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周刊记者 韩帮文
时光退回到2008年,北京798艺术区,画廊的生存状况颇为惨淡,甚至出现了“倒闭潮”。各家画廊里几乎看不到人,画廊转让的小广告随处可见。当时,有权威媒体报道——“中国画廊遭遇最寒冷的冬天”。但现在来看,画廊业的冬天,其实才真正开始,甚至尚不知最严寒的天气何时才真正到来。
以前每到春节前夕,字画是市场中最炙手可热的礼品,画廊恰好借此“冲业绩”。但近两年来,随着书画市场直线走低,画廊业到了年末也无计可施。
“接下来将会有一个画廊的倒闭潮,最多可能倒闭2/3,因为它缺少现金流。”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去年底曾指出,未来画廊要明确自己的功能定位才能生存发展。
嘉宾预测
“画店”经营模式濒临危机
●金仁贵 美林美术馆馆长
就我自己而言,对文化产业来说,无所谓高峰与低谷,在哪个舞台唱什么歌,它都有自己的文化逻辑在里头,而非像其他产业形态,纯粹是一种市场逻辑。所以,真正的画廊是有文化使命感的,在变幻的市场格局中,它会顺势而为,呈现出一种文化形态的成熟度。
而现在所讨论的“画廊倒闭潮”,其实是一种“画店倒闭潮”。画店是把艺术当做生意来做的,缺乏一整套的艺术推广策略,其赢利点是赚取艺术作品的差价。相比于画廊,画店过度倚重礼品消费,达70%-80%之多,对社会依赖性太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也就非常差。一旦社会结构与政府决策发生了某些变化,画店的经营模式就濒临危机,甚至不得不关门歇业。
画店该如何扭转行业颓势呢?首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从艺术社会化转向艺术的大众化,以推广艺术文化为己责,让艺术品成为一般消费品。就这一点而言,广东任重道远。因为广东严格意义上的画廊太少,绝大多数都是画店,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过于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