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 朱纪
儒家学说以玉比德,因而人们佩玉不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有着表达身份、情感、风度及语言交流的作用,乃至与国家的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各阶层的生活、观念、伦理道德等层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佩玉有德
春秋时管仲归纳出玉的9个品德。《管子·水地》载:“夫玉之所贵者,九德出焉。夫玉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知也;坚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茂华光泽并通而不相陵,客也;叩之,其声清扬彻远,纯而不淆,辞也。是以人主贵之,藏以为宝,剖以为符瑞,九德出焉。”这是最早见于记载的对玉德的赞美。
孔子也对玉的美德作过详述。《礼记·聘义》:“孔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绌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孔子列举出玉具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11种美德,关键的理念是“君子比德于玉”,为后世所尊崇。
东汉时许慎把玉的品德作了简化,对玉的概念下了定义。《说文》:“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zhì),洁之方也。”
古人对玉的九德、十一德、五德说,从物质表层来看,强调的是珍贵天然的石头要泽,半透明,有硬度,比重大,有韧性,颜色单一,断时不伤手,成器击之声清久远;而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品德内涵,是道德修养和文化品位的象征,与人的精神世界彼此相连通。
古人用玉等级森严。《周礼·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以6种不同颜色和不同种类的玉用于不同礼仪,视玉为祥瑞之物,即所谓“以玉作六瑞”。玉在古代又是贵族身份、等级和财富的标志。《礼记·玉藻》:“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瓀玟而缊组绶。”
“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远则扬之,然后锵鸣也。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意思是说君子出入进退俯仰之间,身上的佩玉只有在不快不慢、富有节奏的步伐下,才会发出富有韵律、悦耳动听的声音,这声音不仅集中君子的注意力,同时也告诉周围的人们:君子来去光明正大,从不偷听偷看别人的言谈举动,于是佩玉就变成了君子有道德修养、行为光明磊落的标志。虽然这种繁文缛节汉代以后就不再流行,但“君子比德于玉”的传统在日后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玉文化涉及玉的使用、玉的装饰、玉的欣赏,玉与宗教、玉与社会等级、玉与道德,人们赋予玉的内涵无比深邃,历史也围绕着玉演绎出无数动人心扉的悲欢离合故事,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玉文化。
“玉佩”一词最早见于《诗经·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当时的玉佩不仅是装饰品,还是亲戚间的重要礼品,还暗示着佩者勿失尊严、从礼而行的公用。
佩玉是古代玉器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玉器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使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一种。佩玉是玉文化伊始的萌芽和灵感之源,新石器时代玉器中就有很成熟的佩玉方式,已具审美特征。礼器用玉就是在此基础上主观规范、兼收并蓄多种文化基因的结果,佩玉也由一种简单的装饰物提升到了文化品德、精神象征的高度。佩玉有两个关键期,春秋战国两汉的礼器盛行期和唐宋明清的大众时尚期。在佩玉中,出现过由珩、璜、琚、瑀、冲牙等组合而成的全佩,将数件佩玉用彩组串联悬挂于革带上的组佩,以及闲暇之时随身佩挂用的装饰性玉件。
战国组佩 山东曲阜鲁国故城出土 西汉组佩 广州象岗南越王赵昧墓出土商周时期玉器作为各级贵族的身份标志之物,其形状、数量也都“按部就班”,不可越雷池半步。商周出现的大量龙、凤、鸟、鱼形佩玉,普遍采用圆雕工艺,常用双钩阴线,形态夸张抽象。春秋战国秦汉时佩玉大流行,王公贵族身上无不佩玉,有的把几件玉器串联组合起来佩戴,据说是为了“听玉之声,以节行止”。此时的组玉佩有多种样式,主要有人形饰、牌饰、小型璧、环、璜、觽(xī)、瓶形饰及龙、虎、龙凤佩、玉珠等,结构复杂,完整的一套玉佩长达1米以上;讲究上下左右对称,阴刻线条、刀工粗放、风格绵软,出现著名的“游丝描”,双钩阴线斜削起坡技法运用娴熟,把线条的运用推上了史无前例的高峰。战国的玉佩中玉龙、玉璜、玉带钩较多,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精美绝伦的作品。了解汉代的佩玉时尚可知,玉带钩、玉(shè)、玉璧、玉环成为人们的至爱,玉辟邪一类压胜玉器也大量出现,佩玉纹饰细密,阴线细若发丝,更创新了粗犷蛮荒、简洁洗练的“汉八刀”。汉代佩玉中刚卯、翁仲、司南佩称作“辟邪三宝”,为人称道。
佩玉规制
古时佩玉组合与玉组佩的佩戴方法很有讲究,不同等级、性别、年龄、爱好都会有不同的佩玉。组绶是用来穿串玉饰的一种丝带,古时对佩玉的玉材选用和色彩的配用有一定的规范,借以显示身份和等级概念的用意不言而喻。“进则揖之,退则仰之。”其中的“揖”是指人体上身向前微倾成俯视之姿,“仰”是指人体上身向后微仰成仰视之态。佩玉行走时,左腿起步,则身体前倾,右腿跟进须在身体后仰之后,连贯行走就形成不停顿的前倾后仰动作,这样一来就必然牵动身上的佩玉,使之发生相互碰撞而产生有节奏的音响,一如乐曲中的“宫商角徵羽”之声。古人以玉比德,故佩美玉奏美乐,以诩美德,这是一种创造,因为只有连贯、均匀、协调的步伐才能使悬挂在身上的玉佩发出优美的声音,乱则声杂。佩鸣之声是作为一个君子行为规范的反映,同时还有一种重要的含义,即以此向天地人君表示自己绝无非辟之心,也是向统治者表示尽忠尽节的一种形式。“正行”君子不可行无状,用玉鸣之声来规范人的行止,也称“节步”,以玉鸣之声驱除心中杂念,同时也是一种对礼的尊重。
佩戴玉组佩有上起颈经胸腹部而垂于膝下者,有在腰间正中佩一套或两套组佩者。商周时还不是非常讲究,也没有固定的搭配,至汉代中晚期,才相对定型,一种是垂直悬挂,一种是身体两侧垂佩,一般从上向下的次序是璧、翁仲、珩、璜、环、冲牙、玉珠,身体两侧的玉佩一般是左带玉剑,右带环玦。从发掘的玉佩实物看,佩玉除了垂直系戴外,还平行串联,声音是靠冲牙同冲牙两侧的璜相碰撞发出的。明益宣王夫妇合葬墓出土的玉佩包括银钩、珩、琚和冲牙各2件,玉璜4件,玉坠滴8件,玉珠600多颗,分段贯穿缀连在一起,长度有66厘米,可以想象走起路来玉珠与玉璜、玉坠滴、玉冲牙相撞当会发出清越之声了。明鲁王朱檀墓、明定陵朱翊钧墓都有不同形式的组佩出土。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宫廷玉组佩,每副有玉叶、玉件组合,最上端是一件镂雕骑凤纹的寿星,其下是有一铜镀金的双龙提梁,横梁下挂4串玉饰件,共5行,每串有两片玉叶及卐字、寿字、双鱼、凤鸟、麒麟、双柿、宝盖和4个仙人组成。正如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十三《礼部》记载:“凡大朝会时,百寮俱朝服佩玉,殿陛之间,声韵甚美。”
古代的佩玉细分有许多部分,如璜、珩、环、冲牙及其他组成的垂直悬挂体系,分上、中、下三部分,璜或珩位于成组玉佩的上部,作用有如扁担两端悬挂器物,起平衡作用;玉环位于成组佩玉的中部,是玉佩中表示人的身份、品德的最主要部分;冲牙成对悬于玉佩下端,行走时相撞出声,在三部分之间还悬有其他玉件并杂有玉人、玉兽片等。按商周古制,身份越高,随身的组玉佩越复杂越长;身份较低者,佩玉饰就变得简单而短小。至于佩玉者的步态,身份越高步子越小,走得越舒弛。天子、诸侯和代祖先受祭的“尸行”,在行走时迈出的脚应踏在另一只脚所留足印的一半之处;而大夫行走时足印则应是一个挨着一个,士行走时步子之间就可以留下一个足印的距离。行走的速度与身上所佩玉饰的多少、长短所形成的碰撞声音,均各有不同韵律,这样走起来很累,但古人依然乐此不疲,非此莫君子。
古代真正意义上的主体组合玉佩最早见于商周,汉以后延续组玉佩制。曹魏王粲新创制的一套玉佩成为后世广为流传的式样,这套玉佩包括蝙蝠形、飞碟形、梯形、半圆形玉佩,半璧形玉璜、带穿孔的玉环及玉珠等,玉佩为素面,雕琢纹饰者很少。作为官方与贵族的礼仪服饰,晋天子所佩白玉垂珠大绶,唐天子、五品以上官员所缀玉佩组合多有差别;宋、明帝王百官佩玉的形式与等级也都有严格的规定。然佩绶之间的玉环、玉珩、玉璜、冲牙等玉饰相触有声的特征则兴盛绵延数千年不变。
责编 陶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