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宝物评论 >> 艺术品收藏价格有泡沫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宝物评论 >> 艺术品收藏价格有泡沫

艺术品收藏价格有泡沫

作者:佚名      宝物评论编辑:admin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然而,业内人士指出,规模增长并未有效带动市场运行质量同步提升,一些扭曲现象甚至还在局部地区、局部领域有所放大。能否正视种种乱象折射的诸多深层次结构问题,已经成为艺术品市场避免“结构性坍塌”的关键所在。

  去年年初,深圳一市民在看到一份某中心宣传信息后动了心,把收藏的多件物品提交给某中心鉴定审核,希望以此获得授信贷款。然而,接下来3个月,却让他经历了如同过山车一般的跌宕起伏。

  最初,他拿出的一尊鎏金佛像被该机构业务人员评估为“价值350万元到450万元”,随即业务人员建议他按此价值缴费进行正式评估;在随后该机构举行的一次鉴宝活动中,一位“故宫博物院专家”也凭肉眼观察,给出了“真品”的认定。按照这家机构的要求,他先后缴纳了保管费、信息管理费、保险费、检测耗材费等近4000元费用,等待最后一次仪器检测结果。然而,他等来的却是一纸“x光谱检测铜元素过高应为现代仿品”的审核报告。他要求对审核报告进行复核,中心方面的回复则是:要么去香港中文大学,要么去牛津大学,国内其他机构的评审一概不认,理由是“国内没有权威可信的鉴定”,既有收费则不退。

  “几次鉴定,差别如此大,还让我们去找境外机构。到底还有没有地方评理?哪里能证明不是这家机构恶意骗取鉴定费?”他气愤地说。

  他的疑问并不是个案。京、津、沪、粤等地多位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均认为,真伪鉴定已成为困扰艺术品市场运营的最大问题。

  国内一位顶级拍卖公司董事总裁兼ceo向记者介绍说,一位收藏者在拍到一幅来源可靠、经过鉴定的画作后,很快又折回来要求退货,理由是一个“国家级鉴定机构”认定画作存疑,“但据我们了解,这个机构早在2011年就被相关部门明令撤消,但却一直在收费运营。”

  在业内人士看来,有两方面原因导致国有鉴定机构难担重任。广东省拍卖协会负责人认为,从外部环境而言,目前有关部门只在文物出境和拍卖许可环节存在鉴定评估要求,其余基本放任民间进行。而据记者了解,从内部机制而言,国有机构的鉴定覆盖面还停留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水平,不适应当前艺术品市场的需求。比如国家文物局下设的国家鉴定委员会,作为有法律效力的机构,但基本不对社会服务。另外,与以往最初两届鉴定委员入选标准首先是鉴定水平高、眼力好不同的是,如今的鉴定委员要求高学历、高职务、高职称,却不要求这些人有鉴定经验。

  市场诚信严重缺失,则是民间鉴定机构难以胜任的核心原因。天津美术学院一教授说,由于缺乏市场监管和约束机制,民间机构“劣币驱逐良币”,再加上“雅贿”等行为干扰,普遍存在“给钱就评估、够钱就够真”的现象。

  艺术品市场研究专家认为,要培育发展健康的艺术品市场,就必须建立具有社会诚信度的、政府与民间相结合的鉴定评估体系。

  一古玩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现阶段多数民间机构与产业基金不具备鉴定能力,而国家拥有主要的鉴定队伍和鉴定人才,这就决定了未来完善我国的艺术品鉴定评估体系,需政府牵头,融合社会上的鉴定力量,组成多层次的专业团队。

  去年7月,艺术市场观察人士因发表《2.8亿鸡缸杯背后的合法洗钱》一文,质疑知名收藏爱好者、多次拍下亿元“天价”艺术品的企业家刘益谦此前花费2.8亿元拍得鸡缸杯一事不仅存在假拍嫌疑,还涉嫌虚假推高艺术品价格套取银行资金并进行洗钱活动。除“鸡缸杯”外,文章还列举了刘益谦大量天价拍品,囊括《功甫帖》、《砥柱铭》、《松鹰图》等众多轰动一时的拍品,认为它们也存在价格造假嫌疑。该文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

  事实上,2010年初以来,我国艺术品市场就频频出现“亿元拍品”,而这些“天价”艺术品交易行为几乎都引发了争议。专家认为,这至少表明许多交易行为存在盲目性、冒险性和非理性特征。专家说,2010年以来,由于大量资金从股市、楼市转入艺术品市场,艺术品价格泡沫不仅在拍卖上集中体现,还在其他艺术渠道上一样展露无遗,“比如各种电视鉴宝节目动辄宣称民间藏品价值百万,非常吸引人的眼球,对老百姓刺激性太大,可是造假也很多。”

  这位专家说,自己之所以质疑艺术品市场价格泡沫,主要因为这种乱象直接导致画廊等一线市场机构无法正常经营,而且这种行为还潜藏大量的金融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对艺术品市场价格泡沫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屡创新高的艺术品价格与国际市场通行规则严重不符。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以来,我国艺术品市场上仅超过亿元人民币成交价格的拍卖行为就已超过10宗,其中最高的超过4亿元,不仅超过当前国际市场上对我国艺术家及艺术作品的普遍估值,也大幅超过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市场传统主要艺术品成交的通行价格。

  二是天价交易背后存在的虚假套利乃至洗钱嫌疑一直没有澄清。多位拍卖业内人士向记者坦承,和“拍假”相比,“假拍”不付款也已成了公开的秘密,拍卖机构完成拍卖后收不到款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专家对此质疑认为,“假拍”和“天价”结合,很可能是为了洗钱,“在不付款的前提下,通过种种违法违规渠道,用拍卖炒作出的高价将艺术品抵押给银行获取高额贷款。一位文物鉴定专家则认为,虚假价格“不仅发生在拍卖会,在画廊、古玩店等一级市场也普遍存在”,且一级市场的发票比起拍卖会的成交记录具有更强的抵押功能,洗钱可能性也就更高。

  价格泡沫背后的市场“失衡”,反映出艺术品交易市场的法律失范之痛。专家说:“艺术品市场看上去似乎很多部门都在管,但是又都没人管,这里面牵涉文物、工商、发改、海关、公安等多个部门,究竟该由谁牵头负责,没有说法,我国也没有明确法律条文对艺术品市场的制假行为做出约束。”

  深圳市一家投资公司负责人近年来热衷收藏国内中青年画家的作品,为此他开设了画廊。

  然而,在他看来,炒作已成为市场健康发展的严重干扰,“去年还几千元一平尺的中青年画家,突然间就上涨到数十万元一幅,我这样的画廊根本不敢接。”

  还有一位画廊经营人透露,有位知名青年女画家刚刚毕业时作品一度被炒出百万元的价格,但其后很快就陷入创作荒状态,“这种情况其实不利于我们画廊形成正常的艺术家培养机制。”

  天津美术学院一教授说,近年来,各类资金涌入艺术品市场后,各种包装、炒作行为十分活跃,市场规则可谓荡然无存。

  专家表示,由于市场炒作频繁,导致制假贩假已成为常见现象,现在国内已有一批造假村,“比如河南就有一个村专门仿造鼎,打着工艺品的旗号,卖出文物的价格,属于很明显的造假。此外,因为造假,现在很多私募基金买的艺术品也是不能公开的”。

  值得注意的是,制假贩假行为和炒作行为已渗入正常收藏市场环节。上海一位知名民间收藏家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某银行私人理财部门经理向他推荐一件郎世宁的作品,标价800万元到1000万元,结果他打开一看,“完全是假的,一塌糊涂的东西,就凭这样的制假也敢炒作高价进行转售和抵押”。

  针对市场炒作和制假贩假横行的乱象,业内人士认为,艺术品市场诚信体系不完善是重要的诱因。天津美术学院一教授说,部分机构和市场环节急功近利,见利忘义,使得当前的艺术品市场风险重重。

  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负责人说,制假和炒作行为频发,也说明当前我国艺术品市场处在初级状态,“不仅是产业链条自身混乱,管理思路也没有理清,如同一块肥沃的土地,还处在野蛮生长状态,只有厘清发展思路,营建起适应社会资本需求的发展环境,才能换来市场的健康发展。”(新顺)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