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古玉,在我国更有悠久的历史。历代文人雅士对古玉器青睐有加,在宋代形成一个高潮,古玉是当时古物收藏金石学的重要品类。素有“宋画第一”的李公麟曾在朝廷上辨别鉴定过秦朝古玉,他自己也收藏了十多件秦汉古玉。之后,收藏古玉蔚然成风。古玉器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化遗物之一,业界对它的关注也是由来已久,已经发展成枝繁叶茂自成体系的玉学玉文化学科。但是,由于古玉造假相对简单,特别是“金缕玉衣”和“汉代玉凳”的天价神话闹出了天大的笑话,现在很多人谈起古玉,第一句话都是“水太深”,以致经常出现古玉卖不过新玉的尴尬。
特邀嘉宾
李丽华(广州市文物总店玉器、杂项主管)
谢中文(广州文津古玩城文宝斋主人)
丘志力(中山大学宝玉石研究评估中心主任)
嘉宾主持:赵利平(收藏家、资深艺术评论人)
追根溯源
谈鉴赏:古玉会带有时代印记
赵利平:中国的玉文化博大精深,收藏古玉,在我国更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玩古玉的人,主要玩的是哪个朝代的古玉?
谢中文:玩古玉首先要分清楚前三代、后三代。古玉的年代分段准确地说,可分为夏商周时期的上古玉、秦汉时期的中古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下古玉。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出土区域多集中在我国东北、山东、江淮、江浙等地,包括了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等。其中以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玉器最有影响力。
赵利平:各个朝代的古玉,有没有明显的朝代特征?从古玉上如何发现当时的文化特征?
丘志力:每个时代、朝代,都有它特定的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和文化发展背景,因此会出现不同性质及用途的玉器,它们在材质、造型、纹饰、工艺等方面也会有所区别(部分朝代可能和前面朝代的特点非常接近)。应该说,不同时期的古玉都会带上一定的时代印记,但不是每件古玉的朝代特征都一定很鲜明。
远古时期由于玉材稀缺,人们主要将玉石制作成祭拜天地神灵的礼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玉器的工具、礼仪功能逐渐被摒弃,而宗教、象征、观赏把玩、陈设等功能逐渐被强化。社会生产力水平是决定人们对玉材取用能力及加工能力的关键所在。
李丽华:比如说,明代玉器的整体风格粗犷浑厚,有“粗大明”之说。而清代是中国玉器史上的鼎盛时期,新疆玉材大量涌入,工艺水平也日渐成熟。这两个朝代的玉器的时代特征就非常明显。
而与现代玉相比,明清古玉在雕琢上比较追求立体感。明代延续元代技术风格,连珠纹上的连珠中心挖成圆的凹槽,突出立体效果,这种技术已经失传了。现在我们的玉雕和玉饰,都是很平面的,玉饰主要都是佛像、玉瓜等这些主题。同样是雕只蝴蝶的挂饰,现在只会雕平面的蝴蝶,而放在以前,会做得很立体,逼真写实性强,眼神很讲究神韵。
业内调查
谈市场:古玉卖不过新玉?
赵利平:现在我们看古玉会发现,古人对玉质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古玉经常都是就地取材,很少采用和田玉料,而多采用地方玉料打造。我们现在很多人则都倾心于明清时期温润动人的白玉件,这是不是古玉不好卖的原因?
李丽华:的确,现在的古玉卖不过新玉,一块唐代的古玉现在只卖几千元,好一点的也才几万元,而很多新玉现在一标价就是几十万。现代人玩玉追求的是“色”,而不是“质”,买和田玉要求越白越好,而不看它的密度、油性。所以很多人不喜欢古玉,觉得古玉偏青白色,玉色不好,有些沉闷,但其实看古玉主要是看工艺。
丘志力:玉器材质是决定玉器价值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但在古玉欣赏时,材质却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清代翡翠例外),玉器所承载的可以表征当时社会发展的社会学、文化学和美学意义可能才是最重要的。例如某些远古时代的玉器,可能材质简陋(甚至不一定是和田玉质材)、形体小、造型简单、素身无纹或纹饰简单。如只是按材质或现代玉器一般标准衡量,其价值会较低;但是,如果这些玉器是迄今所能见到的代表该时代艺术风格的玉器的话,其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就不会低。显然,欣赏古玉需要能综合把握古玉多方面的特征,而不能仅依据材料的特点进行鉴赏。
赵利平:今年艺术品市场整体回调,古玉所受的影响有多大?
谢中文:首先,我必须强调一个,我并不认同“古玉卖不过新玉”这个观点。我从1976年开始做古玉生意,这36年来,古玉的价格应该涨了有1000倍,以前一块古玉也就只是卖5块10块。但古董市场肯定是有涨有跌的,在1997年、2002年的时候,古玉的价格就都跌了很多,和今年的情况差不多。在前两年,古玉的价格就涨得特别厉害,特别是在去年年初,古玉的价格一年起码涨了50%。但到了今年,古玉的价格又跌回去了。
李丽华:与新玉相比,古玉的价格还是比较稳的。但最近这几年,新玉的价格疯一样地涨了起来,新玉与古玉的价格差距越来越大。其实古玉急着出售并不一定能赚大钱。我有一个朋友,前几年急着周转,卖了很多古玉,但当时卖玉没赚多少钱,反倒是那些当年卖不出去的,留在手里这几年赚大钱了,收藏就是以时间换空间。
赵利平:您觉得目前古玉的市场价格,能够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吗?其文化价值是否被低估了?
李丽华:在南方,古玉的文化价值一直都被低估了。古玉在南方卖得比北方便宜,所以一些北方人还专门跑广州来淘宝。但未来古玉的价格能不能补涨,这个还真不好说,还是要看消费者的喜好。如果过几年消费者意识到物以稀为贵,古玉越来越少,而古玉的爱好者越来越多,那么古玉的价格就有可能会大涨。但是目前市场很多伪古玉真假难辨,缺乏权威科学的鉴定。
业内声音
谈鉴定:仪器能断古玉真伪?
赵利平:现在一说起古玉,很多人第一句话都会说“水很深”。谢老师您在这一行这么多年,有没有交过“学费”?
谢中文:当然中过招,最大的一次是1984年在杭州买古玉,买的十几件全部都是假的。现在最厉害的造假是将破损了的古玉进行改造,一块烂玉璧可以做成几个配件。
赵利平:现在很多古玉是在沁色上作假,真假沁色难不难分辨?
李丽华:每个朝代的玉质都是不一样的,可以通过断代来判断沁色和灰口是否合理。自然沁很自然,会比较均匀,浑然一体,人工沁始终沁得不均匀。
沁色造假古代也有,王心瑶《玉纪补》中就有记载:用质地松软的玉制成器物,然后用乌梅水煮,时间长了玉质松软处就会被乌梅水抽空,然后用提油法上色,冒充“水坑玉”,但这种玉器的沁色造作不自然。现在沁色造假更厉害,直接用上化学手段,方便又非常快。其实沁色对于古玉来说附加值有多少,还是看个人喜好,有的人喜欢沁,有的人并不喜欢。
谢中文:在古玉中有一种俗称“鸡骨白”的玉器,有人将新玉用火烧,假冒鸡骨白,但伪造的鸡骨白的玉质和那个时代的玉质是不同的。真正的鸡骨白是从内到外都是白色的,和一些玉器表面经过腐蚀变白,里面仍是玉色是两回事。还有一些古玉表面变白,我们叫做灰口,看上去有点像白灰,薄薄一层。如果那一层白灰很厚,就有可能是造假的。
藏家疑问
哪个年代的古玉造假最多?
谢中文:应该是上古玉。因为上古玉对材质的要求不高,很多玉料中还夹杂着石质,所以这类材料好找,也很便宜,造假的成本太低了。但如果是要仿造清朝的古玉,因为那时已经开始追求玉质,所以需要找羊脂白玉来造假,成本太高。但不管是上古玉还是下古玉,只要是造假的,行家通常几眼就能看得出来,并不难的。
赵利平:之前有专家提出用矿物学的方法来研究古玉的次生变化,从而确定古玉器的真伪。有些古玉用肉眼看不见明显的水浸痕迹,在实验室里用显微镜却可以看到千年的水浸、土浸。请问真能借助科学仪器判断古玉的真伪吗?
丘志力:古玉传统的金石学鉴定,大约形成于宋,经明、清流传到现在,包括文献、实物、考证和实物、感觉、经验两种路子。但是这种依靠外在及经验的判断受到现代高科技仿造技术的严重挑战,造假的人可以借助计算机扫描技术,通过对图案及出土品的研究来模仿出和实物在造型和纹饰都几可乱真的仿品。因此,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必须借助科学仪器才能真正科学地判断古玉的真伪。目前的鉴定大多还是以经验及专家的眼力为主,但是科学技术已经在古玉的研究和鉴定中不断渗透,并逐步成为重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