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广州举行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有专家透露,在对民营美术馆进行摸底调查时发现,不少画廊冠美术馆之名,行买卖之实。画廊此举是为了避税、营造学术性假象的趋利行为?抑或是在现有状态下,有抱负、有理想的画廊本就充当着美术馆一部分公益性的职能?本期品味就此采访了业内艺术家,且听专家揭开画廊伪装美术馆”的“难言之隐”。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刘丽琴
正
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策展人 徐子林——
伪装成美术馆或为增加
学术性和信任度
在现阶段,相比一些空壳的美术馆,作为一个有艺术史理想、有学术抱负、有社会责任感的画廊,和美术馆的区别和界限,只是时间和实力的问题。是否有学术价值和含金量,关键看内容,顶尖的画廊在这点上甚至可以超越美术馆。
我们先来理清一下二者的关系:画廊和美术馆之间有很微妙的、可以相互转换的关系。比如古根海姆美术馆,它在最初创立的时候是古根海姆的一家画廊,因为其创办人有抱负,对艺术史有自己的理想,于是转型成美术馆。因此,对于画廊,我的定义是它有自己的标准:1.挑选艺术家和艺术品;2.推广艺术家和艺术品;3.向藏家提供符合艺术史逻辑的价值观。这三点分别指出了画廊的核心要素:判断力、功能性和价值观;而美术馆在硬件条件上需要有固定场所、固定的藏品、专业的管理者,其所属的非营利性表明:法人成立了美术馆,藏品一旦进入美术馆,就不属于私人,而是属于社会,将来如果美术馆经营不下去,面临倒闭,美术馆里的藏品要作为公共财产上交国家。因此,真正的美术馆在实际运营上也做不到规范,挂着美术馆牌子的画廊更做不到。画廊之所以伪装,可能是认为美术馆可以给购买者带来权威性、学术性或者信任度的感觉,而画廊似乎欠缺。
事实真是如此吗?其实有没有学术价值和含金量,还是要看你具体做了什么。有很多画廊做了超越美术馆的事情,比如我们发现,上海的当代艺术家,尤其在艺术史上取得了一定地位的,基本都是香格纳代理的艺术家或者在香格纳做过展览。这说明这个画廊的判断力很准,很多美术馆反倒做不到这样的学术性。
判断一个美术馆的好坏,关键是看藏品。美术馆一定要有藏品,有研究的课题,推出有关自己藏品的展览。比如,最近北京香格纳画廊推出的“卢浮宫计划”,展出曾梵志以卢浮宫所藏的名画、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为母题进行再创作的作品。这个展览去年在卢浮宫展出过,卢浮宫将曾梵志的作品与历史名画一起展出,让当代的艺术家跟卢浮宫的藏品进行对话,让现代人和古代人对话。但中国多数的美术馆多半没有藏品,不过对于中国民营美术馆这样的状况,我认为正确的态度是不去批评它,而是反思。
艺术批评家、中国美术学院博士 闻松——
对行画廊之实的“美术馆”应理解其合理存在性
以美术馆的名义,行画廊之实,情况确实不少见,一般在艺术区做的美术馆,大部分都是画廊。
像798很多美术馆,没有美术馆功能性的公共平台、文化展示,其实都是画廊。这些挂着美术馆牌子的画廊,可能最初是以基金会的项目成立的,但其后推出的画家却是以画廊的名义推出。一些美术馆的馆长在公开场合毫不讳言地说自家美术馆展览的销售情况如何。甚至我也看到公立美术馆出租场地明码标价,展览的作品在展期就标示红点表明售出。这些现象也许更有利于把艺术品推向市场。人们普遍认为,在美术馆欣赏艺术品的氛围让人更有购买的冲动,对美术馆的作品更有信任感。但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公众对美术馆的认知,包装成美术馆的画廊也有点变味。但我觉得用“伪装”形容这些画廊失之准确。
现在的画廊也都模仿现代的美术馆,展览空间和氛围与传统的画廊不一样了,越来越多的画廊空间越来越大,艺术家作品尺寸也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但我想,任何时代都有平庸和优秀的画作,画幅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小而精致的画同样有张力。但中国的藏家、投资人有一个不好的习惯:以尺幅来论价钱,尤其国画就是以平方尺来论价格,很不正常。
而随着大规模城镇化的改造和建设,大型的、现代的画廊和美术馆也多起来,但有没有考虑当地是否具备了充分的文化土壤和艺术生态?有没有学术支持?如果美术馆不能进行后续的研究、典藏、宣传教育等功能,只能以出租场地、销售艺术品来维持生存,把美术馆的功能削减到画廊的境地,对美术馆而言就是缺憾;而如果画廊能以美术馆的方式生存下来,也就是“美术馆”了。对于这些行画廊之实而徒有其名的“美术馆”,先不要去指责,而是理解其合理性,当很多公立的美术馆也要靠出租场地“创收”才能活下去、当作为文化亮点的公立美术馆没有充足的经费而成为空壳的情况下,私立美术馆和商业画廊想要维持生存,其不规范也就可以理解了。
反
北京元典美术馆馆长、策展人 梁克刚——
伪装成美术馆无法
解决画廊深层问题
画廊伪装成美术馆进行经营,这种情况在中国非常多见。我认为大家还是要清楚美术馆和画廊的区别。画廊做不好要分析自身的深层原因,伪装成美术馆,装得高、大、上,也不能解决问题。
画廊和美术馆之间有着清晰的界定:画廊是靠艺术品的交易来赚钱,是商业机构;美术馆是非营利机构,相当于NGO的做法,一旦注册成功就成为公益机构,被赋予接受捐赠的资格。即便赚了钱也不能拿走,不能分红,财务是要接受民政局审计的;而画廊老板是商人,开画廊好比私募基金,炒股票。二者都需要找钱、需要经营,但出发点和终极结果是不一样的。因此,画廊和美术馆的从业人员也有本质区别,画廊从业人员要求其有营销能力,美术馆从业人员要求具备学术专业、有研究艺术的能力。
而许多画廊一开始注册就是文化公司,却挂着美术馆的牌子,做着画廊的生意。这样做一是因为很多人认识不清,行业划分也是糊涂的,包括中国的国家美术馆做的展览,艺术家直接在里面卖作品,这其实非常可笑;二是故意利用这种混淆不清来“挂羊头,卖狗肉”。
中国画廊业出现经营不善的问题有很多种,比如国外的画廊都很小,做画廊的人可能最开始是经纪人,赚取的是中介费。等到他有固定的藏家,才去找固定的空间做策划展览,一步步做起来的。中国的画廊业很多人是行业外的,听说艺术品火了,就贸然地进入到这个领域。而且中国的画廊老板有点好大喜功,模仿的对象是美术馆,做画廊的时候空间也往往很大,雇一群人,经营成本很高。没有艺术家资源、藏家资源,没有一个行业积累的过程,进入画廊业的动机也是把它当作一个新的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旦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就没有信心了。
从个人经验出发,我对经营不善的画廊的建议是:问问自己,是不是好大喜功、投入太大、费用太高;有没有扎扎实实去发展客户;做的专业度够不够?有了精准的定位、鲜明的个性、诚恳的姿态,这样的画廊不需要去伪装美术馆,也能做得好,受人尊敬。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画家 王华祥——
画廊伪装美术馆
不过是追求学术幻觉
画廊的画多半是跟着市场的风向标走的,由于买家的心理往往是投资者心理,画廊就不会从艺术的本体出发,这些被选择的作品就有可能很差,差作品被炒高,带坏了风气,当行业内的批评家、画家都不在乎艺术的好坏,就只好靠价格来产生价值的幻觉,靠美术馆的牌子来产生学术的幻觉,这就是画廊伪装成美术馆的原因所在。
画廊伪装成美术馆,一般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国立美术馆的藏品水准不一定很高,在商业大潮下,其出租的展厅里展出的作品也是非常商业化的。同时私立美术馆越来越多,但民营美术馆很难注册,因此很多挂名的美术馆其实没有合法性,其背后的名称可能是一个有限公司、一个艺术中心,在实际经营中可能也得不到一些惠税政策和其他支持,只能靠自己的资金来维持,势必比较艰难。因为是非法的,对名称的严肃性就不会负责。虽然以美术馆的名义卖画,很多人都心知肚明,它其实是一个画廊;
二、美术馆有学术形象,画廊借美术馆的外衣掩盖其商业味。
不过,我认为,美术馆如果没有自己的藏品,号称美术馆却不买画,那么你不要相信它是美术馆;而一个画廊不仅买卖艺术品,同时也是爱好者、收藏者,它叫什么名字,我觉得不重要。画廊的经营者和艺术收藏者,如果对于艺术的态度,不仅仅是作为投资,那中国艺术的环境和市场才会是良性的。
很多卖画的人根本不懂画,也不喜欢画,很多投资艺术的人,公开地对我讲,他对画根本没兴趣,这些人介入艺术行业一定是不负责任的。一件艺术品如果放在商品的位置上,该存在、该淘汰、该降价、该廉价、该昂贵,这都是需求的选择,通过过度包装做出来的价格和名牌,其被撕破也是迟早的。而不管艺术市场遭遇何种问题,我始终觉得最核心的问题是艺术家的创作问题。因此,艺术家的严肃创作、画廊负责任的经营、艺术品市场的诚信,都是缺一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