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肖斌
“先建立观念和收藏,再建馆。不要盲目和国外比,中国有自己的路,现在只要下一个决断。”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艺术史专家朱青生说。为了建立世界艺术博物馆,他已经呼吁奔走了20多年。
朱青生解释,从词源来说,英语museum一词源于供奉缪斯(muses)的神殿。缪斯是文学、艺术和科学精神的象征,博物馆就是“美之所在”。“但中文没把这个意思译出来,结果中国的博物馆都成了历史和考古的展示厅。”朱青生说,“其实卢浮宫就是法国的国家博物馆,艾尔米塔什是俄罗斯的国博,现在却被中国看做‘美术馆’。所以‘世界艺术博物馆’的定义是‘世界的视觉与图像’,一切人类保存下来诉诸视觉和感觉的场景和物品,今天都是艺术。”
在朱青生看来,建立世界艺术博物馆有三个目的:一是教育民众,二是表明中国对世界文明的态度并作出解释,三是对人类的未来进行设计。
朱青生认为,现在正是一个建立世界艺术博物馆的好时机,原因有三:
其一,全世界艺术史专家有意愿协助中国。
朱青生介绍,2016年9月15日,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这个每四年一届、有“艺术界的奥林匹克”之称的盛会,从1873年以来第一次在西方之外的国家召开。“这些专家都知道中国需要一个世界艺术博物馆,不同程度地表示愿意、甚至可以作为志愿者,帮助中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藏品。”朱青生说。
今年年初,朱青生在巴黎参加法国的国家艺术史年会,在与一位研究中世纪艺术的Heck教授讨论时,朱青生探问:“如果中国要建一个世界艺术博物馆,需要一些中世纪的藏品,您是否愿意帮助收集?”教授仔细想了想,回答:“如果中国要做,我能帮得上忙。”
比利时的老专家Simonet教授(中文名史蒙年,上世纪80年代曾担任驻华使馆文化参赞——记者注)还特别提醒,只要通过专业系统进行正常的收集就可以,中国千万不要进入世界拍卖市场参与炒作,否则博物馆尚未建立,艺术品价格已经暴涨。
其二,国家有能力、民间人士有意愿购买外国艺术品。
朱青生认为,一方面,出于文化建设和公民教育、特别是少年儿童教育的需要,建立世界艺术博物馆应该作为国家的项目来做;另一方面,现在有不少民间人士有购买外国艺术品的能力和意愿。
朱青生曾经得知一批藏品,如果国家出面整体购入,不超过4亿元人民币可以购得,其中包括几张莫奈(法国印象派代表画家——记者注)、几张米勒和库尔贝(法国近代现实主义画家——记者注);还有另一批藏品包含了文艺复兴时期一流大师的一般作品。这些画都得到过认定,收藏记录齐全,流传清晰。如果买下,一个世界艺术博物馆的绘画体系就能逐步建立。
“一些企业家,他们表示可以出钱共同建立一个基金,私人把有价值的艺术品买回中国,产权属于个人,但可以放在国家的博物馆里展出。”朱青生说,“中国无论是国家拨款还是利用民间力量,都有能力买到这批东西,而且对国家来说有意义,对国家和私人来说,也是很好的资产保值方式。当然,前提是商人不能虚高炒作,所以国家主持来做最好。”
其三,中国在迈向世界大国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重新解释世界。
朱青生说:“中国是一个大国,需要一个新的理念——向‘世界’展示‘世界’。在中国不仅要能看到中国,还要让人看到中国对世界的解释。建立一个世界艺术博物馆,展现在文明差异中如何实现和谐共处,这既要有长远计划,又要有现实操作。”
最后,朱青生一再强调:“建立世界艺术博物馆主要不是建房子,而是建立对世界文化的态度,对人类文明整体的观念,具体的,就是建立艺术品和相关环境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