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宝物评论 >> 山水道统与许钦松的追求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宝物评论 >> 山水道统与许钦松的追求

山水道统与许钦松的追求

作者:佚名      宝物评论编辑:admin     
南岭云林(国画)  200×560厘米 2014年  许钦松 南岭云林(国画) 200×560厘米 2014年 许钦松 溪流悠长(国画) 34×136厘米  2014年 许钦松 溪流悠长(国画) 34×136厘米 2014年 许钦松 许钦松先生与饶宗颐先生对谈 许钦松先生与饶宗颐先生对谈

  赵超

  2015年1月下旬,著名学者饶宗颐先生和许钦松在饶先生香港寓所对中国艺术进行了饶有兴致的探讨。享誉中外的学界泰斗饶宗颐先生在治学之余常以书画自娱,并有书画作品和书画论集行世,堪称当世文人画的典范。许钦松则是当代公认的山水画大家。一位是当代学者、文人画的典范,一位是当代山水画的大家,探讨中国艺术的话题自然和中国绘画的大宗山水画离不开关系。讨论中国山水画艺术精神的同时,饶先生谈到看过许钦松的山水画作,大加赞赏之余提出了一些意见,希望许钦松的山水画作品在体现中国绘画艺术特点上可以更进一步。饶先生的眼光和见地可谓准确、独到,既看出了许钦松先生的山水画创作的出发点,又提出了许先生山水画创作日后成熟的可行之道。

  许钦松山水画以融合西法见长,他画山水的意义也同样是在建立在这个基点之上。许先生的山水画特点和他画山水的缘由是分不开的。众所周知,许钦松早在青年时代就以杰出的版画家被世人所认可,在经过很大的抉择之后,投入到山水画的研究和创作中去。这个决定,也就是他以全副精力投入到山水画研究的缘由。

  山水画的道统

  当代法国汉学家幽兰(Yolaine Escande)曾指出,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的一个巨大差异就是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起源的时间差:中国山水画早在公元4世纪末5世纪初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就产生了,而真正意义上的西方风景画在15世纪末才开始出现。(《景观: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比较研究Ⅰ》,《二十一世纪》第七十八期,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第87页)

  中国人画山水是如此之早正是因为它非常重要。在我对中国山水画起源的专门研究中发现,中国人画山水不仅早,而且体现一种“横空出世”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山水画理论在先,实践在后,所以说它是“横空出世”(参见拙作《“画山水”观念的起源——宗炳〈画山水序〉研究》)。南朝刘宋的名士宗炳(375—443)写下了第一篇山水画论《画山水序》,正是这篇“画山水的宣言”在山水画技术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在历史的时间轴上开宗明义地宣告中国山水画的成立。也就是说,中国山水画是由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用理论论证出来的,并非像人物画一样经过长时间的技术积淀,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这种由知识分子一手开创出来的、反绘画规律的生成方式使它注定日后成为中国士夫最为青睐的核心画种。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表面上看有如此多的独特性,但是从思想史和观念史的角度更能够清楚地看出中国人为什么画山水。在我用关键词检索的方法对宗炳《画山水序》文本解读,以及与魏晋南北朝士大夫行为模式的考证互校后发现,中国人画山水是为了修身,魏晋玄学和佛学的二元结构是这篇山水画论论证的基石。我在拙作中曾写道:“‘画’这个行为是魏晋士夫表达才性的重要手段,‘画山水’既表达了才性,又表达了对象‘山水’的价值。‘观画中山水’则是‘游山水’行为的延续,是体道的另一种方法。”宗炳所谓的“澄怀味象”“澄怀观道”正是魏晋佛徒修身的一个表现。原本修身只是儒家自先秦孔子后开始的一个儒学传统,主要强调自我反省、约束自我的行为、熟读和理解儒家经典。在东汉末年开始,大一统国家分裂,意识形态崩解,政治昏暗,使士大夫们开始追求逆反价值,玄学兴起。士大夫从社会中走出来,面对个人的心灵,修身的方式也开始转变,不仅玄学的“才性与玄理”、道教和佛教的修身方式也都用来修身。画山水的起源也正是在这个修身的语境中形成。

  自从宗炳之后,山水画就成为中国士大夫们修身的一个重要方式。在北宋前期兴起的新儒学宋明理学的助力之下,山水画全面崛起。这更使得山水画成为了中国艺术史和中国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

  许钦松为什么画山水

  古人画山水是为了修身,并不是为了感官的愉悦。那么,身在当代社会的许钦松画山水又是为了什么呢?这个问题其实包含了两个问题:一是个人原因,许钦松为什么画山水?第二个问题是,当代人为什么画山水?

  许钦松早年临习《芥子园画谱》,青年考入广美版画系,成为一个专业的版画家,除了练就了扎实的绘画基本功外,还练就了高超的版画技法。毕业后不久就以专业版画家的面貌和精湛的版画作品名世。1975年23岁参加工作后到1998年的20余年期间集中精力创作版画,版画作品多次获奖,享誉全国。

  那么,人到中年,版画功成名就的许钦松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精力去专研山水画呢?在专业分工如此细致的现代社会,一个专业的研究本属不易,更何况在精熟一门专业之后的中年去专研另一个专业,这需要什么样的勇气和毅力?又有什么原因使得许先生对自己的艺术人生做这么重大的改变呢?这不单是从当下盛行的功利主义的角度上说行不通,从一般意义上也会让人难以理解。据许钦松先生的回忆,有三个重要的原因促使他做了这个转变。

  第一个原因是传统的熏习。许钦松自小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长大,对传统天然的亲近感使得他对山水画有一份天然的情感。潮汕地区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比较重视,潮汕籍的商人在民国时期的上海与海派诸杰往从甚密,这类交往使得潮汕籍的画家深受海派影响。海派遗风使得潮汕地区的海派绘画作品很多,如澄海这个小县城的县博物馆就藏有很多海派名家任伯年、赵之谦、钱惠安、吴昌硕等的作品。因此,许钦松少年时代在潮汕地区成长,受这种传统和文化风气的影响,很早就喜欢临摹《芥子园画谱》、梅清和石涛的绘画作品。

  第二个原因是山水大家的指引。许钦松受到岭南画派第二代大师关山月和黎雄才先生,以及赖少其先生的影响最大。据他回忆,参加工作之后经常得到关山月、黎雄才先生指导,一起去写生、谈创作。许钦松在革新精神上受到关、黎二老的影响最大,在绘画的微观体认上则主要受赖少其先生影响。如他所说:“在与这些重量级的山水画大家近距离接触中,使我领悟到很多中国画创作的精髓,尤其是山水画创作的精髓。”山水大家的言传身教使得他获得了直观的山水画经验,对山水画的文化关怀更为深入。

  如果说前两个原因“传统熏习”“大家指引”可能只是许钦松中年艺术之路大转变的辅助因素的话,那么“雪山悟道”就是促使这个转变的直接原因。上世纪90年代,他前往尼泊尔访问,因特殊机缘得以在直升机上俯瞰雪山,看到了“纵横千里的深度和一望无际的广度”,这个视觉经验令他“对山的博大、深远产生了崇高、敬畏的心理”,视觉冲击产生了心灵的震感和感悟。在这样一种“悟道”式的体验之后,许钦松毅然决定开始全副精力地研究和创作山水画。不仅如此,雪山悟道之后,许钦松对自然的喜爱、敬仰之情衍生为仁爱之心,使他的环境意识得到了很大提升。在两会等重要场合,他以实际行动不遗余力地倡导环境保护,对自然山水的爱护之情溢于言表。

  第一个问题:与古人画山水是为了修身这个传统不同的是,许钦松画山水不完全是为了修身。他常常强调现在人们画画一定要展示出去,要有最后的展示才算是绘画这个行为的最后结束。也就是说,没有被欣赏到的绘画是不完整的。这个观点和古代绘画的修身传统是不同的,古代知识分子画画是为了修身,正像开放在峡谷中的兰花一样,即使没有人知道它也是有意义的、芬芳的,画画的意义正是如此。正如宗炳一个人在山中隐居,他画出了山水,只是为了自己“澄怀味象”“以神法道”,而不是为了展示给人看。许钦松强调的展示是艺术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不单单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修身传统了。第二个问题:进入当代之后中国山水画的正当性问题,当代中国人为什么去画山水则是需要画家们为之奋斗、找寻的山水画的新价值,许钦松先生正是走在这个寻找之路上。

  许钦松的山水理想

  凡是看过许钦松山水画作品的人,一定会对他作品的气势磅礴、恢宏神圣印象深刻。许钦松山水画精神是“圣洁山水”,多画无人之境、蛮荒之野,把山水推到人们可望不可即的境地。他认为,人类“精神要有一个安顿的地方,一个可以得到抚慰和安宁的乐园”(许钦松著《山水画的功能以及与生活的关系》)。画出这样一个人类圣地就是他的山水理想,不仅是可以容纳中国人的精神也可以容纳世界各族人类的精神。他所有的艺术方法、技法和手段都是为这个观念服务的。也就是说,他把他在雪山悟道中所领悟的精神和对传统精神的理解贯彻到山水画创作中去。

  许钦松的山水画艺术如此独特。是与他的个人特点和艺术经历分不开的。他的艺术生命成长在岭南画派的影响之下,岭南画派的革新精神深刻影响着他。青年时期接受的高强度的正规绘画训练和版画技法训练,给予了他进入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特殊资源,使他能另辟蹊径、面貌不凡。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许钦松在山水画创作上的诸多创新,比如说融合西方透视法的“环视法”、高度丰富的灰层次的营造、金石味的刀法入画、西方绘画光色传统的运用等。这些观念和技法都是他在多年的绘画创作和版画生涯中所研究出来的。这些创新有些来自中国传统,诸如以中国的散点透视来吸收西方的焦点透视、金石入画;有些来自西方绘画的优秀传统,诸如灰层次的运用和光色传统。岭南精神的继承使他并不局限于传统中国画的范畴,赋予了他充分的革新气质;扎实的绘画基本功和高超的版画技术使得他能深入地理解西方艺术精神和绘画的方式、方法,使他向融合西方绘画的优秀传统这个中国近现代绘画发展的原动力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许钦松绘画作品气质的精神内涵。

  因此,从许钦松的山水精神和他采用的方法来看,他是在寻找中国山水画现代转型的路径。中国山水画的现代化转型早在清末就已经开始了,岭南画派引领了中国画现代性转化的运动。改革中国画的逻辑背后是我们面对了同样庞大、杰出,并且又异质的西方艺术传统。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个优秀传统,这是近现代中国画转型的最大问题。许钦松先生有选择地继承了一些中国传统价值,吸收了西方绘画的优秀传统。对最为核心的中国画种山水画展开了大革新,为当代山水画前行提供了一个鲜明的例子和典型。

  基于此,同为中国画的爱好者,饶宗颐先生大加赞赏的是许钦松先生山水画所展示出来的精神气质,对山水画发展做出的努力和高超的技术。建议许先生在融会贯通西方艺术精神之后要重新塑造中国艺术的新精神,重新在传统中找寻新价值。的确,虽然经过长期的钻研和努力,许钦松先生山水画有了成就,但他依然背负着中国山水画前行的使命。

  (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中国思想与绘画专业博士,安庆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杭州佛学院艺术院美术理论教师)

  人物名片

  许钦松,1952年生,广东澄海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8年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跨世纪之星”荣誉称号,2007年当选当代岭南文化名人50家。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中国画学会顾问,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广州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并担任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艺术顾问,2012(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艺术指导委员会艺术顾问。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