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
继2008年故宫尝试限流失败后,6月13日,故宫博物院再次试行单日限流8万人次的政策,并开始实行实名制售票。截至当天下午4点,故宫全天共迎来近5万游客,并未超过“8万”大限,不过网络预售门票数量大大增加,是平日预约数量的7倍多。
近年来,随着人们出游热情的不断高涨,大小黄金周不断演变为“黄金粥”,堵在高速,憋在景区。西湖断桥,人头攒动;华山变“人山”,万人滞留在“囧途”……世界那么大,大家都想去看看。这是一个人的情怀,也是一种向往。然而,游客人数超过景区负荷,恐怕世界再大,也没啥好看的。就拿故宫来说,今年清明假期游客人数达到9.9万,“五一”一天人数攀升至10万,近几年的游客数量比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等世界级博物馆均高出数百万人次。紫禁城内,摩肩接踵,皇城根下,人满为患,不仅降低了出行体验,各种吐槽、抱怨也随之而来,更重要的是,超过景区承载能力的游览,对景区来说就是一种破坏。因此,限制游览人数不仅仅是一代人的福利,更有益于后代的观赏,无疑大有裨益。
实际上,故宫限流主要出于对旺季游客过多的考量,限流本身对本地游客而言影响不大,大不了改日再去,对外地游客,尤其是已经规划好行程的出行者来说,弄不好就像一些小伙伴所担忧的那样,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因为限流与素未谋面的故宫失之交臂,岂不可惜?再加上对网络购票不了解,难免被拒在门外。因此,管理者更应从实际考量,一来加大宣传,完善购票流程,不让游览卡在“无知”上。二来更要做好分流,从票价上采取优惠措施,减少本地游客在旺季对有限资源的争夺,鼓励他们到其他景区游览,真正“还景于客”。只要有智慧,不愁没方法。
眼下,从逐年攀升的游览人数可以看出到故宫游览的需求是刚性的,而合理限制参观人数,错时游览,又是必须的。于游客而言,限流换来的是旅游品质的提升;对故宫来讲,限流可以缓解服务、安全等因素造成的困扰,应该说这是一种进步,但需要大家的理解。
文/张平 来源/每日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