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在中国的正统文化中是个另类,其发展逻辑总是与我们日常看到的艺术有明显的分野。如果以1979年北京星星美展作为中国现代艺术起点的话, 它已走过30多年历程。随着它不断发展,对其历史脉络的研究和总结也在不断展开。一些美术史类的著作和展览的方法论及观照方式多有雷同处,特别体现在对艺 术团体、潮流及风格的总结和评价上。因此如“泼皮”“政治波普”“艳俗艺术”等集合性概念多被引用,成为初入艺术人群认识艺术家的标签和钥匙。此识别和判 断艺术作品的方法无疑是个标尺,但也存在明显的弊端,即忽视了艺术家个案深度解析带来的文本化佐证。
我们知道,中国当代艺术是“文革” 后对社会反叛和试图对立的集体社会文化现象,在此前提下来讨论中国当代艺术就会与那些简单归类的艺术评述有显而易见的区别。后者虽然也对美术潮流和艺术风 格做出相应的界定,但这种界定是在对大量的艺术家个案剖析基础上得来的。单独的艺术家个案细节探讨和解析,而非群体性或潮流性的“江湖”界定就会为我们提 供多视角的参照基点。由此,我以为,唯有把当代艺术看作是个人在大的背景下独立的个体化独奏,艺术史家和策展人才有可能去做深入的社会学或艺术风格意义上 的综合或抽象论述。
当代雕塑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今天的雕塑与装置等艺术门类有渐趋模糊的势头,但雕塑艺术自身始终有其 明晰的界限。从30年前的“85美术新潮”运动开始,中国当代雕塑艺术以其独有的视觉张力和艺术语言显现出特有的光芒。“85美术新潮”的雕塑艺术成为当 年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一股清风,对中国社会的现代艺术启蒙曾发挥了重要作用。
吴少湘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雕塑界最为活跃和有影响力的雕塑 家。也是首位勇于打破时代禁锢,以强烈的视觉创燃点和精神爆发力令人振聋发聩的艺术家。其早期作品以简约、抽象的表现形式,赋予了作品崭新的内涵,尤其是 给抽象的形体以生命和运动的活力,加上独特、惊艳的造型图式和反叛精神,使得那个渴望新鲜事物、追求思想解放的年代人们的瞳孔因惊奇而快速放大。其独特的 雕塑语言和视觉震撼力使他成为“85美术新潮”艺术运动中最有代表性的雕塑家,与其他前卫雕塑家们共同开启了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先河。
“欲望景观——吴少湘艺术创作历程展”由今日美术馆和新加坡当代美术馆主办,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和我担任策展人,集中展示了吴少湘1982年至 2014年以来艺术探索的历程。大家既可以看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基本情况,也能看到90年代吴少湘移居奥地利后在海外不同时期的重要作 品, 这30多年来的雕塑艺术创作足迹,也是艺术家不断探索、刻苦创新的轨迹。
因此,这既是吴少湘个人雕塑艺术历程的回顾,亦是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发展的个案梳理。它将为人们在30年后的今天回溯“85美术新潮”运动提供一个深度的观看方式和广阔的思维空间。
(作者为《世界艺术》杂志执行主编、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