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武英
这两天,流传在微信朋友圈中有这样一个笑话,一辆挂着“带路”牌子的“黑车”盘踞在高速公路出口接活,常常受到交警的驱赶,后来车主灵机一动,把牌子改为“一带一路”,从此平安无事,生意兴隆。
这虽然是个笑话,但在“一带一路”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之后,“一带一路”这四个字已经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样被运用在各种语境。
先来看“一带一路”的版图有多大。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在陆地,它有三个走向,从中国出发,一是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二是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有两条,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在这样的版图下,首先孕育出来的是各种可以想象的商机,于是,企业家开始关注机械制造业、水泥、建筑,而普通民众也通过今年起死回生的股市,在所有具有“一带一路”概念的股票中,抛下自己的“赌注”。
相对民众对“一带一路”的热情,艺术圈对它的态度却冷静得多,该忙什么还是忙什么,比如拍卖公司纷纷为5月即将拉开的春拍积极备战,再比如龙美术馆迎来5年前就拍下的王羲之《平安帖》。
龙美术馆创办人刘益谦在五年前的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以电话委托的方式,从几千万开始,和几位买家角逐到两亿七千万,最后,这位被媒体从“土豪”、“大鳄”一路描述到“任性哥”的知名藏家,以直接加价五百万元的大手笔,让现场顿时鸦雀无声。最后,这幅王羲之的《平安帖》以2.75亿元的价格落槌,加上佣金,成交价高达3.08亿元人民币(6.1935, -0.0035, -0.06%)。
不过,让刘益谦意想不到的是,在交割的过程中,委托方由一人变为几人,直到今年的4月7日,在中国嘉德的协调下,委托方的物权才尘埃落地。据了解,王羲之的手书真迹因为时隔1600多年早已不存在了。现存世界各大博物馆和私人藏家手中的重要王羲之墨迹作品均为唐代或者宋代摹本。此《平安帖》经前代学者藏家品评,有人认为宋摹,有人认为是宋代米芾所摹,还有人则定为唐摹。此外,已知现存王羲之高古摹本共有九件十五帖,分别藏于中国、美国、日本各大博物馆。《平安帖》300年前被乾隆皇帝赞誉为“可亚时晴”,意为可与“三希堂”中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媲美。
就在艺术圈纷纷为龙美术馆迎回《平安帖》而纷纷点赞的时候,共同艺术基金执行董事王凯的朋友圈中却意外出现了和“一带一路”相关的字眼。
据笔者了解,生长于兰州的王凯,两年前就开始筹划带领几位艺术家从兰州出发,途径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西宁、甘南等地,直到今年,才得以落实,5月10日,这支艺术团体,将自驾从兰州出发,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穿越。
王凯说,本没有刻意与“一带一路”产生关联的一次艺术旅途,在即将成行的时候,遇到了“一带一路”的全面推进,真正应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景儿。不过,根据以往的经验,艺术家沿路写生,不仅是描绘风景,更多的是接触当地人文,很多艺术家写生回来后,艺术似乎不再重要,而是通过一路看过来,更多的是对人文、社会甚至生命的思考。
希望这次穿越之行,能给艺术界带来更多关于“一带一路”的全新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