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砂器历史久远,早在乾隆时期,平定砂锅就因被皇帝题咏“龙”字而名闻京师。民国年间,平定紫砂曾在陶瓷界占有一席之地,堪与宜兴紫砂媲美。此时期,平定县官也都留意砂器,志在改良。王子良仿制东瀛砂壶;朱子钦升任冀宁道尹后,将改良事宜委托给继任者吉廷彦。
时任平定知事的吉廷彦肩负重任,倍感压力。在他看来,“平定各种沙壶虽亦形式改观,然颜色翦陋,终不脱瓦缶旧容,参列时品,总觉形秽。”吉廷彦认为改良之所以成绩不大,原因在于“风气初开,人民于各项工业多不能贯注全力”,遂决定由官方发起,筹建平民工厂,并聘请宜兴陶器工师来平定授艺。
1914年,朱子钦趁赴浙江采购桑籽之便,绕道宜兴,延聘利用公司李宝贞、杨阿时、朱庆生、吴云根赴晋,悉心指导新一轮陶器改良的试验。宜兴工师到达平定后,“亲赴四乡,实地考查,采取矸矿,筑炉烧炼”,但因火力太猛,结果不尽如人意。于是开始二次改良试验,另筑新炉,重用煤烧,所烧物品“不但无多损伤,抑且颜色鲜明,不亚于南制陶具”。然好事多磨,该次试验仍有不足,“试制各种陶质茶壶,一经热水灌注,色变灰黑”。吉廷彦遂亲自挂帅,与工师悉心专研,发现茶壶注水变色的原因。“此种矿苗,含有别项杂质,周身蜂房,呼吸相通,既经火炼,毛孔仍在,所以注水有渗漏之虞,受热黑灰之态,致病之源,实由于此。”之后,“又采回矸矿多种,分类试验,所制物品,悉臻完美,绝无渗漏变色之虞,比较江南出品,颇不低逊”。经过三次改良试验,平定紫砂得到政府认可,吉廷彦也因改良紫砂有功获“一等金质奖章”。
1915年,平定紫砂改良大获成功,募股过半数,开工条件基本具备,当年7月1日正式开办平民工厂。嗣后,平民工厂屡有修建,在场院之南凿井一眼,上建茅亭一座,取名“甘泉”,规模臻于完善。平定紫砂经过改良后,色泽鲜亮,造型美观,广受欢迎,由此带动了当地紫砂的兴盛。
民国平定紫砂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的生产者是平民工厂,平民工厂属于官办性质,所请技师全部来自宜兴利用公司,因此产品不脱宜兴紫砂的影子。此时期产品以瓷壶花瓶等实用器为主,除少数精品外,大多造型单一,装饰简略。但所聘工师当时正值壮年,技艺娴熟,根底扎实,所制器物式样中规中矩,刻绘不多却情味隽永。后期,平民工厂改良试验的成功,使平定紫砂面貌焕然一新,加之政府对实业的奖掖,平定绅商纷纷集资建厂,平定紫砂渐趋繁荣,此时期产品的种类更加丰富,除继续生产日用品外,还烧造陈设器,成为社会名流馈赠的佳品。装饰技法更加精巧,刻工日趋精湛。
民国平定紫砂形成了一些自有的特点。从泥色上看,平定紫砂仅有红白两色,有别于宜兴紫砂的色彩缤纷。红泥在平定工匠手中,被锻炼得油润发紫,宝光可鉴。白泥为南省少见,更成为平定紫砂抗衡同列,取得优胜的法宝。从造型上看,平定紫砂多延续传统,少见当时流行的新奇样式。不过最简单的造型,却最能反映匠人的功力,圆器婉转流畅,方器挺拔劲朗,极好地体现了匠人的造型能力。从装饰上看,平定紫砂崇尚“绘事后素”的审美观,抟泥塑形,略施刀工,绝少堆贴巧染的作风,题材上喜用当时流行的金石书画。
民国时的平定紫砂都体现出一贯的风格。
一是素。平定陶器只有红、白两色,有别于宜兴紫砂的多彩缤纷。红白映衬,相得益彰。以白泥壶泡祁门红茶,以红泥瓯啜西湖龙井,将泥土的本色发挥到淋漓尽致。个中风味或许正是平定陶器独步当时的秘密。
二是雅。在改良的初期阶段,平民工厂就延聘名师,将宜兴紫砂的优良经验,以及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赋予到平定陶器中来,从而奠定了平定陶器良好的审美基础。无论器物大小,都有适合的装饰方法,所选装饰题材,很能与器物的功用相契合。小者如红泥瓶,瓶身娟秀小巧,红润可爱,饰以几只风竹,更觉清雅。大者如博古人物瓶,通体满饰图案,繁而不俗,诗画相配,可堪雅玩。受当时好古习气的熏染,平定陶器喜欢用金石古文装点器物,以增加对文人士绅的吸引力。
赵凡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