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1968年的李拥军,是一位从军营里走出来的玉器雕琢家。前不久被丹徒区高资街道收藏玉石的潘先生看中,特聘为春辉玉器商行专业雕琢师。这使他精湛的雕琢技艺有了用武之地,能够尽情地从事他自己所喜爱的玉雕。
在李拥军先生的“枕云轩玉雕艺术工作室”里,各种玉器琳琅满目、异常精美。其中最大的一件玉器是一只罩在玻璃罩子里的蟾蜍,重16.6公斤,据说是由一块重75公斤的和田青玉山料精雕细琢而成。
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只蟾蜍的舌头还会动,而且是由本来就“含在”蟾蜍嘴里的玉料整体加工而成,无法拿出来。
李拥军表示,蟾蜍是古代神话中的吉祥物,据说只有3条腿,会吐钱,被人们称之为“金蟾”。他制作这只蟾蜍时,经过精心挑选玉料、剐大形、出粗大形、出细大形、定大形、粗雕和细雕等很多道工序,共历时20多天。
他还自揭谜底,蟾蜍舌头之所以拿不出来,是因为它靠雕刻成的链环相连;而舌头会“自己动”,是因为在里面加装了弹簧装置。
李拥军还有一件由和田白玉籽料雕琢成的“宫娥仕女图”也十分精美。它采用浮雕、圆雕、镂空雕等多种工艺,所雕宫娥和仕女的形态丰满、高雅,还手拿琵琶、芦笙等乐器,栩栩如生。李拥军介绍,“宫娥仕女图”共有6个层次,包含有层层叠叠的宫殿、亭台楼阁和小桥流水。
江苏省收藏家协会镇江分会副会长郭应楠指出,这件和田白玉雕琢工艺十分精湛,是一种“巧雕”,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功力和创意。而且玉器原料也很完美,十分难得。
据了解,李拥军毕业于镇江市工艺美术学校,是从工厂参军进入军营的,转业前为武警某部中尉副连长。他从小就喜爱画画和雕刻,1996年转业后仍回原单位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并自学玉器雕琢手艺。不幸的是,单位后来破产,李拥军便走向社会自谋职业。他并不悲观,而是寻找一切机会从事玉雕,替别人雕琢过数十件玉器。但随着市场上玉石原材料价格的节节攀升,他感到难以大显身手。他巧遇潘先生后,潘先生愿意提供自己收藏的玉石给李拥军一个“圆梦”的机会,两人形成合作关系。
潘先生称,自己曾经拿一块玉石给外地的玉雕匠人加工,这块60多公斤的玉石最后只加工成2只手镯,大量的碎料就成了玉雕匠人的“战利品”。而他请李拥军小试牛刀,他便将大小相仿的一块玉石加工成72只手镯,连再小的碎石也不浪费,制成了若干的小挂件和佛珠,使自己收藏的玉石大为增值。所以,他愿意与李拥军长期合作。
(晓祝 竺捷)
原标题 [李拥军,军营里走出的玉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