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平先生收藏黑皮玉器10多年,与其说他悉心收留了这些远古来客,不如说他一直在它们中间生活。一个民族在发达兴盛的年代为什么会突然消失?一种先进的文化为什么没有留下自己的足迹?随着黑皮玉器引发的考古热、收藏热,业内专家、学者的关注度和兴趣越来越大。
20个世纪90年代初期,在收藏品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黑色石器,造型或是动物、或是人物,或是一些难以说清楚的几何器型。从这些石器身上可以看出岁月流逝的痕迹。
经过仔细观察和细致触摸,可以发现“黑皮”其实是由两部分构成:上面一层触感较为粗糙的应为“黑壳”。其黑色皮壳是经过数千年的埋藏,在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玉器表面因物理、化学变化所产生的“沉积”。它完全是大自然的杰作,与埋藏地点的湿度、温度、压力、酸碱度等自然条件有关。所以几乎没有一件黑皮玉器的皮壳是一样的。紧贴玉器本身,均匀地覆盖着一层光滑而温润的黑色表皮。与表层皮壳触感完全不同,大概是我们的祖先出于某种需要在玉器表面涂抹构成当然,只是猜测。
因为没有出土记录,有关黑皮玉器是否为高古玉器,一直以来争论不休。笔者曾试将数件黑皮玉器的皮壳剥去,玉器呈现出完整的沁相,沁色远比想象的漂亮得多,完全具备高古玉器的外部特征。对此不由得发问,这么美丽的颜色为何要掩藏在黑色之中?或许是远古人类有“尚黑”的习俗,以黑为荣、为美,只有黑色才能代表虔诚、神秘和高贵。
奇怪的是,虽然黑玉皮器披着一层神秘的外衣,其反映的内容也和当今现实无关,雕刻手法及造型特征也与今日大相径庭,但仍然能够从它们身上找到一种亲切感,如同在陌生的都市中见到儿时的伙伴一般,尤其是那些几近写实的人物,瞪着大大的眼珠,仿佛想要说些什么。本想用艺术欣赏的眼光观察它们,把其中的精妙内涵勾勒得更加清晰,却又怕局限在审美规则的条条框框中,无法仔细倾听来自远古先民的心声。
在笔者所藏黑皮玉器众多的品种中,黑皮玉器散发出关于远古文化的大量信息,且异常神秘,难以破解。从藏品中可以看出,雕刻手法极为丰富多样,而每一种雕刻皆神形兼备,古朴苍劲。这是远古人类的创造力、想象力、艺术表现力以及手工技艺的完美结合。
如今,玉的象征意义也变得多种多样,对于玉器的品评也有严格的标准,比如产地、沁色、玉质等。但在黑皮玉器身上,如果再拘泥于这些物化的评价标准,不能不说是对它的蔑视。大自然创造的物体本就不是用来供人类审美的,审美只是人类自己的行为。对生命的向往和对自然的崇拜是每个人心中都具备的,黑皮玉器在那个时代,将这一永恒的主题展现得如此饱满,如此单纯。
中国具有5000年的文明史,但文明起源的寻找还缺乏有力实证。黑皮玉器仿佛给我们开启了那扇未知的窗口,并为此提供了很多有力的证据。
2006年的夏天,在人迹罕至的莽莽荒原上,金先生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巨大的石室墓里,整齐地摆放着数十件精美绝伦的黑色玉石雕像,他们或人或兽,全都面向中央高台上的一具骸骨,似乎在表达着某种敬畏。
其后更多的调查和发现带来了令人惶恐的惊异:
1、墓穴中散布着数不清的代表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
2、这些雕像外表是一层粗糙坚硬的皮壳,内为岫玉(以下简称为“黑皮玉”,除昆虫外,神、人、兽型雕像全部呈膝盖弯曲的半直立形态,有的人像与北京猿人的体貌极为相似。而那具骸骨则同样呈弯曲状态;
3、这些雕像中,小的有10公分左右,大的竟高达160公分。较之中国称为国宝的26公分高的C型龙,这里的C型龙大都高达50公分。经过金先生的初步勘查和了解,此类墓穴可能多达数以百计,分布在大约50平方公里的草原上。
4、这些墓穴埋在地下数米深,上面有火山灰样物质。数十公里之外,是一个巨大的火山口。
5、这些黑皮玉有很多与中国约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玉器相似,但无论在规模、艺术表现,还是形态的多样性方面,都远胜于后者。如果说黑皮玉年代在红山文化之后,它们的墓穴中却有大量的旧石器,而且据有人初步分析,黑皮玉的年代已有一万年左右。要说在红山文化之前,那是否展示了人类文明的一次倒退,造成了旧石器的再次登场呢?
由于各种担心,金先生对于黑皮玉埋藏地点守口如瓶。他希望带领或陪同一支考古队,以及中外新闻记者,尽快赶往神秘古老文明的遗址进行挖掘 -- 他坚信他可以通过现场直播,证实他的伟大发现,并使政府相信,有必要立即对遗址实施严密保护。
小井金喜镛呼吁中国的考古界,对庞大的黑皮玉墓群给与足够的重视。他决定在适当时机,向中国政府捐献数百件自己呕心沥血收集到的黑皮玉。他认为,它们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和财富,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