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在农村地区,文物不仅仅是人们缅怀祖辈的器物,它更承载着一辈辈村民对于故乡、家园的记忆和情愫,成为维系村民乡情的纽带,是村民们的精神图腾。
近年来,随着古董热带来的市场需求,加上农村地区一直以来存在的治安薄弱、执法部门缺位等因素,农村地区文物被盗现象频发,很多承载着乡民记忆的文物就这样陆续流失、一去不返,而乡民们对于家园的美好感情也悄然遭到破坏,让人心痛。
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文物保护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对连州而言,这个话题尤其值得全市上下高度重视。
连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众多。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连州市普查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点共有413处。2011年6月,连州市评选出39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较高的代表性文物公布为第二批连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同时,经过省文物普查专家对普查登记文物点的价值评估,陈巷村遗址等332处被认定为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被收录进连州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名单。
连州文物众多,因此被偷盗分子的关注,连州农村地区文物被盗现象因此屡见不鲜。如何保护农村文物、防范农村文物被盗窃、被损毁?笔者以为,这一方面固然需要相关部门做好规划、明确保护对象,加强对代表性文物的管理和维护,加大侦查力度、严厉打击偷盗、贩卖文物等现象,另一方面,也需要农村文物所有权人增强防范意识和管护力度,警惕所谓古董收购商、文物贩子及陌生人上门踩点,谨记“财不露白”,加固门窗,离家外出或者晚上睡觉时做好“关门上锁”,对村里的异常现象多加留心、及时反馈、守望互助。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而农村文物更是一个永恒的家园符号,镌刻在乡民心中,成为乡愁的绝佳载体。加强防范意识、保护农村文物,不仅是保护祖辈传承下来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更是保护我们自己对于故乡、家园的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