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至9月9日,由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主办的“玉之玲珑江南隽秀——2013苏帮玉雕艺术优秀作品晋京展”在北京天坛古玩城内与首都玉石收藏爱好者们见面。9月6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等共同主办的2013中国玉(石)器“百花奖”在天坛工美大厦正式开幕。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在展示了102件苏帮玉雕中青年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之外,还选拔了165件“百花奖”参评作品。
昨天,佳绩传出。在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选拔入围的作品中,摘获金奖者为17件,有范同生的《龙玺》,叶清的《双喜临门》,庞然的《福寿无量》,侯晓锋、刘洋的《螭龙尊》,柴艺扬的《麻姑献寿》等;另有28件获得银奖,31件获得铜奖。
9月4日上午,在简短的开展介绍之后,色彩丰富、造型各异、寓意吉祥的和田玉与南红玛瑙令观众们眼前一亮,“和田玉可谓冰肌雪肤倾国色,温润阳刚君子心,这种天然气质与中国儒家文化宣扬的道德伦理最为契合。因此,几千年来中国人对和田玉的钟爱代代传承,于今更甚。”著名作家、艺术评论家理由先生对展出的苏帮玉雕精品赞不绝口。他认为,如今的国内玉雕界已形成了京作、苏帮、海派三足鼎立之势,“特别是苏帮玉雕对中国玉文化传统技艺和文化内涵的继承非常突出,并且很多中青年艺人在传统的基础上又能有所创新,这是非常难得的。”到场的观众中,有很多资深藏家和玩家,他们看到范同生、陆爱风等作者现身展厅,纷纷围在展柜边,请作者们介绍讲解。
从个人单兵作战到组团集中亮相,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会长陈健一直希望能把年轻的玉雕从业者带到一个研讨学术、解读文化、实践理论的平台上。9月6日下午3时,“苏帮玉雕传承与创新研讨会”如期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国家博物馆[微博]、北京大学、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的专家学者近10人与20余位苏帮玉雕中青年艺术家,展开了一场极富成效的研讨。
“去年以来,我发现关于创新与发展的话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究其原因,是工艺美术界的同仁们已经深深地意识到,今天的玉雕作品将以何种面目呈现在后人眼中,已经成为一个很迫切的必答题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唐克美女士表示。她同时认为,历史上的玉雕在主流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玉雕曾经是古代大师们的创新与经典之作,大量题材丰富、风格各异的作品为皇室官府、文人士大夫、商贾富户,以及普通百姓提供了一个寄托理想,表情达意的物质载体。在经过时间长河的淘洗之后,这些曾经的创新与经典慢慢成为了时代烙印鲜明的传统,成为八千年中国玉文化史上传承有序、绵延不绝的深厚文脉。“创新是传统的灵魂,传统并没有僵化,它是每一个不同时代的玉雕艺人们掌握材质、艺术表现的综合能力体现。我们今天要做的是从知识、技艺和情感上与传统对话,向未来进发。”
20余位苏州中青年玉雕艺术家的集体亮相,也令对全国工艺美术现况非常了解的唐克美十分感慨:“能看到这么多年轻的玉雕艺人们,我觉得很振奋。因为一个成功的玉雕艺术家必须头脑灵敏、眼光锐利、修养全面、技艺超群,才有可能把自己的创新思维转化为创新能力,创作出经得起时间检验、推敲的佳作来。”
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会长陈健表示,“由于苏帮玉雕不俗的团体实力,我们的‘晋京展’事实上已经成为今年‘百花奖’的苏州分会场。研讨会上评委专家和学者们的指点,对于进一步提升苏帮玉雕广纳百川,融合开放的新局面,将产生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