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和田玉、碧玉、玛纳斯玉、金丝玉等玉石原材料丰富,但由于本地缺乏设计、加工等工艺人才,新疆的玉石产业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很长一段时间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产品附加值较低。
2008年至今,玉石产业渐渐发力,对促进就业、增加从业人员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玉石行业整体仍然存在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市场不够理性等问题。因此,新疆玉石产业走向“高精深”,还需全行业的努力。
玉石年产值达百亿元
“据测算,目前,新疆玉石行业每年的产值100亿元,相关领域从业人数达4至5万人。随着产业链逐渐延伸,这一数字还将不断增加。”8月25日,新疆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泽昌告诉记者。
据了解,乌鲁木齐市如今加工、经营和田玉的商家已超过一万家,不同规模的玉雕企业超过400家,从业人员达到5000人以上。
李泽昌说:“1995年以前,在新疆市场上销售的和田玉等工艺品,90%以上都是在内地加工的。而目前,50%以上的和田玉已经实现了本地加工、设计和雕刻。产品附加值明显提升,每年至少能给从业者带来2至3万元的收入。”
张丽萍是乌鲁木齐博玉轩玉器店的老板,同时,她也是一位玉雕工艺师,从设计、雕刻到经营和田玉,已有快十个年头了。9月12日,记者在她位于乌市苏州路新洲城市花园的店面里看到,展架上和展柜内各种质地、不同设计风格的玉石把件、挂坠、配饰琳琅满目。“新疆和田玉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我很看好玉石行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她说。
从小就喜欢工艺品,喜欢设计和雕刻的张丽萍,大学选择的是工艺品设计和雕刻专业。深厚的功力让她在经营玉石方面,得心应手。据介绍,她的店面销售情况最好的时候,一个月有超过百万元的入账。
和玉石打交道近40年的玛纳斯县鑫州珠宝玉器城负责人王万洲的店面只有70平方米,但他每年的营业额却在400万元—500万元。“今年玉石行业有些不景气,但新疆是丰富的玉石原料产地,同时还是旅游大区。长远来看,玉石行业的潜力巨大,我也非常有信心。”他说。
玉雕师提升玉石品质
据了解,从2000年开始,新疆涌现出了马金贵、马学武、樊军明等一批在国内享有名气的玉石雕刻大师。在他们的带领下,一大批40岁以下的玉雕艺人崭露头角。新疆玉石产业也由此开始向设计、加工、雕刻方面发展。
2002年以后,在这些玉雕大师的带动下,新疆的玉石在江苏、上海、北京、河南等内地省市加工后再返疆销售的局面有所改变。
从2008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投身到新疆玉石行业里,玉石加工、设计、雕刻等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在市场的推动下,新疆一些高校,如新疆艺术学院、新疆职业大学等已开设了玉石设计、雕刻相关专业。
“一般情况下,以师傅传教方式(传统手工传授方式)培养人才,成才至少需要8年—9年。开设这些专业后,由大师级的专业人员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培养,成才至少可以缩一半时间。从时间角度看,培养专业人员的速度明显加快,这从一定意义上加速推动了玉石产业的发展。”李泽昌说。
目前,新疆有玉雕大师41人,其中,9人被誉为中国玉雕大师,玉雕工艺师94人。
需规范市场建立标准
新疆玉石的知名度随着1995年首届“国石杯”和田玉玉雕精品展,逐年得到提升。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玉石分会副秘书长郑青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发展趋势看,未来一段时期,新疆玉石行业将向精加工方面转变,新疆也将逐渐成为国内最大的玉石商品交易集散地,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会越来越大。
“但目前,新疆玉石行业仍然存在着整体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高水平设计人员偏少等问题。同时,从市场销售环节看,市场还不够理性、产品存在价格虚高等问题。”郑青说。
对此张丽萍也认为,“新疆玉石行业需根据玉石的材质,设计水平,尽快出台相关产品的统一价格标准等,这样才能避免玉石价格虚高的现状,起到行业规范的作用。”她还希望经营者能共同抵制假冒伪劣产品,建立一个诚信的销售联盟,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同时,共同做大市场蛋糕,推动行业发展。
郑青建议,新疆应利用自身玉石资源丰富、质地优良等优势,由相关职能部门推动,建立一整套产业发展体系,尽快制定更加规范的行业标准,以及一系列更加完善的玉石鉴定、评价体系;在更多职业院校建立玉石设计、雕刻等专业,培养储备专业的人才,以进一步提升创意、设计、加工等专业人员水平;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吸引一批国内更专业的玉石加工企业及高素质设计、雕刻人才进疆,为新疆玉石行业发展增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