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崇正
从2014年11月6日《东方早报》上有报道,上海华山路某处的一个地下室中,有一个小型的私人博物馆,名叫“上海宣传画中心”,以收藏民国至“文革”期间的宣传画、年画为主,藏品颇具特色,除去展示的内容独特之外,这家博物馆还登上了全球博物馆参观热榜,参观者中又以外国游客居多,令人感到十分新奇。不过笔者只是看到了报道,却没有实地去参观过。
宣传画,按照工具书《辞海》上的解释如下:“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绘画。又称招贴画。一般附有号召性、激情的文字标题,具有形象醒目、主题突出、风格明快、富感召力的特点。通常张贴或绘制在引人注目、行人集中的公共场所,直接面向公众、及时发挥社会作用。可分为社会性、文化性和商业性等种类。宣传画最早于15世纪以凸版版画形式出现于欧洲。法国设置专门张贴宣传画的地段和墙面的传统为许多国家沿袭至今。18世纪彩色石版印刷技术将宣传画大大推进。不少画家及包豪斯设计学院都曾致力于该画种题材及风格的多样化。历史上及当今社会,宣传画已成为发动群众,激扬社会情绪,促进国际间经济、文化交往的重要艺术形式。它的艺术感染力来源于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感受、深入思考、及时传达和它在审美感受中的倾向性和教诲性。宣传画借助新颖的表现手法和易于理解的形式来体现其深刻性和真实性。它的明确的社会功利性,直接反映到社会效果上,这一点又决定了宣传画创作的严肃性。”
一般来说这一绘画种类都离不开政治,在1949年以后的中国尤其如此,甚至可以说,一部现代中国宣传画的历史就几乎等同于一部中国政治运动史。凡有一次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必定就有一批相关的宣传画出现。“三反五反”、“抗美援朝”、“爱国卫生”、“反右”、“解放台湾”、“大跃进”、“总路线”、“人民公社”、“援越抗美”,直至“文化大革命”,达到了铺天盖地的程度。
其实现时称之为宣传画的,也就是“广而告之”的广告画,既可以是商品的广告,也可以是电影、戏剧的广告,因多用以张贴,故又称之为招贴画,也可以称之为“海报”。只不过在1949年以后,有关部门将它的其余功能摒弃或减弱(但是其中的电影宣传画还有较大的发展),使之成为了专门单一的政治宣传品。
这些政治宣传画,似乎都有一个不成文的模式:气势汹汹,横眉冷对,粗胳膊、大拳头(男女都如此)。1959年哈琼文为当年国庆十周年所画的《毛主席万岁》一图,画中一位装束入时的妇女,就因为偏离了以上的表现手法,在“文革”中还遭到了“造反派”的批判,说所画的女士是个“资产阶级阔太太”。其实按照作者自己的说法:“出现在画中的应该是典型的中华民族妇女,因此,给妇女穿的是旗袍,旗袍的面料则以黑色丝绒来表现,让人感觉典雅、庄重”(哈琼文:《忆创作〈毛主席万岁〉的前后》,载《我与上海出版》,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这幅作品应当属于那一时间段内中国宣传画中的“另类”。
在新中国宣传画的历史中,还有一件需要一提的事,那就是1955年曾经在北京展出的一次“波兰宣传画和书籍插图展览”。那次展览中的作品,与当时中国的宣传画在风格及表现手法上完全不同。展出的波兰宣传画,装饰感很强,略带变形、抽象、卡通的图案,非常醒目,大多数画幅不以人物为主。这些作品引发了中国美术界很大反响。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官方刊物《美术》杂志专门作了报道,王朝闻、张仃等美术家都撰写了文章予以好评,这是很少有的现象。但是如此风格的波兰宣传画对于当时中国宣传画的创作实践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将中国这段宣传画历史汇总的图书有《上海美术史大系1949-2009·宣传画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该书附有较多的图像资料,可供观赏和研究。
由此看来,国外的游客对上海这个小型私人博物馆的关注点还是在于政治,而非艺术。下次再去上海,我一定会到华山路上的“上海宣传画中心”参观拜访。■
(作者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