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青蓝
“年轻”,一个全球追逐的族群; “年轻”,一个全世界追捧的词。不管是Google, BMW, COCA-COLA还是淘宝,宝洁,因特尔都把“年轻化”作为企业百年大计的重中之重。然而,这个词并非各个行业都适用。
在某些领域,“年轻”意味着鲁莽轻率,没有经验没有人脉。比如艺术圈,这是一个很需要资历人脉积累的行业。记得刚入行时,也就是四五年前吧,行业追逐的都是大师大家,无论是画廊、博览会、Dealer,收藏家还是艺术家,关注的大多是行业内成熟的艺术家或作品。
入行后,我发现,其实上世纪80年代生人已开始慢慢成长,我们这代人开始渐渐掌握了经济的主动权。再加上这代人很多从国外学习回国,就算没有海外留学背景也享受了“地球是平的”的好处。对于我们来说,没有语言障碍,也没有文化障碍,因而可更多地在当代艺术领域里放眼全世界,也因而形成了“青年收藏家”这个新群体。
当然,他们的资金也许没有那么充足,选择作品也没有那么成熟。但让人欣喜的是,这批人会更多地关注同龄人,同龄艺术家。其实,一个年轻艺术家的成长是不容易的,需要经济上以及精神上的支持!因为年轻艺术家通常还走在摸索的道路上,如果没有合适的画廊代理,作品方向不多,没有买家,渐渐地,他们会因支撑不下去而放弃艺术。
从古至今,艺术家少年时多清贫,而成名或者作品卖出高价时本人已离开人世。所以,我觉得,其实现今大家慢慢开始关注“年轻艺术家”“年轻收藏家”,是个很健康的现象。就像奥运会前应该有青奥会一样,将来的大艺术家以及大收藏家都是从现在开始成长的。
三年前,我就自发组织了“青年收藏家”群体,旨在将五湖四海喜爱当代艺术收藏的朋友们聚集起来。定期进行各种各样的交流,分享收藏心得。也定期与艺术家聚会,或一起去参观画廊、美术馆的展览。每年,我们举办两届“青年收藏家”展览,将这些收藏家几年来辛辛苦苦收藏的作品展览一下。我欣喜地发现,大家非常乐意拿出自己的东西来分享。而把自己智慧与精力的结晶与大众分享所得到的喜悦,远比将这些艺术品放在仓库里有价值得多。
当代艺术更应注重“年轻力”,不懂青年文化,就无法谈创新,行业也不会很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