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品鉴37
蒋卫东
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现为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长、研究员、中华玉文化中心专家委员,长期从事浙江北部地区史前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与良渚文化结缘尤深。
东汉末年,经学家郑玄在注解《周礼》“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时说,祭祀天地四方的六种玉礼器,都必须形似于其祭祀的对象,譬如玉璧圆圜的造型象天,所以用以祭天。至于祭祀北方的“玄璜”,形状为“半璧”,寓意“象冬闭藏,地上无物,唯天半见”。不过,《周礼》以及郑玄的注解,都带有“儒家制造”的理想化色彩,跟考古发掘揭示的两周时期的用玉状况相去甚远。就“璜”而言,这类玉器早在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期就已作为人体装饰品出现,此后一直沿用到了明清时期。璜通常用作装饰品的时候多,用作祭神礼器的时候少,其器型也有条形、桥形、半璧形、扇形等多种形态。
良渚文化继承与发展了本地区自马家浜文化以来制作和使用玉璜的传统。良渚早期玉璜,虽然仍保留着颇多的崧泽文化遗风,多见形体不规整的半璧形璜以及条形璜和桥形璜,但形体规整的半璧形璜逐渐成为最主流的形制。良渚多数半璧形璜上部顶面平直,中央切割出近半圆形的凹缺,凹缺两侧有对称的小系孔。璜体常分正背面,背面平整。正面则多弧凸,上中部稍厚,往边缘处渐薄,整体均衡对称。部分良渚玉璜还琢刻精美纹饰。瑶山十一号墓桥形璜以浅浮雕结合阴线琢刻着四组龙首纹。同墓出土的半璧形璜与反山十六号墓异形璜,则以透雕与阴刻线相结合的技法,雕琢了抽象的兽面纹。类似的兽面纹饰,还见于瑶山四号墓、反山二十三号墓以及桑树头遗址出土的玉璜。而神人兽面组合的纹饰,目前仅见于反山二十二号墓两件玉璜。可见,或繁或简的兽面纹,是良渚玉璜上最常见的纹饰。
玉璜在环太湖地区先期的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时期,都是单独穿绳引线勒系于人体颈部作为佩饰。到了良渚文化,璜的组佩方法和佩挂形式都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改变。跟一定数量的管、珠乃至圆牌饰等玉器共同穿系连缀成组玉佩的现象已相当普遍。玉璜由此也成为了良渚文化最富特征的组佩件玉器。瑶山四号墓是良渚文化早期偏晚阶段的墓葬,出土有一件玉璜与十六枚玉管首尾紧密相接的组玉佩串饰(M4:34)。玉璜半璧形,上端中部以线锯切割出留有宝盖头尖顶的凹缺。璜体正面以阴线刻出兽面纹。兽眼以镂孔加圆周线和弧边三角形勾勒,卷云纹和弧曲线刻成蒜形宽鼻,长方扁阔嘴内刻有尖利的獠牙。璜体背面平整光素。这件玉璜高5.7厘米、宽14.7厘米、厚0.5厘米,不仅是目前考古出土良渚玉璜中形体最为宽大的一件,而且其器形规范匀称,纹饰精美流畅,是良渚玉璜中罕见的精品。
有意思的是,检视中国玉璜八千年左右的发展历史,真正合乎文献所谓“半璧曰璜”标准的,似乎只有良渚文化的璜。个中缘由,耐人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