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和田
徐梦梅
再次去和田,那是不久前的秋天。在团结广场一带努力寻找旧时的记忆,只有毛主席亲切接见库尔班大叔的雕像和“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石碑依然矗立在原处。阔别十多年的和田早已面目全非,老建筑几乎都没有了,就连当年下榻的小酒店也不见踪影,代之以一座拔地而起的豪华星级酒楼。四周全是高楼广厦,东面为热闹非凡的商业区,其间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和田玉专卖店,不乏令人养眼的好玉石,只是价格也贵得让人乍舌,应了“产地的要比非产地贵”之商业怪象。昔日和田人“赶着毛驴出门”,而今有了钱的和田人多喜欢买车,只见路上车水马龙,红男绿女,一派繁荣盛景。
这些年来和田市政府不仅利用得天独厚的玉石资源,发展经济,富裕了百姓,而且更在弘扬玉石文化上下功夫做文章,对和田市建设有个整体打造规划。尤其是自2003年始,创办起一年一度的玉石文化旅游节,吸引了国内外八方宾朋。在玉龙喀什河边的玉河广场上,筑起了一道高三点三米、长达九十米的和田玉文化墙,颇具特色。玉石文化墙以汉白玉石材砌就,正面塑以高浮雕图案,背面撰以文字释意。其撷取了中国玉文化史上十九个代表性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和田玉的灿烂历史。如屈原吟诗图、于阗人昆山采玉图、玉石之路——和田玉出入中原示意图、玉龙河官采图、穆天子载玉东归图、唐代于阗王遣使献玉带图、清代官采山玉图、乾隆书赞和田玉图等。
玉石文化墙的最后一幅图是“和田玉集市”。集市的维语称“巴扎”,和田玉集市当地称“玉石巴扎”。去看了几处玉石巴扎。这里大抵每周有两天玉石巴扎,一天是周五。当地维吾尔族百姓从大清真寺做完礼拜出来,就聚集在大清真寺前的广场里,取出随身携带的玉石,相互欣赏比斗,交换和买卖,一些玉贩也参与其中,久而久之便成集市。还有一天是周日,当地的赶集日。市里好几个大集市里都有“玉石巴扎”。那里的摊位较多,质差的大原石铺块塑料布堆在地上;稍好一点的玉石用清水养在塑料盆里;最好的用纸包着,揣在怀里或锁在身边的箱子里。常会碰到一些小玉贩子,手握几块玉石,闷声不响地四处兜售,当地朋友提醒不买不要乱询价。此处玉石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常有巴基斯坦玉及俄料、韩料,甚至还有粗看极似白玉的乳化玻璃混杂其间。这里的买家主要是不太懂行的外地游客。
尚有个被笔者戏称为“一线玉石巴扎”。其在玉龙喀什河洛甫县总闸口处的两岸,几乎每天都有交易。前几年“挖玉大战”时,人气极旺。来自天南海北的玉石商到新疆进货,首选此地。在这儿可以直接从挖玉人手里买到玉石,价格也相对便宜,且他处的假冒玉石少有出现。不过要想买到极品和田玉,还得悠着点,买卖双方都不会轻易出手,且多做熟人生意。玉石摊位沿河岸延伸,有三四里长,人群熙攘,来回走走看看,要用小半天。替同游者选了三块只有指甲大的小白玉籽,花了三千多元还算是便宜的。自己却一块没买,无非感受一下氛围而已。巴扎里也有卖吃的,烤羊肉、手抓饭、肉包子等风味小吃什么都有。尝过“烤三蛋”,即是用木炭灰烬煨烤的鸡蛋、鸭蛋和鹅蛋。熟了剥壳,撒上用孜然、辣椒粉、细盐等调料,别是一番滋味。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团结广场成了市民的休闲中心,有许多中老年妇女随舞曲翩跹,透着古韵。孩童们在边上玩皮球,耍轮滑。仰望天穹,月朗星稀。地上灯光、天上星光相映成辉。这里的瓜果很好吃,甜得让人心醉。和田,中国玉文化里的第一都市,愿你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