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的上海展览中心,人潮熙熙攘攘,一场名为“设计上海”的展览正在这里进行。在那些参展的设计师中,有相当部分是中国的独立家具设计师。
“中国设计”已经是一个随处可以听到的热门词,只是这个词目前常常是和时装领域联系在一起。独立家具设计师虽然得到的关注还不多,但整个群体的规模和他们的作品数量,这些年正在快速增长。
“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具)设计师正跳脱出西方设计的主导影响,用传统遗产结合西方潮流的方式,创造着大量让人惊艳的产品。”英国设计策展公司Media 10兼设计上海(Design Shanghai)展览创意总监Ross Urvin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时装和艺术市场的火爆之后,设计师品牌家具将成为下一个中国设计市场的消费热点。”
基于这种判 断,Ross Urvin就职的Media 10公司从去年起,开始在上海举办“设计上海(Design China)”商业展览活动,邀请来自全球的设计品牌、建筑师、设计师、房产商、商场采购人员和私人买家参与其中。今年的“设计上海2015展览”,在3 月27日至3月30日举办,有300个国内外设计品牌参展,其中中国设计师品牌超过了30个。
一些家具采购商对中国独立家具设计师的兴趣也逐渐浓厚起来。“从采购的角度看,我们肯定会优先去联系国外知名的设计师,但因为他们有名,所以作品曝光的机会太多,看多了也会觉得无聊,”一位不愿具名的高端连锁书店商品采购经理对界面新闻记者说,“于是,我们现在也希望发掘出更多的本土设计师。”
陶海悦和翁昕煜就是这群本土家具设计师中的一份子,他们都曾在德国柏林留学,一个学习艺术,一个学习设计。2014年毕业后,两人一起创办了以柏林为基地的“Yuue”工作室。在设计上海2015当代设计展区见到二人时,他们正在向一位参观者介绍一款用木桩、定时器和锯子做成的挂钟。
“它叫作时间杀手(Time Killer),”陶海悦指着那个被锯子按照秒针频率来回锯割的木桩说,“半年到一年,这个木桩就会被锯断,那么这段时间就结束了,这个钟也就报废了。”
带着这只一直在自杀的挂钟还有其它一系列“概念先行”的设计产品,陶海悦和翁昕煜已经参加过德国科隆家具展和法兰克福春季消费品展,只是那两次他们还都是以青年设计师的身份参加展览的竞赛单元以求取关注。而这一次参加设计上海,两人则是以Yuue设计工作室创始合伙人的身份,带着产品正式参与商业展会。
但参加了几次展会之后,设计所能带来的满足感对二人而言有了根本的改变。
“刚毕业的时候,有曝光和报道就会觉得满足,”陶海悦说,“但这种满足是一时的,因为如果工作室要有序地发展,还是需要做好商业化准备,才能有收益。”
设计要当成真正的产品来卖,量产问题几乎是每个独立家具设计师都会遇到的大难题。
去年10月底,设计网站WIRED Design曾经联系Yuue,希望能批量预订一款名叫Balance的台灯——利用跷跷板原理,只有把手机固定在一端,灯泡端翘起才能发光的台灯。每年 圣诞期间,WIRED Design都会在纽约开设的临时商店WIRED Store备货,这家小店在纽约相当有名,曾经出售过不少知名设计师作品,常有好莱坞明星光顾。但由于台灯没有现货,留给Yuue的备货时间又太短,对方取消了订单。
“如果我们的产品也能在那家店里销售,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很高的荣誉,也会是个很好的机会。可因为我们的产品没有量产,这个机会就没有了,只能等到今年再看有没有合作机会。”陶海悦再说起这件事时还是一脸的遗憾。
Yuue工作室现在开始尝试销售设计产品,采用的出货流程是,接受订货,收取定金,再拿着定金去找厂商生产,之后等1-2个月的时间完成产品的交付。
“我之前在北京有遇到过一个很好的设计师,他的作品很有趣,可当我开口询价时,却被告知这款设计没有量产,当时我就想这个设计师还没有做好准备。”“设 计上海”创意总监Darrel Best从买方的角度向记者讲述了另一个类似的故事,“一个设计师首先应该想好到底是要把设计商业化,还是只是因为喜爱设计而做设计。”
好看、有意思的设计会吸引消费者购买设计产品,而买手和采购人员还会看重设计的故事性、独特性还有和店铺整体风格的匹配程度。但这不是全部,一个设计产品背后是否有能持续发展的成熟团队,同样重要。
“很多设计师家具和产品都是手工的,没有办法量产,所以也就没有办法持续地销售,那么我就会觉得这个产品不那么合适。”那位连锁书店的采购经理说,“而 且我们也会考虑品牌的持续性,如果好的设计只是昙花一现,那么设计师和我们之间只能有短暂的合作,对于双方都是很遗憾的。”
不过,也有一些独立家具设计师在更早阶段便意识到了量产的重要性。
“对不起,棕色的已经卖完了,黑色的可以吗?”这个下午,在离Yuue展位的不远处,”意外设计”创始人黄国栋一直重复着这句话来回应顾客热情的询问。实际上,在设计上海4天的展览时间里,意外设计的展位几乎没有冷清的时候。显然,意外设计和Yuue的路线不一样。
“我们做设计一开始就定位在要可量产,因为我们是设计创业,既然我们不是设计服务公司,那么最终就是要卖产品的。”黄国栋说。
有了清晰的目标以后,黄国栋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找到一家靠谱的合作工厂——在采访中,设计师们都说“找到一家靠谱的工厂,真的很难”。
国内的工厂早就习惯了外贸出口订单的模式,更愿意去接那些工艺相对简单,数量能够以万去计件的产品订单。而且也只有这样,工厂的成本才可以有效控 制,从而追求一点薄利。所以面对设计师家居产品的订单时,大多数工厂都会一口回绝这个麻烦,而即使有工厂接了单,工期长、质量差、收费高的问题也不可避 免。
在黄国栋成立个人品牌的第4年,他不得不选择入股一家工厂来解决一系列棘手的问题,保障生产。
“其实一直在摸索,直到去年才理顺了这件事。既然找了很好的工厂,却在时间和品质上仍然不能形成很好的配合,那么就只能走这条路了。”黄国栋说。
从2010年意外设计正式成立,到去年底入股工厂,生产水平上了一个台阶,黄国栋在摸索中花了时间,也花了钱。他又举了一个例子:“第一年什么都没有做出来,光是做模具和不断地做产品试验就花掉了三四十万,以前我做室内设计师积攒下来的钱就这么花掉了。”
但是,并不是所有设计师都有这样充足的资金去不断试错,对于刚从学校毕业的陶海悦来说便是如此。
“有很多人是靠之前做乙方设计师积累的资金,有的是家里出钱,也有人很幸运地找到了投资人,但投资人真的不多。所以,我们现在打算靠提供咨询服务来养活自己,维持我们概念性作品的生存。”陶海悦说。
没有充足资金意味着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不得不做妥协,比如,有些材料比较贵,那么为了控制成本,设计师就会考虑选择价格更低的替代材料;也比如,有些时候设计师做了一个模型,在试验到差不多的时候就会“将就着”送去量产。
更常见的情况是,很多独立设计师会选择设计和生产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并靠售卖这些产品迅速回笼资金。独立家具设计工作室“一样一生”在参加设计上海的4天时间里,基本卖空了带去的所有产品。设计师冉祥飞告诉界面,“一样一生”有量产的设计都是“根据市场来的”,他们很少接受预定,只“择优生产”有销路的产品,基本都是做多少卖多少,然后再把卖产品赚到的钱投入到下一轮的生产中。
除了有目的性地生产,开拓销售渠道也是设计师资金回笼的重要一步。
“很早的时候,大家会觉得中国人选择商品的渠道并不多,像买家具可能就是家具城,但现在有网店、买手店,还有很多国外品牌商场的进入,选择范围会更广。”陶海悦说。
如果说量产问题设计师还能通过各种途径解决,那么中国缺乏出售独立家具产品的买手店——这是整个独立家具产业链下游,则是他们没办法改变的现状。这些买手店大多集中在海外,无疑增加了中国独立家具设计师接触更多买家的难度。
“我们已经联系好了一些欧洲或者美国的设计品店了。我们之前还考虑在柏林当地找一些设计品店去推销,自己拿产品目录去问他们愿不愿意来代理我们的东西,但这件事情一直都没来得及做,可能这次回柏林回去做。”陶海悦向记者说起Yuue的未来发展计划。
网店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设计师需要销售渠道的问题,它能有效地聚拢分散在各地的消费者,也为设计师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销售场所。但如果作品能在“有品位”的买手店或是一些大型书店和百货公司里上架,显然对于宣传和销售都能有所帮助。
不过,想要让自己的设计被高端商店选中,中国设计师们需要在设计风格上找到突破口——在这次的设计上海展览中,中国设计师对于木材和中国风元素的偏爱格 外明显,比如“一样一生”做的是瓷器,而“意外设计”的作品主题则是水墨和原木元素。前述的那位书店采购经理也直言,比起海外设计师,中国设计师的作品风 格相对模糊,想要在整体风格上做出区隔,还需要时间。
设计的雷同让盗版也成了设计师产品商业化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一个好的作品在公 开亮相后的一周,很可能就会出现售价更低的仿版。在法律更健全之前,设计师有自己的应对,黄国栋用自己的经验为例,表示提高设计复杂度从而提高山寨货的制 造成本会在短期内对控制盗版有帮助。但他强调,归根结底,还是要有源源不断的好作品,那么即使有仿版,也不会对品牌和设计师造成根本性的伤害。
“现在有一种趋势,就是大家开始慢慢注意一些中国独立设计师的作品,我觉得这个市场会慢慢大起来。”陶海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