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杨爱民
平顶山应国墓地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地区薛庄乡北滍村滍阳岭上。滍阳岭的南段是沙河支流应河的东堤岸,南端濒临白龟山水库,西隔应河与应山想望。应国墓地发掘墓葬500多座,其中两周墓葬80多座,本文将西周早期中小墓葬中出土的精美玉器选介如下,以供大家赏析:
图1柄形璋(图1)长11.2厘米,柄端最宽2.2厘米,最厚0.5厘米。青玉。浅冰青色,有火烧云块状黄白色沁斑,其末端约有2厘米的长度呈浅灰褐色。半透明。柄端平齐,柄部内束;末端略窄,并有一单面钝刃。中段最厚,两端较薄,柄端磨出双面薄刃。由此可见,其柄端亦可作为末端使用。
图2璧形佩(图2)直径4.2厘米,厚0.23厘米。青玉,浅冰青色,有零星褐色颗粒状斑点,并有细线条形黄白色纹理斑。半透明。圆形。其一侧边缘被磨出一斜平面,另一侧边棱被磨得较为圆滑,中心部位有一个单面钻小穿孔。
图3凤鸟形玉佩(图3)长5.9厘米,高4厘米,厚0.32厘米。青玉。深冰青色略泛浅褐,其一面有少许黄白色沁斑点。半透明。卧鸟昂首上扬,圆睛较大,垂冠于背,巨形喙前端平齐,屈腿平贴于地,爪端伸于胸前,双翅上翘,尾部下垂于地,如鱼尾。正背面纹样相同。胸部有一穿孔,可系绳佩戴。
图4长条鱼形碧玉佩(图4) 长7.3厘米,最厚0.4厘米。碧玉。碧绿色,有零星黄白色沁斑。玉质细腻,半透明。玉质、玉色、形制、大小、纹样基本相同,唯一厚度不同。细长条形。嘴端较宽而平齐,圆睛,背鳍与腹鳍皆用成组的平行细阴线表示,斜尖尾上挑。鱼身上下边缘及头部被磨得较薄。鱼身较厚,背部被磨出锐刃。
图5宽体弓背鱼形玉佩(图5) 长8.5厘米,宽3.1厘米,厚0.3厘米。青玉,冰青色,半透明。鱼身较宽,头部较胖,整体稍作弧形弯曲,鱼背部磨出双面锐刃。近圆形鱼眼用斜刀刻出;背鳍一组与腹鳍二组,均用很细的成组阴刻平行线表示;鱼头端平齐而略外张,中间刻出一小豁口,以示鱼嘴;尾部为一斜边,其上下尖端皆向外张,中间刻出一小豁口,以示鱼鳍。鱼吻部与背部中间均有一个圆形小穿孔,以供系佩。尾部下叶有一斜向小凹槽,其用意不明。
图6弧刃型柄形璋(图6)长15.2厘米,宽1.4厘米,厚0.85厘米。出土于墓主人胸部。青玉,浅冰青色,大部有浅土黄色和黄白色沁斑。半透明。器身呈厚体长条形。柄部内束,柄端平齐;末端略窄,呈弧形,磨出双面锐刃。
图7鸟形觿(图7)长6.3厘米,宽1.2厘米,厚0.4厘米。青玉。下部因布满炭渣状斑纹而呈青黑色,上部有锐刃,呈浅豆青色。整器以俏色就势雕成,正、背面纹样相同。玉质细腻润泽,半透明。整体似一侧视立鸟。鸟喙较小,头部下方有一臣字目,背部雕成齿牙形,以象征鸟翅与尾部,腹部平滑下收,显得很长。鸟腹磨出双面锐刃。鸟足端设一小圆穿,以供系佩。
图8平刃型柄形璋式玉握(图8)长6.6厘米,柄端宽1.2厘米,器身厚0.55厘米。青玉。稍显浅冰青色,因受沁呈骨白色,略泛灰白。玉质细润,微透明。扁薄长条形。柄部较宽,略显内束,上下阴刻细栏线,中部雕两周凸炫纹;末端较窄而厚,有摩擦使用痕迹。柄端双面磨出平齐的锐刃,且于两角处各雕出一个小缺口。器身阴刻成组螺旋形斜向细平行线纹。
图9双切角型柄形璋式玉握(图9)长12厘米,宽1.5厘米,厚0.87厘米。青白玉。青白色,其内隐隐透出泛白冰青色。有两处呈条带状分布的乳白色小颗粒状瑕点。玉质细腻温润,微透明。整体似扁方管形。柄部较薄,且略内束;末端较窄而厚,四面被横向刻出一周细阴线,并被切去双角,应为双切角型。自柄的顶端至末端贯穿一孔,穿孔为两端对钻。
责编:蔚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