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与玉有着不解之缘的国度。数千年来,玉在国人的心目中一直处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接受人的崇拜,继而成为一种信仰。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就像一根坚韧、璀璨而又不断延伸的玉带,一直镶嵌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成为华夏文明不可无或缺的重要内容。
不管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以现实乃至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国的玉文化应该是国粹中的国粹。这是基于其在石器时代便发其滥觞--简言之,所谓玉文化,是人们发现并依托玉石的外在和内在的品质而诱发最初人们对其进行本能审美把玩继而对其雕琢制作,使其逐渐形成具有各种审美意义上的玉器,当然,这时期的玉器,可将其名之为原生态玉石艺术。
随之时代的发展,以及各地域玉石品种的出现,玉器的雕琢手段也随着人们对玉石的深入了解和认识而发生变化,渐渐分化为如杨伯达先生所概括的三大玉文化板块:
1、东夷玉文化板块,所处时代以狩猎经济为主,兼种植,距今10000—距今5000年。
2、淮夷玉文化板块,所处时代农耕兼狩猎,距今5300年。
3、东越玉文化板块,所处时代农耕为主,距今5500—距今4300年。
正因为有三大玉文化板块以及相继出现的五支文化亚板块,从而托起了辉煌万年中华文明的曙光,逐步升华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内涵。而这文化现象,自其产生之日起,就自始至终成为中国国学文化的基石和核心内容。继而有资格,更有份量与中美洲、新西兰三足鼎立,成为世界3大玉文化中心之一。
著名玉器专家杨伯达先生尝称:“万年的中国玉文化经历了神本主义的巫玉--人本主义的王玉--民本主义的民玉三大阶段。”
所谓“神本主义的巫玉”,是基于史前玉文化的衍生、发展和繁荣的导引力和钳制力量是“神”,加之最本能的以玉避邪之意识,从而逐渐形成因“巫”的需要而借助“玉”来塑造“神”。神是巫觋创造出来的,结果巫觋又仰仗神的力量统治现实社会。其实,“神”是虚幻的,但在先民的意识里“神”却是多形象的,为了使其有非常直观的形象,也就渐渐出现了巫觋的玉像、玉面像--巫觋形象见于大溪、红山、良渚、凌家滩、石家河等史前文化。如:三星堆二号祭祀坑石边璋刻画、觋祭山图、石家河文化玉觋面、良诸文化觋骑兽事神徽。
所谓“人本主义的王玉”,是中国人类社会等级划分的必然产物。这个历史时期大约是在商、周至清,亦即公元前21世纪--公元1911年。按照杨伯达先生的观点,在此阶段,王与朝廷掌握着生产、使用玉器的大权,它与神本主义的巫玉有着原则性的差别,一切玉器都是直接或间接为巩固皇权体系和满足皇帝物质文化生活而服务的,从根本上说,此时玉不是为了神而是为了王和民。三代王玉到了秦汉成为帝王玉。玉器的主要功能是用作礼器(“六瑞”)、祭器(“六器”)、仪仗品、器皿、工具、佩饰等。加工玉器的砣机用青铜或铁制砣。代表性玉器有圭、璋、戈。历朝玉器均有非常清晰明确的时代风格,这是客观的时代鉴定的依据。春秋时期“君子比德于玉”,儒家以儒学观念,诠释了玉德。孔子主张玉有十一德: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东汉许慎又更定为五德:仁、义、智、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