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作为一种富有艺术性的手工制品,蕴含一种情趣,其灵魂可以说是文人趣味。宋代诗人苏轼住在宜兴时,就喜爱一种提梁式砂壶,即“东坡壶”。至明代,出现了供春壶,供春原是文人吴颐山的书僮,多年侍读,受到文人习气的濡染,刨制出造型新颖、胜似金玉的“供着壶”。时大彬则改前代的大壶为精致的小壶“干奇百状信手出”,风范一变。这也是与大彬游历娄东时,多与陈眉多、王世贞等文人名士交流有很大关系。清代名手杨彭年,干脆与文人陈曼生合作,由陈设计式样,杨来捏制,再由陈于壶身刻制书画,最终入窑烧制成壶。难怪后世将杨彭年所制壶称为“曼生壶”。此后,不少书画名家都有亲镌书画的壶器。
紫砂陶刻是紫砂与其他艺术相融合的,诗、书、画、印常常作为壶的画面构成因素紫砂陶刻的刀法主要有双刀直人法、单刀加刀法、三刀法(由双刀直人法和单刀加刀法演变而来)、沙地法、冲刀法等等,而双刀正入法和单刀侧入法是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两种技法。双刀正入法是指两面用刀起底,刻出的底面为三角底、平圆底、沙地自然形底等,犹如碑碣石刻,比较端庄严谨。单刀侧入法则运刀需胸有成竹,下刀可轻可重,虚实结合,恰似信马由缰却自然流畅。
紫砂陶刻的刻绘形式主要有五种,分别是素刻、阴刻、阳刻、描黑以及通身刻绘。素刻是指直接用刀刻绘后而不加任何颜色的装饰,这种方式是选刻绘后烧制而成。阴刻是作品刻出来的效果是凹下去的效果,可想而知阳刻就是刻绘效果是凸起来的。
描黑则是指在素刻之后对刻绘的图案描绘一种叫聚丙烯的人体彩绘所用无毒颜料。最后的通身刻绘指的是壶身与壶盖的刻绘组合起来是幅完整的画,两者刻绘是相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