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石的定义
猫眼石,又称“猫儿眼”、“猫睛”。是珠宝中稀有而名贵的品种。猫眼石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猫眼石因“猫眼效应”而得名。在所有宝石中,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有很多,但在国家标准中,只有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才能真正称为猫眼或直接称之为猫眼、金绿猫眼。其他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必须在“猫眼”二字前面加上宝石名称才可以。
猫眼石辨识
猫眼石的质量评价可通过颜色、眼线的效果、匀称程度、重量等几方面进行。
1、眼线:最好的猫眼线,应该是狭窄的,界线清晰,并显活光,并且位于宝石的正中央。关于眼线的颜色,有人喜欢银白的颜色,而有人则偏爱金黄色的线,而绿色和蓝白色的线,较为受冷背景形成鲜明对照,要显得干净利落。眼要能张得大,越大越好,合起来要锐利。此外,乳与蜜的效果必须存在。
2、颜色:较强的淡黄绿色、棕黄色(蜜黄色)是猫眼石的最佳颜色,绿色与蜜黄绿相比,绿色的价值略低一级,略深的棕色体色如显得突出,其价值将比绿色还低一级,很白的黄色和很白的绿色,价值就更低一些。绿色的品种可以与亮棕色卖到同一价格水准,最差的颜色是灰色。
3、重量:在合理加工的前提下,重量越大,价值越高。
目前市场上销售一种由玻璃纤维制成的猫眼石,有红色、蓝色和褐黄色,其中褐黄石品种有些类似于天然猫眼石。区别在于:人造猫眼石在弧顶端同时出现2-3条亮带(天然者仅一条);用放大镜观察人造猫眼的两侧可见六边形蜂窝状结构;人造猫眼硬度低,5左右,相对密度,为2.64左右。
4、匀称程度:匀称程度也是评价猫眼石的重要因素,为了充分利用原石,宝石工匠常常把猫眼石的底部留的很厚,以致难以合理地镶嵌。有时保持适当厚度,会提高宝石的整体美观性。但过分的大厚底,则明显是为了增加重量,多卖钱,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使宝石失去完整的美观性,加工镶嵌也较困难,因此得不到消费者认同。
猫眼成因
猫眼产生的原因,是在于金绿宝石矿物内部存在着大量的细小、密集、平行排列的丝状金红石矿物包体,金红石的折射率为2.60-2.90,由于金绿宝石与金红石在折射率上的较大差异,使入射光线经金红石包体中反射出来,集中成一条光线而形成猫眼,当金绿宝石越不透明,金红石丝状包体越密集,则猫眼效应越明显。
猫眼与其他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