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0年,正是宜兴紫砂壶名家时大彬、徐友泉、李仲芳群雄争鸣的明万历年间,荷兰人首度抵达中国沿岸港口进行贸易,他们从各地运来香料、银器,再换回中国的丝绸、茶叶及陶瓷。随着茶叶贸易的畅旺,也带动了宜兴壶及茶叶罐输入欧洲的商机。宜壶远销欧洲大约是在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中叶间,其后由景德镇的青花瓷器逐渐替代。外销的壶多以朱泥器为主,当时被称为“红色瓷器”(red porcelain)、“珠砂瓷”(porcelain rouge)、“钵开饶”(Boccaro葡萄牙语)。据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记载:在清康熙十八年(1679)曾有七箱朱泥茶壶由福建漳浦经雅加达运往欧洲。1680年另有由澳门出口的“320件花纹朱泥茶壶”,同年则有1635件茶壶运抵阿姆斯特丹。其中所谓的“花纹朱泥茶壶”即是指本展品这类贴饰中国纹饰的红色宜兴朱泥壶。
清初时期,宜兴地区曾有为时约50年的期间,出现一批小作坊,专门产制外销欧洲的朱泥器,其形制、装饰皆迥异于传统紫砂壶,主要特点为:(一)大多以浅色朱泥制作,紫泥或黄泥少见,因壶身多数贴有泥片,所以明针功夫并不特别讲究,这也使得其胎质与销往闽南、潮汕,要求器表红润的朱泥小壶在胎质上有微妙的差异;(二)在中国封建社饰,反而尽其所能地添加上极具中国风的装饰,因为这才是西方人眼中,来自神秘中国的“钵开饶”。总之,诚如乔克博士所言:“宜兴炻器(stoneware)的西传并不是偶然的,它在中国外销货品中有着独特的地位,而且是特别烧制来迎合欧人或荷兰人的品位。”
本器容量极大,殊为罕见,尤其是采用不易成大器的朱泥制作,益增其难度。其形制缘自西藏的金属酒壶,藏语为“多穆”,多穆壶是满蒙少数民族盛放乳汁的一种器皿。流行于元代,器型似竹简,壶身前有流,后有把,有盖,器身有凸弦纹装饰。紫砂壶形制中亦有参酌多穆壶式,壶身一般以贴泥技法装饰,制作较精美。此器做松纽、竹嘴、梅把,器身以贴泥手法满饰梅枝竹叶。在中国人眼中,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是为“岁寒三友”,南宋马远有《岁寒三友图》,可知此喻早见于宋代。以此佳例入壶,显然是当时陶人为了迎合西方市场,所创作出的“中国风”茶壶,这也为紫砂发展史留下具有历史意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