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玉石 >> 翡翠玉石 >> 是否所有古玉都有收藏价值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玉石 >> 翡翠玉石 >> 是否所有古玉都有收藏价值

是否所有古玉都有收藏价值

作者:佚名      翡翠玉石编辑:admin     
玉耳杯 玉耳杯 琉璃卧马 琉璃卧马 玉花形发冠 玉花形发冠 水晶跪立应龙水晶跪立应龙 玉回首卧马玉回首卧马 玉钺玉钺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许悦实习生郭敬静

  玉器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载体,尤其是古玉,发展史长达八千年,与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礼仪、等级和审美观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其他艺术品无法比拟的。可以说,玉器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文史的缩影。

  在广东,古玉收藏向来相对于书画、瓷器收藏较为小众,但正在广东省博物馆举行的民间古玉藏品展颠覆了人们对广东藏玉的惯有认识。虽然只是民间藏玉展,但藏品涵盖上至距今5000余年的新石器晚期文化,下至近现代时期,让几位国家级专家都连连感叹“实属罕见”。

  古玉为何少大器?

  主持人:中国的玉文化博大精深,因为年代跨度很大,很多人习惯把古玉分为高古玉、中古玉、近古玉,这是怎么区分的?

  云希正:目前对高古玉、中古玉、近古玉的时代划分并不完全一致,我是倾向于把汉代以前的古玉划分为高古玉,包括新石器时代还有夏商周三代;汉代以后的属于中古玉;近古玉的时代划分现在也不完全一致,有的人把明代以后的玉器视为近古玉,有的人把清代、民国的玉器直接划归近现代玉器。

  主持人:各个时期的玉器有着独特的时代特征,但我们发现,古玉的个头普遍比较小,就像这次的“拾贝斋藏玉精品展”,一件长38.8厘米的“玉钺”,就被视为“钺中之王”,这是为什么?

  刘云辉:古玉也有大器,但的确比较少,以小件为主,这主要是受当时的材料所限。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玉璧、玉琮都是和田籽玉,是当时皇室用的东西。那时候巴掌大的一块玉就很了不起了,大件的玉器一般材质都不是特别好。

  中国玉器发展史上有几个高峰,汉代就是其中的一个高峰,当时的玉器制作量很大,有礼仪玉、装饰玉、葬玉、生活用玉等。特别是西汉时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东汉时班超再次打通这条线路,这使得大量来自新疆的优质和田玉料可以进入中原地区。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息,经济萧条,玉器发展进入低谷。而且当时道教发展起来,人们将玉看成是延年益寿的药物,一度出现“食玉”之风,认为“服玉者,寿如玉”,这对玉器的发展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还有相信金缕玉衣可以防腐,这是中国玉文化的糟粕,但并不是主流。中国的玉文化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中国玉器八千年绵延不断,至今仍在生产与使用。而世界其他两个古代玉器产地——中南美洲玛雅文化和新西兰毛利人的玉文化流行时间很短,而且器形种类单一,不像中国的玉文化根植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非常了不起。

  古玉收藏不单只是和田玉

  主持人:玛瑙是古人非常看重的宝玉石,水晶在古玉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似乎一般的藏家收藏的古玉都仅限于和田玉,这是为什么?

  云希正:不是藏家不愿意收,而是这两种制品比起和田玉的制品要少得多。水晶、玛瑙被地矿学者称为半宝石,文物鉴赏家称其为非主流玉器,但它们在广义的玉料家族中占有显要位置。今天看来,水晶、玛瑙蕴藏丰富,但古水晶、玛瑙制品遗存较少,真品难寻。

  事实上,水晶、玛瑙的开采与使用,是和玉器同步的。早在旧石器时代,我国就曾利用水晶作为打制石器的原料,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开始使用玛瑙、水晶制作简单的工具和人体装饰品,但品种、数量比较少,远不如玉器制作发达。玉、水晶、玛瑙有着共同的时代特征,制作工艺也基本相同。

  从西周开始出现的“组玉佩”,除了玉璜、牌形饰为主体外,串联其间的珠、管首先玛瑙。到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水晶、玛瑙制品的范围扩大,创新增多。当时将水晶制品镶嵌在高等级剑具的剑首,文献上称为“明珠标首”;玛瑙制品装饰在剑鞘上,古人视作“红玉”。

  和田玉在王室中的主导地位是慢慢建立起来的,王朝的建立就是和田玉大规模东输的最重要动力。从夏朝开始,和田玉东渐,到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大量和田玉料进入中原地区,最终确立了和田玉在王室中的主导地位,其他地方玉就成为了陪衬。

  主持人:古玉的材质除和田玉、玛瑙、水晶以外还有哪些?

  刘晓雄:还有绿松石、青田石、琥珀、煤精、琉璃等等。玉的定义应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玉只包括软玉和硬玉。

  主持人:现在出土发现的一些琉璃璧,是不是就是当年用琉璃仿制的玉璧?

  刘云辉:没错,古代玉材很珍贵,皇帝墓葬里就发现有璃璧殉葬。在古代就已经有真玉和假玉之分,文献有记载,汉代举行祭祀活动时,不能用假玉,宁可小一点都要用真玉。但到了唐代,人的观点发生了变化,祭祀也开始有假玉出现,出现了琉璃璧。在墓葬中,柱子本来是要用玉做的,但后来也开始用花石替代了。

  但在真玉和假玉的区分上,古人是很清楚的,真东西就是真东西,代替物就是代替物,不像现在的作假几乎都可以乱真了。

  云希正:所以不管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眼力的人,玩古玉都要自己学会识真辨伪。这句话大家都常说,但真正做到也不容易,包括我们在这行工作了几十年,到现在都要很谨慎。

  古玉偏重艺术性

  新玉偏重工艺性

  主持人:古玉不但很少有大器,玉质更是比不过新玉,玩古玉最大的乐趣是什么?

  刘云辉:中国玉器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几个高峰,每个朝代的玉器都有其独特的时代特点。总体来说,早期的玉器更具艺术性,到了晚期的玉器,基本上我们都认为是工艺品了。

  玉器在古代社会中既是精神财富,也是物质财富。玉所特有的美丽光泽和温润内质使它成为一种超自然物品,被赋予人文之美。早期的玉器很多都是礼器,寄托着当时人的信仰,沟通天地,也是身份的象征,文化内涵很丰富。玉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很深远,早在2500年前,圣人孔子就提出“君子比德于玉”,将人的美好品德与玉的温润光泽内质联系在一起。

  而到了近现代,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人类对大自然逐渐有了认识,敬畏之心大减,玉器的作用慢慢变成了祈福、辟邪吉祥的一种寄托。

  刘晓雄:就好像汉代的玉器,造型灵动、线条流畅,虽然本身的玉质不怎么样,但是拓片以后线条非常清晰灵动,那个感觉和近现代的玉器很不一样。近现代的玉器太多借助机械的手段,感觉硬邦邦的。当然,我也不否认当代也有一些大师工艺很好,但你细细琢磨比较就会发现,那个味道真的是不一样的。汉代玉器的信息量、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但到明清之后就没有这个味道了,没有太多文化内涵了。

  并非年头越早的古玉价值越高

  主持人:现在流传下来的古玉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是不是所有的古玉都有收藏价值?

  云希正:古玉的价值也分为不同的层次,如果是从博物馆的角度出发,一件古玉价值的高低,是从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这三方面来衡量的,然后分为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并不是说年头越早就越好。

  比如说这次省博展出的玉钺,我们几个专家都承认是钺中之王。玉钺是神权、王权、军事指挥权集于一身的象征物,后来变成王者手中的权杖。石钺有很多,但玉钺并不多见。这次展出的玉钺,接近距今4500年前陕西襄汾陶寺文化玉钺的特征,之前发现的陶寺文化玉钺长仅16.6厘米,而这件玉钺长38.8厘米,在史前玉钺遗存中是最长的,所以我们认为它的价值高。

  又比如说这次展出的一件东汉水晶翁仲,跟河南洛阳烧沟汉墓出土的翁仲风格很接近,但河南等地出土的翁仲高度仅在2.9-4.1厘米之间,而这件东汉水晶翁仲高16厘米,应该是迄今发现最高的一尊水晶翁仲。

  刘晓雄:一件古玉价值的高低,跟其在历史上的作用,跟墓葬主的身份都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同时期的古玉可以分为普通品、帝王玉、民间玉等等,价格差别非常大。

  现在很多人都说“古玉卖不过新玉”,我并不认同,关键要看什么样的古玉。如果是同样大小的一件圆雕动物,汉代的价值肯定比明清的高,

  玩玉器的群体可以用金字塔来打个比方,玩新玉的人在金字塔底层有一大堆,慢慢往上是一些玩明清玉、玩中古玉、玩高古玉的。有些新玉玩家玩着玩着,随着认知度的提升,就会一直往上追,变成古玉玩家。在我介入古玉收藏这20多年来,高古玉的价格一点都不便宜。

  收藏心得

  偏激的人不能玩收藏

  主持人:刘晓雄先生玩古玉20多年,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跟藏家们分享?

  刘晓雄:20多年一路走来,寻寻觅觅,面对各种诱惑,能够坚持下来的确非常不容易,至今我没卖过一件藏品。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走上这条道路,怎么坚持下来的,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可能就是兴趣爱好吧。我也走过弯路、打眼交过很多学费,玩收藏买到假东西没有一个人可以避免,关键是不要一路错下去,那就真的完蛋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找对老师、找对专家,还要跟行家之间多一些沟通交流。

  我有很多朋友一开始一起玩古玉,但很多人中途放弃了,能坚持下来的,都是因为有着一颗平常心,没将收藏当做投资,而是在收藏的过程中不断学习、纠正、提高。收藏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例子:买到一件东西,一个行家说假,一个专家说真,另一个专家又说不靠谱,如果没有一颗平常心和一定的定力,你很容易会纠结,时间长了,就云里雾里自己都分不清真假了,久而久之就失去了信心。如果再带一点功利心,急功近利的话,买到假东西打击就很大。所以玩收藏的人性格千万不能偏激,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要不收藏就不是一种乐趣了。

  其实一件东西有人说真、有人说假这很正常,有时候十个专家都可能会有十种说法,关键是收藏者自己有一个底线。比如说一块古玉,有人说是汉代的,有人说是春秋的,还有人说是战国的,这不是原则性问题,只是断代有争议,只要是老东西,没必要计较短短一两百年的争议,自己慢慢去研究就是了。

  主持人:那你是如何平衡各方意见的?

  刘晓雄:收藏这一行有三家:专家、行家、藏家,我认为这三者是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现在社会上这三家的矛盾比较大,经常是同样一件东西行家、专家各有看法,藏家对行家也有一些意见,这是个很要命的问题。其实这三家本来应该是个有机的整体,相互补充,各有所长,三个专家三个不同的观点我都正面吸收的话,对自己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刘云辉:刘先生这样的收藏家真的很少有。他的藏品涵盖上至距今5000余年的新石器晚期文化,下至近现代时期。史前时期如有红山文化的玉联璧等,良渚文化的神面纹玉琮等,有龙山晚期文化的玉璧等。进入历史文明时期,藏品中除夏代之外,商代、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唐代、五代、宋、辽、金、元、明、清时期的玉器几乎没有缺环,基本上可以自成系统,这在收藏家中实属罕见。

  云希正:要收藏就首先要做好功课,不能盲目地收,偶尔可能会碰到一件好东西,但是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在交学费,抱着捡漏的心理玩收藏是不行的。收藏最终还是取决于收藏者本身的学识,你的眼力需要依靠你的学识,学识不仅仅是从书本上来的,还要研究各地考古出现的东西,找到收藏可以借鉴的标准器。

  延伸阅读

  古玉收藏误区

  一、求大求美

  一些收藏家往往喜欢收藏体形大的、圆雕的、造型奇异的高古玉,殊不知这正是仿古作坊投其所好制作的仿古玉。唐代以前,由于受运输能力所限,玉料的块度较小,而且玉器的用途以佩戴为主,因此玉器的体形不大,基本上是片状,很少见陈设用玉,这是基本规律。目前市场上很多看上去大而美的高古玉都是仿品。

  二、贪图便宜

  很多收藏家都有这种心理,认为市场上可以捡漏,花小钱买好东西,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古玩市场已经发展了十几年,特别是近几年来经济发展迅猛,收藏群体急剧扩大,连海外的中国文物都回流到国内,加上现在的社会资讯十分发达,捡漏的机会基本没有。“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对于每个收藏家来说都是真理。

  三、过于心急

  传统收藏家把收藏古玉当作闲情逸致,穷其一生所收藏的古玉不过一二百件。但现在有一些收藏家财大气粗,认为只要投入巨资就能收到大量古玉,这是违背收藏规律的。他们在三四年内一口气购买几百件古玉,结果大部分是仿品,这些仿品一眼望去用料、雕工、沁色几乎一致,显然是某一地作坊的产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卢兆荫、古方)

  特邀嘉宾

  嘉宾主持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