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新石器时代,商代玉器的装饰也有了很大发展,已经掌握了勾撤、钻、管钻、抛光等技术。先打中心孔,利用旋转转法将玉料先制成扁平圆形玉片,再根据玉质情况加以应用,是当时制作玉器的主要方法。玉鸟、玉璇玑等器物上,一侧或两侧有凹凸起伏的“出齿”装饰,这是识别商代玉器的重要标志之一,采用勾撤法雕出的阴刻线,也极具时代特色。常见成组阴刻的细直线,线条有单阴刻线、双线、三线,刻画刚劲有力,被称作“折铁钱”,但受工具影响阴线上多有毛刺,略显组糙。
1、兽面纹
商代玉器上出现兽面纹较多,与铜器纹饰类似。这些兽面,有的源于龙,有的源于牛、羊,还有的源于未知的动物。兽角、兽眼及兽面上的装饰纹都有明显特征。装饰纹多用挤压法琢出的直线、折线构成。
2、双连弧纹
用单阴线雕出的两个相连短弧,似人字,纵向排列,装饰于龙身、兽角及玉角形器。
3、三角形纹
用阴线琢出三角,又分为小三角纹与三角纹。小三角纹接近于等边三角,饰于龙身或玉璜上;大三角纹一般由多层直线组成,呈等腰三角形,装饰于器物柄部。
4、对角方格纹
用双阴线琢出的方格,相邻两格以角部对接,二方连续排列或等距排列,多见于玉龙、龙形璜等。
5、重环纹
双阴线琢出、形如盾,饰于龙及动物之身。
6、阴刻长直线
线条笔直,略宽,成组饰于器物上。
7、折线纹
双阴刻长线,顶端折回似框,中部歧出分线,分线折呈勾状,作为动物身上的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