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玉石 >> 翡翠玉石 >> 玉钺:古代王权的象征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玉石 >> 翡翠玉石 >> 玉钺:古代王权的象征

玉钺:古代王权的象征

作者:佚名      翡翠玉石编辑:admin     
反山十二号墓玉钺 反山十二号墓玉钺

  古玉品鉴 33

  蒋卫东

  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现为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长、研究员、中华玉文化中心专家委员,长期从事浙江北部地区史前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与良渚文化结缘尤深。

  玉钺是对短兵相接时近身搏杀武器石钺的玉礼化,一向被认为是“以玉为兵”军事指挥权的象征。太湖流域最早的玉钺出现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崧泽文化早期,良渚文化时期,经过长期演变的玉钺遂与新贵的玉琮、玉璧一起,成为最重要的玉礼器。不过,与琮、璧等跟神崇拜密切关联的特定器形不同,玉钺更明显地妆点着世俗领域,成为体现世俗权力和身份的玉质指示物。

  良渚文化玉钺的形体大多扁薄规整,有长方梯形和扁方梯形两类,两类玉钺早晚演变,器形都有加长、加宽、变薄的趋势。长方梯形玉钺,是良渚玉钺的主要形制,由崧泽文化形体厚实的无刃角玉钺演变而来。良渚早期,此型玉钺厚度大多超过1厘米,至中期,形体略有增高,厚度却减至0.7厘米~1厘米,并衍生出单孔与上下双孔两种亚型。到晚期,多数单、双孔钺的高度在18厘米~23厘米,个别超过30厘米,厚度却继续减薄,如福泉山九号墓一件玉钺,高31.3厘米,厚却只有0.3厘米,但两面器表都留有多道开料的切割痕迹。玉钺这种追求长宽度、忽视精致度的器形演变轨迹,与玉琮追求高度忽略细节的变化趋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玉钺是良渚文化中最早利用考古迹象复原的组装复合件玉器。1986年反山十四号墓发掘时,发现呈条带状分布的96颗镶嵌玉粒,将玉钺与上下两件带卯眼结构的玉器连为一体,从而复原了由钺、冠饰、端饰三部件玉器以及连接它们的有机质柄具组成的“完备玉钺”。这种“完备玉钺”,是良渚文化玉钺的最高格式。目前,考古发掘已发现7套,分别出于反山十二号墓、十四号墓、二十号墓,福泉山六十五号墓、七十四号墓,瑶山七号墓以及寺墩三号墓,而这些墓葬代表着不同地区、不同阶段良渚墓葬的最高规格,不仅随葬品数量惊人,种类丰富,工艺精湛,而且它们在墓地中的埋设位置,也常突出地居于中心部位。因而这种最高格式的玉钺,无疑是良渚文化最高世俗权力的象征,即使将其视为王权的象征也恰如其分。

  反山十二号墓出土的“完备玉钺”,通长约70厘米。其中,玉钺是目前唯一琢刻纹饰的案例,器身两面琢刻着凌驾于飞鸟之上的完整神人兽面复合图像(“神徽”),这恐怕是“王权神授”以及“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最直白表露。然而,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种复合神权与王权的现象,在所有的最高格式“完备玉钺”上都有所体现。玉钺的玉冠饰,展开后无不形似神人兽面图像中的神人羽冠,瑶山七号墓玉钺的冠饰与端饰上,更是以竖向的羽冠纹清晰地表达了神灵的存在。由此也可看出,良渚文化所具有的鲜明“巫政”特色,而垄断“祀与戎”的权力也便成为王权产生的必由途径。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