不该人家卢浮宫啥事。卢浮宫馆长曾多次接受中国记者的采访,一再撇清卢浮宫博物馆和在卡鲁塞尔厅展览人的关系。我也就是就事论事。既不想指责策展人,也不是对艺术家落井下石。我的意思是你心知肚明就是个自己忽悠自己的事还抱怨啥呢?这事还惊动了法国国家美术沙龙主席米歇尔·金,目前他正积极筹备在卢浮宫卡鲁塞尔厅一年一度的国际艺术展,他一方面向记者大诉连续16年办展的辛苦,介绍那些参加他的展览的著名艺术家,同时也痛惜由于一些办展的人不负责任,搞得卡鲁塞尔厅声名俱下,他也倍感压力。我不知道向他介绍我文章的人,是否介绍了文章的全部。好坏与地方没有关系,关键是看谁在那地儿。维也纳金色大厅从被人仰慕的艺术殿堂到目前在中国人的眼里声名狼藉,其实跟金色大厅也没多大关系。新年音乐会照常在那里举行,照样吸引世界的眼球,大家照样击节赞叹。
文章的起因是前不久,一些来自中国艺术家被组织在卢浮宫的卡鲁塞尔厅展览,一位来自重庆的画家对记者苦诉其上当受骗了,自己的经理人缴纳了百万人民币的费用,却一点没有起到其宣传的效果。原来这位画家在当地小有名气,有企业家愿意投资包装推出他,正好这次展览的组织者的代理人找到他们,向其出示宣传册,证明已经举办数次,有法国政要和中国驻法大使馆官员出席,展览将在法国艺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这位企业家一听“卢浮宫”三个字,并没有弄清后边的展厅是在什么地方,认为这是个机会,在世界最高级的博物馆之一进行展览,和前辈大师比肩,是扬名的时机,就找到数位合伙人商量包装推出这个画家,并与代理者先行签订了展览合同,缴纳了百万人民币的展览费用。但是那些合伙人经过认真的研究和了解后,发现这个展览可能达不到目的,所以不愿意投资。这位企业家决定放弃,等找到代理者希望退还费用时,代理者拿出合同,说不但分文不能退,还须缴纳违约金。企业家无奈,只好找画家商量,希望画家拿出一部分作品顶这个费用。画家不愿意,就说不去这个展览了。代理者说不去同样要交罚金,不然你租了位置没有人不好看。企业家无奈,只好央求画家帮个忙来参加展览,画也不要了。画家只好“帮忙”来了。来后发现,比想象的还要坏。现在只有自认宰的份了。记者只好这样安慰他,上当的不光你自己,还有比你有名的人也被忽悠来了呢。
说实在话,人家费心费力帮你搞展览,你交个劳务费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毕竟是个商业展览。展览完了,你出不出名,挣没挣钱,跟展览组织者就没了关系,不像画廊,展览完了,卖出作品了还要抽取一部分中介费,利益共享。你交了钱,希望有个反响,起到些作用,也不是分外的要求。只是你交的费用是否与你的期望值成正比,这就是听天由命的事了。拿巴黎卢浮宫忽悠艺术家,艺术家自欺欺人忽悠国内的看客,这本就是周瑜打黄盖的事。现在资讯这么发达,大家上网查一查就知道,卢浮宫的卡鲁塞尔厅是卢浮宫管理委员会为解决卢浮宫博物馆经费不足,而特别开辟的一块商业中心,以商场和餐馆为主,希望借助卢浮宫人流的优势,发展商业,多挣些钱贴补卢浮宫博物馆的日常维护费用。这个厅另有单独的管理委员会。这个厅还留了一块地方,作为展览场所,这就是个商场,谁有钱就可以租下来,只要不违法,干啥都行。在这里展览,和你在街头咖啡馆或者某个空地搞展览一样,没有什么区别,也无法显示你作品的高低。如果没有人组织,也很少有人过来看展览。除了名字的前缀,和卢浮宫博物馆毛关系没有。卢浮宫博物馆也多次声明,在这里只收藏古典绘画和雕刻,从不收藏十九世纪以后的艺术作品,更不收藏远东艺术家的作品。以前也有过中国艺术家送了幅作品给卢浮宫的工作人员,就自称是自己的作品被卢浮宫博物馆收藏了,还找人大书特书,以致闹出世界性的笑话,被人鄙视。就这个问题,卢浮宫博物馆的馆长多次接受记者访问说明,特别是中国的记者。事实上,过去卢浮宫博物馆只为一位华裔画家严培明举办过画展,叫“蒙娜丽莎的葬礼”,也是被称为第一位活着的画家在这里办展览的人。最近又邀请了中国画家曾梵志与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进行对话,叫《从1830年至今》,将其对德拉克洛瓦作品的解读与理解表现出来。其实用脚趾头想一想就知道,如果是你的作品水平这么高,你还用得着交钱做展览么?人家不为挣钱,又不是艺术机构,又不是慈善机构,会帮你做展览?
巴黎卢浮宫已经成为中国艺术家解不开的情结。未成名的人希望借卢浮宫的招牌炒作自己,已经成名的人也想借这个牌子提高身价。一位台胞告诉我,一位中国艺术家通过运作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搞了个展览,又想到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去做展览,遭到了斩钉截铁的拒绝。他还不死心,甚至托人找到了巴黎市长走后门,市长也告诉他不可能,并建议他可以租用香榭丽舍大街旁边的大王宫做展览。大王宫也不错,是一个专业展览场所,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的开幕式也在这里举行的。艺术家还挺犟,说不行,就在卢浮宫,花多少钱都行。人家市长笑笑,花多少钱都不行。事实上,即使你花钱在卢浮宫做了展览,又能说明了什么呢?旅法艺术家赵无极、朱德群都没有在卢浮宫开过展览,作品还不是照样征服了世界?
中国艺术家总喜欢拿个场所说事,可是好端端的场所就被这些所谓的中国艺术家给弄砸了。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卢浮宫的卡鲁塞尔厅都是例子。这些年中国发达了,有些人也想拿外国的地方说个事,觉得就有了国际影响。现在这些国家的日子也过得艰难,也乐意拿些地方出来换些钱,但就是个地方,还真就抬高不了身价。真正靠实力才能进去的场所,人家的眼睛亮着呢。现在很多外国人也在和中国人的交流中学到了挣钱的门道,组织个协会,办个展览,还发个奖,不过这奖你得花大价钱买就是了。最后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我天真地想,那些收藏家都应该是有眼光、有鉴赏力、懂艺术的,不是靠装门面就能被忽悠的,买艺术品的人都是看中了艺术品本身的价值,这样那些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疼痛就只能咽到肚子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