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玉石 >> 翡翠玉石 >> 从玉工上谈玉器的鉴定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玉石 >> 翡翠玉石 >> 从玉工上谈玉器的鉴定

从玉工上谈玉器的鉴定

作者:佚名      翡翠玉石编辑:admin     

  中华玉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已经有专家学者说:“中国玉文化造就的辉煌绝不亚于长城和秦兵马俑,甚至可以说玉文化的成就已远远超过丝绸文化、茶文化、瓷文化和酒文化。”造就玉文化的要素是多方位多层次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则是古玉器的加工要素。正由于中华古先民高超的加工技艺,才能有令人叹为观止古玉器瑰宝。在离不开使用机械加工玉器的今天,已经难以确切想象古玉器是如何加工的。因此通过对“手工”和“机器工”的区分可以辨别古玉和赝品。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古玉中加工玉器的工具是“石”,而与金属物无关。《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汉字结构中的“王”和“石”都明示了古玉器加工在此时与金属无关。其实在此时期铁的硬度与和阗玉的硬度还相差很多,因此说“从战汉时期开始用铁来加工古玉”是不能自圆其说的。除了现代采用钢材复合金刚砂制成工具并仰仗机械加工玉器之外,无论有金属或无金属的时代能加工古玉器的,非“石”莫属,金属还当不了攻玉的主角!

  金刚石雕琢了高古玉

  笔者曾做过一个实验,用普通的划玻璃刀刻划玉器后,在显微镜下比对了古玉的刻划痕,发现两者刻划痕迹基本共同;笔者还发现嵌在玉器槽中或眼中的“小石子”,用其划刻玉器本体也得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即长期以来被忽视的“小石子”,竟然“超硬”,能轻易刻划和阗玉,其划痕与古玉纹饰的刻划痕基本一致。同时这小石子又不会被钢锉、钢刀等所损伤。因此此“小石子”很有可能是金刚石的颗粒。

  观察玉工应使用显微镜

  在观察玉工的特征时笔者提倡使用显微镜,受目之所及的局限,除了少量的微痕以外,绝大部分微痕肉眼是无法看到的。几年前中国文物报就有一文讲道:“对玉器纹饰要进行微痕研究”。实践证明显微镜可使隐性的微痕变为显性,可使玄乎神秘的假想成为能够以量化和质化来彰显的依据。除了用不同倍数的显微镜看(20X至160X乃至320X较为有效),甚至还要用显微照相计算机放大才能看清。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多见的显微镜作用有限以及相机的问题,也许不能达到相应的能见度。目前,许多专业人士已经渐渐认识到显微镜的作用,开始把其运用到鉴定过程中来。但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驾驭显微摄影技术,也需要一个过程,务必要避免造成没看见就以为不存在的误解。

  手工与机械工的刻划痕比较

  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手工琢刻不同的玉材,刻划痕会有不同:粗、细、深、浅、宽、窄等各不相同的纹线,痕迹有不同,直线的、曲线的、V字型的、U字型的、凹字型的,痕迹都有不同、这些痕迹只能是根据金刚石被敲击而迸裂形成的锋刃的形状而定,从而形成了古玉线槽形状的多样性。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手工使用工具在工作面上做“两点一线”式的重复运动,就使上述各种不同的线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纹线的沟槽里一定有比较均匀排列的并行长线且线条遒劲有力。而机械工轮式转动的性质使旋转的圆外周与被加工面的N次接触和游离,加上沿纹线移动速度的差异和轨迹掌控的偏离,就造成了刻痕的变化无常,可见到不规则的直线纹和斜行纹或散砂形纹。再因沟槽底相对沟槽两壁有水平差,转动的砣具同时接触槽底和接触槽壁不同水平面的部位,会产生不同的运行轨迹。为了清楚地理解沟底与沟壁的水平差,举例V字型外口砣具,如果不旋转砣具在工作面上刻划,V字型的顶端和两条边的水平差也就始终保持在相对不变的基准面上。可是,当砣具在旋转中做“两点一线”式运动时,V字型顶端和两条边的水平差在转动中留下的刻痕就不断地产生变化,也就是说,无论如何砣具不可能产生从沟底到沟壁两侧均匀的并行长线!为增加直观的印象,可以看切割瓷砖的痕迹图像,既可偶见到直行纹轨迹,又可清晰见到锯片自旋的斜行纹。

  手工与机械工的打磨痕比较

  “手工”加工玉器除了琢刻痕特征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打磨痕。迄今为止,只见到美国哈佛大学的陆述义先生和南京博物馆的两位专家联合,对古玉的打磨痕作过一定程度的介绍。陆先生以馆藏古玉通过X射线衍射,电子探微针,电子扫描等手段发现了中国古代的先民在6000年前就已经能“利用金刚石和刚玉来加工玉器”的依据。尤其可贵的是陆先生经过实验,把用现代先进手段打磨的玉器表面和古玉的打磨表面分别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得到的结论是:“不管现代化手段如何,只有用金刚石打磨的玉器才能与古玉吻合,但是,打磨的质量远不及古玉精致”。陆先生利用高科技手段的研究观点至今还未引起太大反响,也许是曲高和寡,也许是没有让人得到直观的印象。

  手工与机械工的外观表现比较

  玉器的打磨质量同其外观表现密切相关。古玉温润莹亮的美感,至今不能被任何以作伪手段加工的玉器替代,这是因为不同的打磨材料和不同的打磨方式决定了打磨质量的不同。即便同是金刚石粉,单说古与今的粉碎法的不同,效果肯定就不同。这可以借鉴在研究古瓷胎土与新瓷胎土区别时的感悟。当肉眼看古玉时可以感受到古玉的柔和光泽,看新玉时却要么是贼光要么是死光。什么原因,凭肉眼是难以言表的。而在高倍高清的显微镜下看到的许多直观现象,就不会难以言表了。

  笔者找了一些不同的玉器做对象观察,有手工打磨的新和阗玉,有机械抛光的玛瑙,有经过反复研究确认的古玉,等等。在微米级能见度的显微镜下,古玉的表面呈现布满大小不一的平面和大小不一的凹坑,平面处质地极为细腻,光泽极为亮丽,常伴有微米级的并行直线,条线非常刚直,凹坑处的毛糙地子上或多或少呈现均匀的微米级细小反光点。在同等条件的显微镜下,手工打磨的和阗玉新器粗看与古玉并无二致,但是细看就看到了本质上的区别。新手工打磨的器表是大小不一的拱形凸面,而非平面,凹处与凸面的明暗反差也不如古玉那么强烈,凹凸相互间的结合过渡是圆滑的,用比较容易理解的比喻来说,凸面犹如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面疙瘩。而古玉的平面则像未干的水泥被搪过了一样凸面与凹坑的结合过渡是锐利的。当然要准确无误地分清这些微痕特征,就不能坚持只信肉眼,而不信工具的成见。这些不同的特征所产生的不同光学现象很大程度上决定肉眼的感受。真古玉和仿品的泾渭之别所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其中还牵涉到复杂的光学原理。

  至于机械抛光的特征,很明显是既不同于老工的打磨,又不同于新工的手工打磨,不容易混淆。由于机械打磨的强度决定了机械抛光没有老工手工打磨那样的平面和凹坑的相对应形态,也完全不同于新工手工打磨那样的凹凸不平的形态,显微照片上可以见到机抛面是划一的平面,没有对应反差的光泽。甚至于用酸咬等拙劣的手段仿制古玉的问题等,也就暂不展开。

  后记

  注重局部的剖析,最终是为鉴定整器服务。笔者仅以这些文字加部分图片,很难面面俱到,况且新事物让人很快理解透彻本来就是难以奢望的。但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来表达一种见解,企求抛“石”引“玉”。希望一家之言得到诸多方家斧正,以求完善。

    来源: 玉器收藏网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